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面绞杀,大战将至

2022-10-21 00:02:50   

近两个月,我不断地在说:今年的冬天,将会非常寒冷、非常血腥。
因为对俄罗斯人来说,冬天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今年冬天,一定会发生一场大战。
它什么时候开始呢?
会很快。
图片
因为在今天,俄罗斯举行了联邦安全会议。
气氛一片肃杀!
会上宣布了很多事,全和战争有关:
第一件事是宣布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地区,也就是刚刚搞完公投,并入俄罗斯的这些地区,从10月20日起实施战时状态。
什么是战时状态呢?
简单来说,就是从宣布战时状态起,这些地方的一切活动,都会围绕着怎么打赢着这场战争而运作。
像所有的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什么的,不管是公家还是私人的,统统得交出来,归军方统一管理,以备前线所需。
像粮食、日用消费品、汽油、柴油什么的,也由军方统一管理,老百姓不可以随便买了。
当地所有的工厂,只要军方看得上的,必须全部为打仗服务,开始军工生产。
还有要进行人口登记,某个年龄段的人,随时可能被抽去服役什么的。
还要进行戒严,在交通要道要设置路卡,进行宵禁什么的。
第二件事是宣布在8个与乌克兰相邻的地区进行“经济动员”,克里米亚就在其中,还宣布在俄中部和南部区域实施“高度警戒制度”。
啥意思呢?
就是如果有战争,这些地方要为前线贡献经济力量,生产军需品,接收战争难民,救治转运来的伤病员之类的。
至于高度警戒制度,程度又要更低一些,主要是为防止对方渗透进来,到处搞破坏。
第三件事是人事上也作了安排。
普京宣布,已经成立一个特别协调委员会,由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领导。
这里得说一下米舒斯京。
图片
他本来是搞税务出身的,为人非常低调,做事很务实,关键是从这些年的表现来看,他从来都不争不抢,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在俄罗斯国内,他名声不错,大家觉得他在经济领域,算很厉害的那一类人。
连常说别人怪话、坏话的英国媒体,都说他是“来自未来的税务员”。
让总理当这些委员会的主席,显然就是准备以举国之力,来打大仗了。
但最近乌克兰人老是渗透进俄罗斯,这里炸个人,那里搞点事,前段时间连刻赤海峡大桥都被他们炸了。
说不定还有更多人,早就潜伏在俄罗斯了。
要是大战起来,这些人纷纷冒出来,在后方搞破坏,怎么办?
为这个,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抓这个安全问题。
委员会的负责人是索比亚宁。
图片
索比亚宁又是干什么的呢?
他现在的职务是莫斯科市长,之前的职务是普京的办公厅主任,算“大秘”吧。
把能干的,和最能信任的,统统都派去了。
第四件事是他要鼓励士气。
怎么让士兵有战斗力呢?
除了很特别的时候,或者军队本身怀着崇高理想信念,在一般情况下,古今中外都会采取同一种办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俄罗斯人的工资,不怎么高。
有这么一个统计:2021年,俄罗斯全国老百姓的月工资中位数,差不多是3.6万卢布,当时卢布和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1毛钱的样子,所以相当于月工资3600元。
现在稍微高一点。
前段时间,俄罗斯不是刚搞了一次部分动员吗?
动员到了20多万、不到30万人。
普京今天宣布:这些动员兵的月津贴是19.5万卢布,差不多人民币2万块钱。
这笔钱,对俄罗斯一些穷地方的人,很有吸引力。
说到这里,看出什么来没有?
那就是:一场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从日子上来算,也差不多了。
大家还记得吧?
