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文:大事不妙!国际空间站运行到2024年的希望破灭?中国将成为唯一
2020-10-08 20:12:16

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舱段漏气严重
全球都在热切关注,国际空间站表层出现“小孔”,这让人怀疑将其使用期限延长到2024年以后的可能性。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安德烈·约宁向媒体表示,:“如果国际空间站技术条件正常,本来可以寄希望于延长使用期。
现在,与使用已久有关的毛病开始出现,不是国际空间站的某些大型部件出现故障,而是小问题。旧车拥有者熟悉这种情况,这叫做开始散架。”他补充道:“无论说什么,从原则上讲,很明显的是,我们需要为到2024年以后国际空间站将不再存在的事实做准备。”

驻站航天员在排查漏气点
近期,国际媒体纷纷关注国际空间站的漏气问题,并为长时间无法确定漏气点而焦急。到了6日早上,宇航员们已经弄清楚,泄漏的地方是“星辰”号服务舱(Zvezda),也就是该站俄罗斯一侧的主模块,但仍然没有确定舱内泄漏的源头。
实际上,这并非国际空间站首次漏气,早在2018年,国际空间站上就曾监测到有气体泄漏,经过排查,工作人员在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联盟MS-09”飞船上,发现了一个直径约2毫米的洞。第二次是在2019年9月,当时曾查出有空气少量泄漏。

因老化而出现的密集小洞开始漏气
现在的漏气是第三次,泄漏时间是从今年8~9月份开始的,在泄露速度扩大到5倍之后(从每天270克增加到1.4公斤),有关部门才开始重视查找起来。几经周折,才发现泄漏地点位于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目前国际空间站的失压速度为每8小时1毫米汞柱。
虽然这对国际空间站的队员没有危险,也不影响空间站在载人状态下的飞行,但是由此形成的恐惧心理,却始终笼罩在各国以及驻站队员的心头。而且,不断的泄漏空气,也需要不断补充,这就为补给飞船增加了负担。

国际空间站有可能在2024年后坠入地球
如果把三次漏气连起来算,那么国际空间站的漏气问题已经存在了近2年,而各国均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要命的是,这并非是一般的机器设备故障,俄罗斯专家现在已确定,漏气原因主要是国际空间站的舱段主体结构已达寿命期,站体上开始出现大量0.6~0.8毫米的推测孔洞或裂纹,而且数量会越来越多,也不容易发现。
综合评估,俄罗斯专家认为经过修修补补,国际空间站虽然可以继续勉强运行下去,但却无法彻底修补,预判最多可运行到2024年,什么延寿到2030年纯属扯淡。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全球唯一在轨运行的
这个诞生于1998年的所谓国际空间站,最初计划使用至2015年,但随后将其寿命期限延长至2020年,然后又延长至2024年。目前,项目参与国正在考虑将国际空间站的运作延长至2028~2030年的可能性。不过,这次的漏气将打破这一计划,继续延长国际空间站寿命的规划将不得不终止。
而早在至少5年前,中国就在建造空间站时扬言,“天和”空间站将是2020年后地球唯一的空间站。但在国际空间站延寿后,这一说法不再成立。如今,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建成,也需到2024年后,才能成为全球唯一在轨的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