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盟友对付中国?美防长东南亚之行并不轻松愉快
2018-01-30 08:24:00
据美国国防部官网报道,近期,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对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这也是马蒂斯自就任国防部长以来首次对这两个东南亚国家进行正式访问。马蒂斯对两国的首访,正值美国对中国频频“发难”之际。近期,美国发布了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的《国防战略》,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也在印度举行的“瑞辛纳对话”上表示中国是地区的“破坏性力量”,同时还发生了美军舰再次擅闯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的挑衅行动。美防长此番出访与其近期的战略和政策调整有何关联?是否包含了特朗普政府企图通过发展“新盟友”来抵消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的企图呢?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在访问印尼期间,马蒂斯将印尼形容为东南亚的“海上支点”,希望印尼在亚太地区海洋安全事务汇总扮演“中心角色”,并表示美国和印尼将合作改善与中国存在争议的所谓“北纳土纳海”的海洋管控。同时,马蒂斯也曾对媒体表示,要在访问越南时与越军高级将领讨论所谓“南海自由航行”问题。如果我们将马蒂斯在此次出访中主动提及上述议题的行为,与美军舰近期在南海的活动和哈里斯的言论相联系,则不难看出美国近期再度围绕南海问题对中国施展“强硬”政策,并希望拉拢东南亚国家与美国一道应对中国的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美国联络东南亚国家应对中国的尝试不同,此次美国的外交动作兼具战略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含义。在美国新近发布的《国防战略》中,不仅从宏观上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还具体地宣称所谓中国正利用“掠夺性经济手段”加强对周边邻国的“控制”,并将这种“控制”视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重要安全挑战。而在其《国防战略》的同盟政策部分,美军方也把“吸引新的伙伴国”作为美国未来发展对外防务关系的重要事项。上述战略观点的提出,是在特朗普政府废止奥巴马政府旨在定义美国与亚太地区关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跨太平洋伙伴协议》的构想后,在战略层面重新定义和指导美国的亚太安全政策的尝试。而马蒂斯对印尼越南两国的访问以及他发表的涉华言论,都与新战略中应对中国“控制”行动和“吸引新伙伴”的精神相契合。因此,美国联络东南亚有关国家“抵御”中国的行动蕴含了相当的战略意图和决心,也有可能引发美国对亚太地区政策的持续转变。我们应对这种政策倾向施加足够重视。

资料图: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
同时,从以印尼和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视角看,美国的外交和安全行为也可谓“恰逢其时”。越南印尼两国与中国存在领土主权争议。尤其是近年来,越南在南海岛礁归属问题上与中国龃龉不断,且始终保持着较强硬的立场。在更宏观的层面,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使得两国从中受益,但也因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和对外经济影响力扩大,使得两国对中国崛起颇有疑虑。美国在此时伸出防务安全合作的“橄榄枝”,可谓与两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需求“一拍即合”。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国可能在南海问题上对美国的政策和行动予以协作、配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围堵”中国的态势。
不过,在对美国近期行动加以充分重视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中美关系和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中存在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因素。尽管美国的新国防战略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对手,但从其观点表述看,仍准备主要采取威慑手段,维持中美之间相对平衡的安全态势,避免与中国直接对抗。同时也应意识到,中美关系并未陷入全面零和对抗的严峻局面。尽管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区存在许多分歧,但这些矛盾尚不至于抵消两国在经贸、国际事务和安全等领域的共同利益,进而引发全面对抗。在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层面,美国在新战略中提出的“吸引新伙伴国”的战略确实有拉拢“新盟友”以增大竞争优势的意图,但也包含了通过深化双边和多边安全关系,来促进诸如武器出口、海上安全合作、国际反恐和军事训练等领域的合作的愿望。马蒂斯在与印尼总统和国防部长的会谈中,即提及了希望两国在反恐、特种部队训练和海上执法等领域加强合作的意向。在新战略的指导下,美国寄望于通过加强与盟国和伙伴国的合作关系,分担安全和经济压力,并且延伸美国的利益和影响力。而印尼越南等国则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获得美国的先进军事装备和训练支援,加强国防力量和应对恐怖主义、分离主义的能力,并借此拉近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因此,在“围堵”中国之外,美国与印尼越南的防务合作还有许多空间。

资料图:印尼总统佐科。
此外,虽然目前美国和印尼越南两国均对于双边防务合作抱有较大的热情,但美国与两国的合作仍存在一些障碍。与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与美国有着传统防务合作关系的东南亚国家不同,印尼和越南与美国的安全关系基础较薄弱,越南更是因为越南战争而产生了美越关系中难以逾越的“心结”。在马蒂斯提出与印尼反恐部队开展合作的倡议的同时,美国国内媒体就因印尼军队的不良“人权纪录”而对此颇有非议。而美国近期宣布将驻以使馆迁至耶路撒冷的行为,或也使得作为穆斯林国家的印尼对美国可能的渗透和干预心存疑虑。对于越南来说,虽然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搅局”有利于强化其领土主张,但美国也只是其“大国平衡”战略中的一环而已。近期,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防长接连访问越南,并与越南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笔者认为,越南此举意在避免对某个大国的过度依赖,并通过在大国之间的周旋为自己牟取更多的利益。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与美国的长期战争给越南留下了复杂的历史遗产,使得越南现政权在寻求与美国拉近关系的同时,对美国的干涉和意识形态渗透也抱着很强的戒备心态。这无疑将成为美越防务关系发展的一个潜在的长期障碍。在马蒂斯就出访东南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及印尼、中东等问题均“谈笑风生”,唯独在被问道此次访越适逢越南人民军发动“春节攻势”50周年时,含混地回应称此前与越方接触时从未提及过越战话题,双方“并没有受到历史的影响”,甚至使人感到场面有些尴尬。这一颇为有趣的插曲,或许可以为美国近期的东南亚政策作出脚注。(文/马骐騑)

