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级上马电磁弹射器以来闹出的4大笑话!

2023-10-04 12:58:50   

有一点必须实事求是,那就是福特级航母确实在全球最早规划并且实际运用了电磁弹射器,以及电磁拦阻装置;甚至包括纯电磁的弹药升降机。这里需要把问题简单化,也就是仅仅拿电磁弹射器来代表这种超级航母上所有的“先进”电磁设施设备。不过有句老话,叫做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或者用现代的网络流行语讲:凡是某项新兴事物的开创者,如果最终结果好,那么就是先驱;如果搞的不好,则会直接成为先裂!而在所有的福特级上,就是把电磁弹射技术,由原本的先驱直接玩成了先裂的典型案例。甚至个别单项,直接成了现代工程与技术上的笑话。福特级超级航母的首舰福特号,早在2017年就已经正式宣布服役,到如今居然已经过去6年之久了。而早在去年,超级大国海军就对服役期间的福特号,



图片

做了一个首次服役5年期间的综合评估报告,其中对全系统不满意或者认为存在严重缺陷的项目高达上千个;可见这级航母确实问题极大。当然,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上千个缺陷,不过作为最关键的电磁弹射系统;其存在颠覆性的技术困难却是全球有目共睹的。在这里就简单列举至少4大问题,实际上就是4大笑话或者说是4大技术陷阱。第一,福特级项目在199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战略选型与初期设计,到21世纪初期开始工程实践。当然最关键的,其实就是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装置。毕竟这套系统本身属于对比尼米兹级的最显著的升级变化。超级大国海军当然也知道电磁弹射系统是全新的、而且是技术复杂的。于是也在首舰福特号的龙骨铺设前,就已经提前在陆地上先进行了电磁弹射器的缩比例模型,



的制造与测试。缩比例模型测试基本过关后,再建造陆地测试版本的等比例样机。陆地电磁弹射器的动子部分,对外直接连接弹射梭做功,因此电磁弹射器动子基本就相当于蒸汽弹射器的运动活塞,是整个弹射器中最关键的活动部件。一开始在陆基全尺寸样机中,这种弹射动子上下端都固定在滑轨槽之内;很像水平推拉窗卡在上下窗框中横向运动;这样既安全又容易放大弹射功率。在陆基电磁弹射器中,这种设计一直弹射起来很顺滑好用。不过后来实际安装到航母之上,很快发现弹射动子高频率卡壳。问题的关键就是舰船建造完成后,整个甲板甚至包括全部舰体,都会有一个长期的应力变形。这种应力变形会导致航母甲板有肉眼看不出来的弧面弯曲。而飞行甲板一旦变形,那么电磁弹射器也会,



跟着缓慢变形。而电磁弹射器的整体长度超过100米。在这么大的长度上,会积累很大的弯曲值。此时如果弹射动子的上下卡轨变形状态不同步,就很容易把动子整体卡住。于是在福特号上初期安装的电磁弹射器,只能拆下来重新回厂改进。改进后只保留上端的卡槽。而下端处于悬浮状态。这样即使船体再缓慢变形,甚至巨大的风浪颠簸下甲板严重共振,也不会轻易的再卡住弹射器动子。但是经过这么一折腾,整体工期至少耽误了2年。第二,福特号在2017年宣布正式服役以前,其实已经出坞舾装;而且基本舾装完毕的福特号,已经在诺福克水域,进行了至少为其一年的配重小车弹射试验。也就是把配重小车当做模拟的舰载机,把小车远远弹射到水里去。然后再人工打捞上来再次弹射测试。



图片

配重小车弹射原本是常规动作,不仅是全新的电磁弹射航母,早期的蒸汽弹射航母建造完成后,最早用来进行舰上弹射测试的也是配重小车而不是真正的舰载机。按说福特号在2017年之前就已经弹射了一整年的配重小车,再往后只需直接弹射真正的舰载机就行了。不过福特号到了2020年以后,又重新回到了诺福克附近,再次弹了1年的配重小车,暗示几年前的配重小车测试完全作废了。为何如此?关键就在于当年弹射的配重小车都是25吨级以下的。而实际服役后,按照实战要求,该电磁弹射的主力舰载机,不论超级大黄蜂还是F35C甚至包括E2D,正常起飞重量基本都在25吨以上。等于说早年的配重弹射测试全是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后面的2个弹射器笑话,则更离谱,明天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