9月21日,普京签署法令,宣布在俄罗斯进行部分动员。
这次动员的,基本都是之前的老兵,有过军事经验。
当时有消息说:会给他们一个月时间,来进行训练,然后会投入战场。
之后不断有消息传出,像在10月4号,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就说:人已经动员得差不多了;在10月13号,普京又亲口说:有20多万人还在训练,1.6万人完成训练,已经投入了战场了。
离这20多万人完成训练,没多长时间了。
但不着急。
我之前说过:乌克兰东部这地方,气候有点怪:每年它有两次“泥泞期”。
一次在春天,冬天的冰雪化掉之后,除了公路,整个原野会变成一团烂泥汤。
野地里,坦克车、装甲车什么的,根本没办法走,公路能走,但要是沿着它走,因为就那么几条,很容易被对方守株待兔。
要想不被对方守株待兔,那很多车辆会在烂泥地里抛锚。
图片
所以今年2月中旬,我当时还说:按照军事常规,普京应该会等到4月份,等这个“泥泞期”过了,再去开战。
结果没想到,普京没这么干。
他大概想出奇制胜吧,居然乘着“泥泞期”结束前两三周,发动了大规模攻击。
结果好了,犯了兵家大忌:走野地的部队,不少坦克、卡车、装甲车陷在泥地里,最后只能把它们一扔了之;沿公路走的部队,则被乌克兰小分队打了不少次狙。
这个亏,他吃得挺大的。
另一次在秋季,这地方容易下大雨。
雨一下,地面也是一团烂泥汤。
按往年的规矩,这时那地方应该开始下大雨,进入“泥泞期”了,但今年气候有点怪,到现在为止,也就下了点小雨。
普京吃过春天的亏,这秋天“泥泞期”的亏,他应该不想吃了。
就算今年乌东地区的“泥泞期”不来,11月也快到了,等大地冻结起来,就到了部队出击的好时候了。
反正时间不长了,先得把事情准备好。
上面说的这些部队,是准备从东面进攻的。
在北面,普京更早一步,作了准备。
这又得讲起另一件事了:前两天,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一起宣布,成立俄白联盟国家地区部队。
然后呢,大批俄军进入了白俄罗斯。
首批俄军进入时,白俄罗斯还按照传统习俗,派出穿着白衣服的女孩,头戴花冠,捧着面包和盐,去迎接他们。
图片
这支联盟国家地区部队,规模有多大呢?
说是俄罗斯出1万多人;白俄罗斯出6万人,总人数差不多7万多。
白俄罗斯人口不到1000万,组建这么一支部队,差不多把家底都掏出来了。
为什么突然要组建这么一支部队呢?
白俄罗斯人说:主要目的是防御来自波兰和乌克兰的“威胁”。
但信的人不多。
因为今年2月底,俄罗斯军队就是从白俄罗斯出动,直扑乌克兰首府基辅的呀!
乌克兰人这次是吃一堑长一智,这段时间,他们把和白俄罗斯相连的桥梁、道路什么的,炸得差不多了,还一天派好几次无人机,在边境上巡逻。
但这样能挡得住这支7万人的部队吗?
很难说。
图片
所以,在乌克兰的北面,俄罗斯人近段时间也作好了布置。
那么南面呢?
南面是黑海。
这片漫漫大海,就由不得俄罗斯人说了算了。
我之前就说过: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海军就没添过什么大件,前段时间它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居然还被乌克兰人抽空子,用一种极烂的导弹击沉了。
陆上战争打得很顺,要是大批北约军舰进入黑海,那事情可就麻烦了呀。
但不要紧,俄罗斯也有招数。
这事我昨天说过了:10月13日,普京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见过面了。
埃尔多安还挺摆谱,给普京来了个迟到。
要知道,和人约好了见面,结果迟到,那可是普京的专利啊。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现在普京有求于埃尔多安,也就只能忍了。
图片
他送给埃尔多安一份大礼:俄罗斯准备和土耳其合作,在它那里建个欧洲最大天然气枢纽!
普京还跟埃尔多安许诺:这个枢纽可不是一般的那种天然气供应平台哦,它是可以定价的。
这份礼,非常大。
我昨天说:光在这件事上,土耳其人可以收两份钱。
一份是过路费。
这笔钱挺高的,像阿尔及利亚过摩洛哥,往西班牙输气的管道,中间就得被摩洛哥抽去5%。
开战前,俄罗斯输欧洲的天然气,一年1500多亿立方米,那得多少钱啊!
一份是差价费。
普京说这个平台可以定价,就等于跟埃尔多安承诺:你可以当个二道贩子!
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之间的价格,差得实在太大,欧洲又没别的来源,这份差价也是相当可观啊。
对土耳其人来说,还可以搞到第三样东西:战略利益。
普京这么承诺,就等于把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总阀门交给土耳其了,今后要是哪个欧洲国家惹土耳其不爽,埃尔多安就把阀门一关……嚯嚯,那真叫一个爽啊!
想想看,自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打起来后,普京手握天然气管道阀门,把欧洲搞得有多惨?
