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227毫米口径制导火箭弹已生产了5万发

2021-01-21 11:22:33   




一直说新兴大国有“火力不足恐惧症”,没想到火力实力一直排名全球第一的超级大国的一些军种,居然也有这种不足恐惧症。当然也不是每个军种都是如此,每个军种的每种武器都是如此。是不是有火力不足恐惧,完全看每个军种对某种武器的理解和依赖程度。比如海湾战争之后,超级大国的空军对超视距空战就格外的上心。觉得AIM120中距弹是空空导弹中的“历史终结者”。于是干脆一口气生产了2万枚,数量多到足够把全球所有的作战飞机都击落几遍。不过同样是导弹,在海湾战争之后,超级大国海空军的战斧一类的库存,似乎一直就没有怎么回复。比如1990年代进行的几次具备战争,战斧导弹还能每次都发射1000枚以上;而到了2020年代,一次性发射100枚就已经打光了值班舰队的库存。



对超级大国的陆军来说,海湾战争中的F117突防、战斧攻击,爱国者大战飞毛腿和激光制导穿透地堡,和他们基本都没有关系。其陆军最出彩的事情,被认为是M1A1坦克的沙漠突击。不过实际上后来披露的实际情况,可知M1A1对付T72并非宣传的那么彻底的一边倒。只不过超级大国陆军故意封锁消息,把几十辆上百辆的战场损失硬说成是损失为0而已。实际上超级大国陆军真正让对手弹闻风丧胆的,并不是M1A1坦克,而是M270机动性火箭炮这种陆地“钢雨”。战斧和激光制导炸弹只能对个别要点进行点穴式打击,其他非重点部队甚至可以围观,但是M270发射的大量火箭弹飞来,打击效果堪称铺天盖地,鲜有全身而退者。因此通过这一战例,超级大国陆军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大量使用火箭炮带来的战术甜头。



当时发射的M270火箭弹,占海湾战争发射的8万多吨弹药总重量的相当比例。不过M270是履带式底盘携带和发射。平时只能船运部署,灵活性差反应速度慢。而且其他大国的同类大口径火箭炮基本都是轮式车辆运输和发射,通过大型运输机可以全球快速空运投放。而且新兴大国又开发出了制导重型火箭弹。这些特点,超级大国陆军都认为有必要学习模仿。于是从2000年以后,在M270重型火箭底盘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轮式轻型的“海马斯”制导火箭弹。射程扩大到70公里。口径缩小到了227毫米。不过采用卫星制导,有提供精确前沿火力支持的能力。比如美军在中亚山地,曾经呼叫海马斯火箭炮群,覆盖自己阵地周边几十米的对手。这说明这种火箭炮的精度相当可观。由于用得比较顺手,海马斯制导火箭炮的发射车,生产了1000多辆。



而制导火箭弹居然生产了5万枚!相当于每台发射车可以发射50枚。那么5万枚精确制导火箭弹就能超越新兴大国陆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吗?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海马斯的射程只有70公里,150公里的增程版还在研发。而PL03等的基本射程就是150公里,更有300到500公里版本的超级版。海马斯制导火箭弹,只有卫星制导模式,而PL03等是卫星制导和微电路制导双重模式,在卫星信号被强烈干扰下仍然可以精确打击。海马斯生产了5万枚,而PL03基本是10万起步。因此综合对比之下,仍然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