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啥不怕核弹?半个中国地下都挖空 可藏数亿人:现在还保密
2018-02-21 12:28:55
在70年代,苏联军事力量达到了巅峰状态,在图22超音速轰炸机和图95战略轰炸机的轰炸下,苏军上万架米格战机将会掩护百万苏联装甲洪流2个星期就从东德打到法国海岸。

因此如何对抗苏联空地一体的大纵深高速突破,就成为了很多国家研究的问题。在70年代,我国的战术是积极防御,第一线部队做边境阻击战,如果失利就立刻转为游击战。第2线部队坚决防御,第3线部队准备打反击。
为了应对苏军的空袭能力,从1969年开始,我国开始挖掘人防工事,到1970年年底,在全国75座城市,已经形成了1625万平米防空工事,可以隐藏60%的城市人口。并且还有通往郊区的地道,在52座城市修建了45万米长地下隧道。

工厂、学校全部可以进入地下,这些地下工事和地道可以生活,可以生产,可以防御也可以进攻。在东北形成了800万平米地下要塞,全部都是永久性地下工事。
所有工事都可以储藏粮食、淡水、弹药和补给品。有后勤保障和通信联络的地道,可以顶得住对手的反复冲击,长期坚守,独立作战,掩护二线部队。

在苏军顿兵坚城之下,后勤线路遭到广泛持续袭击,有生力量严重伤亡以后,第3线的主力军团就将发动反击。
因此如何对抗苏联空地一体的大纵深高速突破,就成为了很多国家研究的问题。在70年代,我国的战术是积极防御,第一线部队做边境阻击战,如果失利就立刻转为游击战。第2线部队坚决防御,第3线部队准备打反击。
为了应对苏军的空袭能力,从1969年开始,我国开始挖掘人防工事,到1970年年底,在全国75座城市,已经形成了1625万平米防空工事,可以隐藏60%的城市人口。并且还有通往郊区的地道,在52座城市修建了45万米长地下隧道。
工厂、学校全部可以进入地下,这些地下工事和地道可以生活,可以生产,可以防御也可以进攻。在东北形成了800万平米地下要塞,全部都是永久性地下工事。
所有工事都可以储藏粮食、淡水、弹药和补给品。有后勤保障和通信联络的地道,可以顶得住对手的反复冲击,长期坚守,独立作战,掩护二线部队。
在苏军顿兵坚城之下,后勤线路遭到广泛持续袭击,有生力量严重伤亡以后,第3线的主力军团就将发动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