这利益实在太大了。
埃尔多安根本没法拒绝。
普京为啥要送给埃尔多安这么大的利益呢?
当然不可能白送。
土耳其这个国家,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除了沿岸国家,美国、法国、英国什么的军舰想要进黑海,都得过土耳其海峡!
图片
它要不同意,人家军舰就过不了。
要是预料中的大战起了,就冲着这份超级大礼,土耳其也得把海峡给看牢啊。
再说了,“北溪”管道被炸的事,大家其实都怀疑是美国人干的。
就算不说还没到手的大礼,光从现在来看,土耳其也不可能放美国军舰进去。那里已经有一条“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土耳其人能收到不少钱,万一把美国军舰给放进黑海,它把这条管道也炸了呢?
还有呢?
我们知道:自从开战以后,土耳其人那可是上窜下跳,哪里都有他啊。
它卖给乌克兰人很多无人机,给俄罗斯人造成的麻烦,也不少啊。
既然普京的大礼包都给了,那今后这些无人机,就不会再卖了吧!
昨天我还说:这两天,在乌克兰战场上,突然出现了土耳其“雇佣军”!
这段时间,乌克兰战场上,突然呼啦啦一下子,出现了太多国家的“雇佣军”,战斗力还都不差。
为啥前段时间乌克兰人突然变猛了,对着俄军大打出手?
就因为很多这种“雇佣军”上了一线,直接和俄军开打。
乌克兰是个穷鬼国家,它哪来那么多钱,雇得起这么多外国雇佣军呢?虽然现在不能完全下定论,但至少这些“雇佣军”的来路,非常不简单,总可以说的吧。
现在早就有人说:前段时间,看着乌克兰战况不妙,已经有北约国家的部队进场了。
这事大家其实早就心知肚明,无非是为了防止战争进一步扩大,到了相互扔蘑菇弹的程度,没人愿意说破而已。
既然北约其它国家可以干,土耳其人刚收到大礼,为啥不能表表心意?
所以在俄乌战场上,土耳其“雇佣军”也出现了,只不过人家是站在俄罗斯一边。
图片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等仗打完,俄罗斯人反悔怎么办?
土耳其人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这种事不会发生。
因为就算仗打完,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会维持好多年,其中对天然气的制裁,肯定在其中,土耳其附近有阿塞拜疆,油气产量可也不少啊,里海地区的国家产油产气也很多啊!
大家要是都过这条线,到时土耳其人把这些油气一混合,就算是神仙,恐怕也不知道这些气到底从哪里来的吧?
什么叫“枢纽”?
把各地产的石油、天然气勾兑一下,让大家找不出产地,这就叫枢纽啊!
俄罗斯人事后反悔,土耳其人是不担心的。
只是有件事,有点不妙。
这么大的事,美国肯定不爽的,该怎么办呢?
这土耳其也不怎么担心:一是它确实军力够强,在北约国家中,它的常规军力仅次于美国,比英国、法国、德国什么的,都要强很多;二是美国要是真敢下手,俄罗斯和伊朗,甚至一些中东国家,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恐怕都得站出来。
这两天埃尔多安得意洋洋,逢人就吹自己收到的这笔大礼。
所以在南边黑海这一块,俄罗斯人也把局给布好了,等时机成熟,估计他们就会动手。
说到这里,还是来个简单的总结吧。
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今年2月,普京太轻敌了,一怒之下,很多事情都没准备,就冲出去打乌克兰,结果打到现在,这次他不再轻敌,事先已经做好布置了。
第二句话是:国际政治啊,其实就是利益交换。
这种利益交换,绝对是赤裸裸的。果然是“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啊。
第三句话就是:这个冬天,一定会非常血腥。
这事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
最近这几十年,每当遇到美国要对中国下手的关键时刻,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杀身成仁,以一己之力拖住美国。
比如说当年傻大木就拖了美国好多年,之后又来了个阿拉伯大胡子,搞了个911,让美国人暴怒,杀进伊拉克,冲入阿富汗,陷入20年苦战,最后铩羽而归。
普遍认为,未来几年,是中国登顶成功的最关键几年。
现在看来,乌克兰的战事,将会长期化。
照现在这副样子来看,在这中国最关键时刻,把美国拖住的光荣任务,老天爷早就安排给了大毛。
所以我们一要谢谢老天爷,二要好好吃瓜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