图为邀请马蒂斯访问越南的越南国防部长吴春历。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在访问印尼期间,马蒂斯将印尼形容为东南亚的“海上支点”,希望印尼在亚太地区海洋安全事务汇总扮演“中心角色”,并表示美国和印尼将合作改善与中国存在争议的所谓“北纳土纳海”的海洋管控。同时,马蒂斯也曾对媒体表示,要在访问越南时与越军高级将领讨论所谓“南海自由航行”问题。如果我们将马蒂斯在此次出访中主动提及上述议题的行为,与美军舰近期在南海的活动和哈里斯的言论相联系,则不难看出美国近期再度围绕南海问题对中国施展“强硬”政策,并希望拉拢东南亚国家与美国一道应对中国的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美国联络东南亚国家应对中国的尝试不同,此次美国的外交动作兼具战略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含义。在美国新近发布的《国防战略》中,不仅从宏观上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还具体地宣称所谓中国正利用“掠夺性经济手段”加强对周边邻国的“控制”,并将这种“控制”视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重要安全挑战。而在其《国防战略》的同盟政策部分,美军方也把“吸引新的伙伴国”作为美国未来发展对外防务关系的重要事项。上述战略观点的提出,是在特朗普政府废止奥巴马政府旨在定义美国与亚太地区关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跨太平洋伙伴协议》的构想后,在战略层面重新定义和指导美国的亚太安全政策的尝试。而马蒂斯对印尼越南两国的访问以及他发表的涉华言论,都与新战略中应对中国“控制”行动和“吸引新伙伴”的精神相契合。因此,美国联络东南亚有关国家“抵御”中国的行动蕴含了相当的战略意图和决心,也有可能引发美国对亚太地区政策的持续转变。我们应对这种政策倾向施加足够重视。
资料图: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
同时,从以印尼和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视角看,美国的外交和安全行为也可谓“恰逢其时”。越南印尼两国与中国存在领土主权争议。尤其是近年来,越南在南海岛礁归属问题上与中国龃龉不断,且始终保持着较强硬的立场。在更宏观的层面,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使得两国从中受益,但也因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和对外经济影响力扩大,使得两国对中国崛起颇有疑虑。美国在此时伸出防务安全合作的“橄榄枝”,可谓与两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需求“一拍即合”。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国可能在南海问题上对美国的政策和行动予以协作、配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围堵”中国的态势。
不过,在对美国近期行动加以充分重视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中美关系和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中存在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因素。尽管美国的新国防战略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对手,但从其观点表述看,仍准备主要采取威慑手段,维持中美之间相对平衡的安全态势,避免与中国直接对抗。同时也应意识到,中美关系并未陷入全面零和对抗的严峻局面。尽管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区存在许多分歧,但这些矛盾尚不至于抵消两国在经贸、国际事务和安全等领域的共同利益,进而引发全面对抗。在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层面,美国在新战略中提出的“吸引新伙伴国”的战略确实有拉拢“新盟友”以增大竞争优势的意图,但也包含了通过深化双边和多边安全关系,来促进诸如武器出口、海上安全合作、国际反恐和军事训练等领域的合作的愿望。马蒂斯在与印尼总统和国防部长的会谈中,即提及了希望两国在反恐、特种部队训练和海上执法等领域加强合作的意向。在新战略的指导下,美国寄望于通过加强与盟国和伙伴国的合作关系,分担安全和经济压力,并且延伸美国的利益和影响力。而印尼越南等国则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获得美国的先进军事装备和训练支援,加强国防力量和应对恐怖主义、分离主义的能力,并借此拉近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因此,在“围堵”中国之外,美国与印尼越南的防务合作还有许多空间。
资料图:印尼总统佐科。
此外,虽然目前美国和印尼越南两国均对于双边防务合作抱有较大的热情,但美国与两国的合作仍存在一些障碍。与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与美国有着传统防务合作关系的东南亚国家不同,印尼和越南与美国的安全关系基础较薄弱,越南更是因为越南战争而产生了美越关系中难以逾越的“心结”。在马蒂斯提出与印尼反恐部队开展合作的倡议的同时,美国国内媒体就因印尼军队的不良“人权纪录”而对此颇有非议。而美国近期宣布将驻以使馆迁至耶路撒冷的行为,或也使得作为穆斯林国家的印尼对美国可能的渗透和干预心存疑虑。对于越南来说,虽然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搅局”有利于强化其领土主张,但美国也只是其“大国平衡”战略中的一环而已。近期,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防长接连访问越南,并与越南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笔者认为,越南此举意在避免对某个大国的过度依赖,并通过在大国之间的周旋为自己牟取更多的利益。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与美国的长期战争给越南留下了复杂的历史遗产,使得越南现政权在寻求与美国拉近关系的同时,对美国的干涉和意识形态渗透也抱着很强的戒备心态。这无疑将成为美越防务关系发展的一个潜在的长期障碍。在马蒂斯就出访东南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及印尼、中东等问题均“谈笑风生”,唯独在被问道此次访越适逢越南人民军发动“春节攻势”50周年时,含混地回应称此前与越方接触时从未提及过越战话题,双方“并没有受到历史的影响”,甚至使人感到场面有些尴尬。这一颇为有趣的插曲,或许可以为美国近期的东南亚政策作出脚注。(文/马骐騑)
图为邀请马蒂斯访问越南的越南国防部长吴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