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惊呼:科技巨头竞相引领技术革新 中国正变成“技术革新大国”

2018-01-09 08:01:29   

日媒称,第一次到中国的朋友感受到这里“充满未来感”。的确,最近几年,中国在迅速变化。中国也认为自己正变成“技术革新大国”。
据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月9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称,中国社会在短期内发生了变化的核心原因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飞速发展。
要跟朋友一起去吃饭,就用智能手机的地图app来找餐厅;本想利用共享汽车,但看到了堵车信息,就骑共享单车去;在餐厅扫描贴在餐桌上的二维码,手机上就会出现点餐页面,确认菜单后,很快就上菜了;结账也是通过智能手机的移动支付,因为支付页面显示有优惠券而享受了九折优惠。
这是在中国的大城市随处可见的场景。一系列的行动都可以靠智能手机来实现。智能手机服务拓展到了多个领域,比如预约医院挂号、购买电影票、申请融资、支付公共费用等。
报道称,并非每项技术都是革新性的,日本也有同样的服务。但在中国,至少在大城市和地方城市,普遍都有这些服务,这一点很不一样。技术革新的含义不仅是发明新技术,能否普及也是技术革新的内容。其他国家尚在试验中的技术,在中国已被普遍使用。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大幅领先。
报道称,促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BAT”的存在。BAT是最大搜索引擎百度、最大电商集团阿里巴巴和最大社交网站腾讯这三家中国IT巨头的首字母缩写。它们为完善自己经济圈中所有种类的服务,正积极展开兼并和投资。大企业的资金正成为支撑急速增长的服务的源泉。
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是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有腾讯做后盾,ofo有阿里巴巴做后盾。共享单车必须投入大量的自行车,需要巨大的先期投资,但每30分钟的使用费仅为不到10日元(约合0.57元人民币),达不到收回投资的水平。但是,大企业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旨在赢得用户的必要经费。
此外,还应看到,BAT已成为应用新服务的窗口。比如,阿里巴巴的app支付宝,主要用途是移动支付,但也扩展到共享单车、快递、电影票等各种服务领域。要让新服务得到普及,需要进行推广和宣传,BAT在这方面也提供支持。
报道称,中国的活力正在给以BAT为中心的IT社会结构带来变化。由于在移动支付和快递等新服务方面落后,百度的影响力在下降。电商公司京东、面向智能手机的今日头条以及外卖订餐网站美团都瞄准了新一代平台企业,争做新业务形态的出资者。竞争者数量的增多,将使中国的变化进一步加快。

杭州地铁实现移动支付过闸乘车。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