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福特号搞电磁弹射步步惊心,最终将被3号舰全面超越
2020-10-08 08:48:18
超级大国搞福特级的电磁弹射系统,可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尽管如此,为何福特级上已经上舰的电磁弹射器至今无法实际弹射重型舰载机?难道真的是摸河底的石头摸的太深,一口水呛到肺里,严重缺氧导致影响大脑,最终导致在福特级的电磁弹射项目上至今还找不到北?福特级的电磁弹射器是某用电子公司负责,该项目组先在船厂附近搞了一套陆地上的试验系统。把即将上舰安装的电磁弹射器的所有设备零件都在陆地系统上安装调试完毕后,再拆装到福特级实船甲板上的110米长的梯形凹槽中。然后在船上再做第二次弹射测试。这样就有2轮弹射测试。按说这种先在陆地测试再上舰安装的过程本身没有太大的程序问题,而且早期的陆地测试也发现了一些必须提前克服的问题,
比如弹射套件不能单面固定。否则上舰后遇到船体轻微变形就容易被轨道卡住的问题。那么为何最终安装到了福特号上仍然是问题百出呢?主要表现在不能弹射重型舰载机,超过25吨级的都不能弹射。只能弹射轻载的超级大黄蜂。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1吨的F35C想都不要想。这就是至今不见F35C到已经宣布服役3年之久的福特号上进行首次测试,而只在蒸汽弹射的尼米兹级上做做样子的根本原因。除了不能弹射重型舰载机,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器还不能轻易的更改弹射重量。比如准备弹射起飞一批8架次的舰载机,那么所有这8架,都必须严格控制在25吨级的起飞重量,减少到23吨或增大到26吨都不行。如果必须更改弹射重量,比如再射2架23吨级的E2C预警机,那么整个电磁弹射系统就必须重启。
仅仅让福特号上的储能飞轮从停转到再重启达到标准转速的时间,就是至少3个小时,这样的速度怎么可能实战?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看来,虽然某用原子公司在前些年,不论在陆地上还是在福特号上做了大量的测试,号称已经在福特号上实际弹射了3000多次,但是说好听,叫做都是低水平的重复测试;说难听点就是自欺欺人。因为这3000多次测试中,居然没有一次把弹射对象的重量加到30吨的级别。每次不论弹射的是配重小车还是实际的舰载机,都是在22吨到25吨之间重复又重复。只需要维持一个对外可用的形象。而新型大国一上来,就在陆地上电磁弹射了33吨级的重型舰载机,最早的几次实际弹射,就已经破了此前的电弹重量世界纪录。此后更是弹射总次数超过5位数!把几架测试机的机械寿命都提前弹到位。而弹射吨位范围更是从4X吨一直到3吨!
因此最终的电弹上3号舰,根本不需要二次拆装,可以直接上舰。因为已经做过全球最完整最严格的全面测试,只需要按照已经获得的技术规范施工就可以了。也许等3号舰满载新型舰载机服役了。福特号还在进行:假装自己也已经服役多年的定期海上电弹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