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死骆驼比马大!俄罗斯太狡猾,卖给印度的新轻坦,竟是苏联老货

2020-12-27 15:30:34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最近闹得火热的印度买俄制2S25M1 “章鱼”SDM1当轻型坦克,对抗15式轻型坦克的事情,很少人知道,其实这种“章鱼”坦克其实只是一种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试验坦克的发展型。
虽然“章鱼”SDM1一直作为一种坦克歼击车的形象出现,但其外形特征却与轻型坦克非常像,这也是为什么该车能够以轻型坦克向印度推销的重要原因,其实其技术源泉确实来自于苏联时代研制的“934工程”轻型坦克。


图片:最新型的“章鱼”SDM1坦克歼击车。


上世纪60年代末,苏军装备有大量PT-76水陆坦克,这种坦克不但列装海军步兵(苏军中海军陆战队的称谓),还作为拥有两栖作战能力的轻型坦克装备于陆军装甲侦察部队。
1966年,随着BMP-1步兵战车的入列,苏军对于PT-76水陆坦克的存在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因为BMP-1步兵战车不但拥有一门73毫米火炮还能够发射反坦克导弹,并能够携带机械化步兵进行两栖作战。
然而,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的表现证明了PT-76水陆坦克的有效性,该车能够轻易地越过苏伊士运河这样的大型水障,给以色列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图片:PT-76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水陆坦克。


对此,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元帅格列奇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PT-76坦克:不应放弃这类坦克,我们需要一辆新的轻型坦克,火力更强,重量不超过15吨。”
格列奇科元帅明确指示国防工业部门提交一份8年研制计划,于1971~1973年间开始启动研制一款全新的拥有两栖浮渡能力的轻型坦克替代已经老旧的PT-76水陆坦克,而不是将水陆坦克这个车种彻底淘汰。


图片:PT-76M水陆坦克,也是一个没有投产的试验产品。


1969年12月4日,苏联国防工业部发布了新型坦克的战技术基本指标:要求战斗全重不超过15吨,拥有一门D-33型100毫米坦克炮,炮塔上像BMD-2伞兵战车那样安装了一套9K111“巴松管”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还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正面±35°的车体装甲能够抵御23毫米穿甲弹的打击,航向角±70°的装甲能够抗住12.7毫米穿甲弹的侵袭。车内还要拥有集体三防系统,能够满足核战争条件下的使用。
该车机动性必须良好,公路最高速度70公里/小时,车体后部有两具喷水推进系统,在水面上能够达到12公里/小时的航速,陆上最大行程700公里。该车还要安装车首推土铲,能够为坦克挖掘掩体。


图片:最初的要求是安装9K111“巴松管”反坦克导弹,这是“934工程”底盘装BMP-2步兵战车炮塔的方案。


对于新型坦克的定位,苏军内部也出现了不一样的看法,时任苏联陆军总参谋长的帕夫洛夫斯基大将认为轻型坦克纯粹是一种侦察工具,因此在1970年7月17日向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的报告中将新轻坦归类为侦察车辆。
10月17日,国防部收到陆军的信函,要求将76.2毫米坦克炮安装在轻型坦克内,并坚持在其内部安装侦察设备,以使其成为一种新型战场侦察工具。


图片:“788工程”其实就是BMP-1加长底盘上装了一个带100毫米炮的炮塔。


然而,格列奇科元帅表示不同意,认为不应该为侦察设备的安装而削弱坦克的火力。这似乎反映了两位苏军大佬在战斗经验上的重大差异。
帕夫洛夫斯基大将在二战结束的时候还是一名上校,指挥第328步兵师,这个师在相对较狭小的东欧波美拉尼亚、波兰中北部和德国中部作战,地域环境较为单一。
而格列奇科元帅在战争期间已经指挥了第12、47、18和56集团军,并于1943年12月至战争结束时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他参加了解放塔曼半岛的空降行动,在乌克兰各地转战,包括普洛斯科-切尔诺维奇、利沃夫-桑多米尔、东部和西部喀尔巴阡山脉、莫拉-奥斯特拉斯基等,并参加了解放布拉格的战役,在上述地域众多大小河流战场环境中作战,因此对于战车的两栖能力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图片:格列奇科元帅是两栖轻型坦克的最大支持者。


