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谈谈空战中雷达锁定后的重影难题?
2024-11-13 23:38:14
昨天谈到,在超级预警机的加持之下,再加上氮化镓有源想空阵雷达超远的发现与锁定距离,再配合以数量可观的双模双脉冲超远程空空导弹,展开先发制人式的至少4轮齐射攻击,那么就算敌机同样是隐身五代机,或者有极佳性能的三代半,那么发生逃逸与躲过攻击的概率,也会极大的降低!对手的极低躲避率,自然就意味着本方的极高远程命中率。而与此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锁定目标后雷达屏幕上容易重影的世纪难题。关于这个问题,没有做深入描述,这里就受邀重点补充一下。雷达在飞机上的普及,基本是二战以后的事情。尤其是第一代喷气战斗机发展的末期,到二代机开始全面铺开的时代,机载雷达才首次成为战术飞机的标配。在此之前,完全需要飞行员目视搜索,
图片
与发现空中目标。问题是哪怕视力是2.0的远视眼,也不可能直接识别出7公里之外的战斗机,更何况在夜间或者白天有云雾雨雪的环境下。于是在1960年代以前,所有的空中接战,必须都先依靠地面雷达加上无线电的全程引导。实战中却经常发生,在地面雷达屏幕上,双方的反射光点已经高度重合,而本方战机的驾驶员,仍然没有目视发现对方实机的严重尴尬。此后机载雷达的性能不断的精进,导致空战中的飞行员,先靠提前盯紧本机的雷达屏幕来搜索与锁定敌机;只有双方接近到5公里之内,可以相互看清对手的时刻,才通过目视辅助攻击。由此也产生了既可以目视、同时也叠加电子锁定与瞄准的抬头显示器,也就是俗称的HUD;甚至还发明了头盔瞄准系统。不过早期机载雷达都是模拟电路。
图片
在本机机舱的显示平面也都是阴极射线管投屏,其实就是原始的黑白或彩色显像管。与1990年代以前,电视机的技术几乎完全一致!这也是早年一批为飞机配套显示仪表的军工电子厂家,在大规模的军转民的时代,可以直接转产黑白或者彩色电视机的原因。在模拟电路与黑白显示屏之下,即使发现了敌机,也就是一个单纯的光点,很难谈得上分辨率有多高。而到了1970年代中期以后,数字电路开始兴起,后来西方又开始普及1553B数据总线;机载雷达也开始往平面缝隙PD雷达进化。此时机载雷达发现的空中与地面的雷达波目标反射,不再把脉冲直接投影到显示屏上,继续成为一个或者多个光点,而是先通过多台机载高速计算机进行信号的预处理。先过滤掉系统认为的杂波,然后把电脑认为的、真正的,
图片
空中与地面,甚至海面上的目标在经过特殊标注后,投射在机舱的新式显示屏上。一般以一个锐角三角形框定空中的一架敌机。而锐角的指向,如果正向下,则代表敌机正在向本方对飞接近;如果锐角的指向完全正向上,则代表敌机正在脱离本方飞远了。锐角向左或者向右,则代表敌机正在转向。同时用红色三角框定敌机,绿色三角框定友机,看上去非常的高效与简单明了。当然不同大国,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也有其他的指代敌我的代表性符号。不过因为红绿三角的高效性,到今天各大国几乎所有高性能战机都如此执行。此时雷达重影问题就自然出现了。限于篇幅,明天继续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