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航母的40万吨钢材,都出自东北那嘎达吗?
2025-10-07 23:30:44
有句俗话,叫做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大约从2500年前,人类就意识到武器的质量事关战争的胜负,而做武器的钢材质量与生产工艺,则直接影响武器本身的锐利程度。古代甚至专门寻找陨铁,或者与陨铁密切相关的特殊铁矿床,例如大马士革钢,来打造上古神兵。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其实仍然没有摆脱铁器时代,所有战争仍然被叫做铁血行动。主要是陆战与海战的武器,从枪支大炮到坦克军舰,仍然以铁制也就是现代特种钢材为主。这里面单个武器单位耗费钢材最多的,就是军舰了,动辄成千上万吨。而巨型航母又是耗费特种钢材最多的舰种。一般按照总排水量的6成计算一艘航母全部的用材。比如8.5万吨的航母,全部的金属用材5万吨出头;而10万吨的航母,则需消耗金属材料超过6万吨!
图片
现代航母也不单纯只消耗钢材,也会消耗铝铜铅镍等有色金属。比如航母的4部螺旋桨大多用铜镍合金制造,很多内部装饰会用到铝材;内部各种不锈钢台面普遍含镍;而核动力包防护外壳会用到数千吨的厚重铅板。但是航母的建造过程中,特种钢的用量一贯是最大的。要知道当前建造一般的水面驱护舰,其所用到的钢材相对于普通建筑用钢,甚至是民用船舶的用钢,已经可算是特钢。也就是对其屈服强度、柔韧性、耐低温特征,耐腐蚀性等,已经比普通民用钢材甚至是民船用钢的要求都高,单价当然也普遍高出几成。而建造航母的部分特钢,对比建造水面驱护舰的基础用钢的要求更高,属于特钢中的特钢。神秘大国在1949年之前,是基本没有军舰自我建造能力的。建国后在苏联的帮助下,
图片
不但建成与扩建了大型炼钢基地,同时也开始尝试自建大中型水面主战舰艇甚至是常规潜艇。到1960年代以后,虽然中苏关系闹翻,但是重工业已经基本自成体系。已经完全可以自主生产建造水面驱护舰、常规潜艇,以至于核潜艇所需要的全部钢材。不过在建造航母的特种钢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空缺。21世纪初,从国外采购回半成品的瓦良格号滑跃型航母。但是初期停在大连港的泊位上五六年之久,一直没有正式开工续建。其中除了需要充分研究图纸制定科学的改建升级计划外,自身缺乏切割后必须重新补焊的特种钢材,是迟迟不开工的关键因素。而其他大国出于战略考量,也拒绝提供任何与航母有关的特种钢。其中最关键的,是建造飞行甲板的5米级冷轧特强厚板,再就是用量更多的球扁钢;
图片
作为航母的外壳与各层甲板的特别加强筋使用。最终鞍钢成立了特种钢研究所,成功炼制出了完全达标的2大航母特种用钢。其中有些型号的屈服强度,达到全球领先的2200兆帕,至今仍然保持绝对世界第一。最先炼出了200吨应急,最后一共炼制了大约2000吨,最终都用在了16号平台的续建上。有了这个良好的开头,后面的17与18号平台的航母特钢就好办多了。那么全国大型钢厂不止一个,而且很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如18号的建造船坞就在BAO钢对面。难道BAO钢就不能分一杯羹?所有建造航母的特钢,仍然全部出自东北那嘎达么?实际上鞍钢的航母特种钢在18号与此后的所有巨型平台的用钢量上,仍然占据7成,这是有公开报道的。那么潜台词就是:其他大钢厂已经占据了另外的3成比例!
图片
还有公开报道:BAO钢的5米级轧机已经投产多年,板材屈服强度超过750兆帕,其中每年都有50万吨可以用于巨型海轮与其他海洋工程的用钢,目前已经总共消耗400万吨以上!这400万吨中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有一部分用来建造军舰甚至航母,以及两栖攻击舰。但是不明说不等于没有。总之现在在神秘大国,至少有2大钢铁企业具备为航母生产特种钢的能力。这在全球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图片
现代航母也不单纯只消耗钢材,也会消耗铝铜铅镍等有色金属。比如航母的4部螺旋桨大多用铜镍合金制造,很多内部装饰会用到铝材;内部各种不锈钢台面普遍含镍;而核动力包防护外壳会用到数千吨的厚重铅板。但是航母的建造过程中,特种钢的用量一贯是最大的。要知道当前建造一般的水面驱护舰,其所用到的钢材相对于普通建筑用钢,甚至是民用船舶的用钢,已经可算是特钢。也就是对其屈服强度、柔韧性、耐低温特征,耐腐蚀性等,已经比普通民用钢材甚至是民船用钢的要求都高,单价当然也普遍高出几成。而建造航母的部分特钢,对比建造水面驱护舰的基础用钢的要求更高,属于特钢中的特钢。神秘大国在1949年之前,是基本没有军舰自我建造能力的。建国后在苏联的帮助下,
图片
不但建成与扩建了大型炼钢基地,同时也开始尝试自建大中型水面主战舰艇甚至是常规潜艇。到1960年代以后,虽然中苏关系闹翻,但是重工业已经基本自成体系。已经完全可以自主生产建造水面驱护舰、常规潜艇,以至于核潜艇所需要的全部钢材。不过在建造航母的特种钢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空缺。21世纪初,从国外采购回半成品的瓦良格号滑跃型航母。但是初期停在大连港的泊位上五六年之久,一直没有正式开工续建。其中除了需要充分研究图纸制定科学的改建升级计划外,自身缺乏切割后必须重新补焊的特种钢材,是迟迟不开工的关键因素。而其他大国出于战略考量,也拒绝提供任何与航母有关的特种钢。其中最关键的,是建造飞行甲板的5米级冷轧特强厚板,再就是用量更多的球扁钢;
图片
作为航母的外壳与各层甲板的特别加强筋使用。最终鞍钢成立了特种钢研究所,成功炼制出了完全达标的2大航母特种用钢。其中有些型号的屈服强度,达到全球领先的2200兆帕,至今仍然保持绝对世界第一。最先炼出了200吨应急,最后一共炼制了大约2000吨,最终都用在了16号平台的续建上。有了这个良好的开头,后面的17与18号平台的航母特钢就好办多了。那么全国大型钢厂不止一个,而且很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如18号的建造船坞就在BAO钢对面。难道BAO钢就不能分一杯羹?所有建造航母的特钢,仍然全部出自东北那嘎达么?实际上鞍钢的航母特种钢在18号与此后的所有巨型平台的用钢量上,仍然占据7成,这是有公开报道的。那么潜台词就是:其他大钢厂已经占据了另外的3成比例!
图片
还有公开报道:BAO钢的5米级轧机已经投产多年,板材屈服强度超过750兆帕,其中每年都有50万吨可以用于巨型海轮与其他海洋工程的用钢,目前已经总共消耗400万吨以上!这400万吨中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有一部分用来建造军舰甚至航母,以及两栖攻击舰。但是不明说不等于没有。总之现在在神秘大国,至少有2大钢铁企业具备为航母生产特种钢的能力。这在全球也是独一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