因此,元帅认为,新型坦克应该是一种轻型的一线作战坦克,将与主战坦克一起装备坦克师或机械化步兵师,这也符合苏共中央对于增加坦克数量的潜在需求,而不是将其定位于侦察车辆这样的狭小范围。
鉴于元帅和大将之间打嘴仗,1970年6月8日《苏共中央关于苏联新轻型坦克战术技术任务》下达后,国防工业部门对于这种坦克的战技术要求也进行了多次相应的修改,最终官大一级压死人,格列奇科元帅的观点得到了贯彻执行。
最终的战技术指标是:战斗全重放宽到15.2吨以增加储备浮力,装备100毫米火炮和12.7毫米机枪,反坦克导弹选装,安装400马力发动机,单位功率265马力/吨,最大速度可以降低到65公里/小时,水上航行速度下降到7公里/小时,行程600公里。


图片:仅停留在图纸阶段的“788工程”轻型坦克。


在此基础上,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于1971年4月29日第一个提交了自己的方案,项目编号“788工程”,后来这个直接在BMP-1步兵战车上装火炮的方案被苏军舍弃。
1971年5月21日,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第二个提交了自己的设计草案,该厂是俄空降战车的定点生产厂家,一口气提交了两个不同的轻型坦克方案,分别是“934工程”和“934B工程”。
“934工程”采用正常坦克设计布局,以BMD伞兵战车的加长底盘为基础设计,车体中部安装了一座旋转炮塔,配备一门D-33型100毫米火炮,车辆严格按照格列奇科元帅的要求设计了喷水推进装置和车体前部的推土铲,战斗全重14.8吨。
“934B工程”与“934工程”采用同一底盘,但创造性地在车体上安装了一座顶置炮塔,安装57毫米速射机关炮。


图片:造出原型车的“934工程”轻型坦克,有点“章鱼”SD/SDM1的味道了!这就是“章鱼”坦克歼击车的设计原型。




图片:“934B工程”原型车,注意顶置炮塔和57毫米机关炮,转向了车体后部。


第三家提交设计方案的是库尔干机器制造厂,该厂于1972年提交了“685工程”方案,其采用发动机后置布局,由钢制车体和钛合金焊接炮塔组成,拥有火炮自动装填系统、双稳系统、激光测距仪和夜视仪等。
该车也按照设计要求布置了喷水推进系统和自动推土铲,还第一次根据空降兵的要求设计了空投装备。后来该方案发展出了“688工程”,也就是BMP-3步兵战车。


图片:库尔干机械厂的“685工程”轻型坦克,底盘是不是似成相识?


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的“934工程”和“934B工程”,以及库尔干机器制造厂的“685工程”进入到了样车制造阶段。三辆样车分别被制造出来并进行了充分地测试,获取了大量的技术数据。
然而,轻型坦克项目最大的支持者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国防部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于1976年4月26日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病逝,享年73岁,随后被葬于莫斯科红场。
格列奇科元帅的逝世让此前对于轻型坦克有效性的争议再次浮出了水面,年轻一代的苏军将领认为拥有重火力的水陆两栖步兵战车显然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而反坦克导弹已经能够代替高不成低不就的D-33型100毫米火炮了。


图片:苏联围绕这些轻型坦克样车进行了广泛测试,这是装有152毫米短管炮的“934工程”轻型坦克,显然是看齐美国的“谢里登”轻型坦克。




图片:库宾卡博物馆中的“934工程”轻型坦克样车!


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的“934工程”轻型坦克停止研发后不久获得了空降兵的青睐,并提出在此基础上研制空降坦克歼击车。
虽然苏维埃大厦倾覆后这种坦克歼击车还没有研制成功,但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自筹资金搞研发,最终于2001年成功发展出了“章鱼”SD坦克歼击车,小批量装备俄军空降兵。
而最近采用BMD-4M伞兵战车加长底盘的“章鱼”SDM1坦克歼击车可以说是数十年前“934工程”的设计师们能够安心躺进棺材中的最佳产品!当然,已经死了几十年的格列奇科元帅应该也能够不踢棺材板了!


图片:“934工程”轻型坦克浮渡。




图片:印度看中的最新坦克其实是上世纪70年代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