海外探客:自力更生必能化解美方压力!白宫发动的3次攻击均告失败

2018-09-29 08:22:36   

新一轮博弈开始后,赌桌上的筹码总共达到3600亿美元。随着战线越来越长、战事逐步走向激化,美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特朗普9月26日在联大胡乱攻击对手,可以视作美方已经开始失去耐心和信心。这背后隐藏的一个事实是,华盛顿发动的3次攻击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1、美方提高进口商品的门槛,结果事与愿违。东方古国的文明之处就在于不会采用更加恶劣的手段来对付恶劣。美国筑起高墙,大陆却降低进口产品的门槛,直接打击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华盛顿采取的保护主义行径越来越不得人心的时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决定在11月起大幅减少部分商品的进口税,总计达到1585个税目,涵盖机电产品、纸制品、纺织品等大项。这恐怕令特朗普意想不到,因为白宫迄今都没有拿出有效的应对方法。
西方媒体称,就在外界认为特朗普的对手已经没有什么弹药的情况下,这个向世界其他国家开放市场的举措可谓出其不意,是“天才的一招”。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赞赏这一决定,并为此产生了好感。通过主动改革来实行更加开放自由的制度,无疑与美方的落后与霸凌形成鲜明对比。
2、白宫想通过施压迫使制造业撤离大陆,可产业链依然没有发生巨变。美方的如意算盘是,把那些以大陆为制造基地的企业当成目标,加大其对美出口的成本,从而破坏供应链。一些公司的确准备把工厂搬到成本更低的越南、孟加拉国、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等地,但退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显然并非良策。
世界工厂的地位并非短时间内可以转移。从可靠的工人来源、勤劳高效的工作态度、由公路、铁路与港口等组成的可靠的运输网,都是一种隐形的优势。一些轻易把工厂从大陆转移出去的投资者已经吃到了苦头。尽管工资成本可以节省,但其他风险带来的支出显然没有在当初的计划之内。大陆才是做生意的理想之地。470万公里的公路、世界前50名港口中有13个在这里,制造业增加值相当于美日之和,这些才是企业最应该重视的要素。


3、美国作为农产品供应方的地位并非不可替代。白宫一直以为离开了美国的农产品,对手的日子也会比较难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美国执意实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迫使崛起中的大国更加重视自力更生。不仅840万公顷土地用于种植大豆,而且补贴从2017年的173元上升到200元。
除此之外,南美农业国由于在仓储和物流方面进行了改进,在大豆生产季结束之后依然可以源源不断向东亚出口。预计在10月和11月,巴西将对华增加出口1200万吨和1400万吨大豆。而俄罗斯对华出口的大豆则增加了2倍。油籽进口替代方也很快寻找到。埃塞俄比亚很乐意打开东亚市场。而在海外承租农业用地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在俄远东地区租用的农地可以出产更多大豆、小麦和马铃薯。尽管15年来第一次要减少大豆进口,但却不会影响14亿人口的餐桌。


攻击对手没有得逞,美方却不得不吞下恶果。欧洲方面经过测算,如果白宫一意孤行,将导致美国外贸业绩受到摧毁性的影响,GDP增长率将降低2%,美国企业还会削减投资和雇员。总而言之,保护主义会首先反噬始作俑者,美国受到的影响将是别国的10倍,成为受伤最重的一方。欧洲唱衰美国,释放了不寻常的信号!
但白宫不会轻易收手。西方不愿顺应历史潮流,不愿失去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一直享有的优势地位和权力。2008年的金融风暴已经证明美欧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不可持久、也不适用国际格局的变化。可美方一直固执地站在历史进步的对立面。忙于讲废话、不作为、推责任的白宫没有给全人类提供什么有益的方案。美方当然不会承认失败,接下来还会持续发难,掀起更大的攻势。探客认为,只要立足于自立更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赢了这一仗,整个江湖都是你的,妥协退让,整个油锅都是你的。只有继续对攻才能搏得生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