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最新照片证明超强机动性,美军六代机竟酷似
2016-10-05 14:55:22
国庆期间,大量歼20精彩图片出现在网上。
这些图片的一大特点,是清晰显示了歼20前翼和主机翼之间综合形成的有效涡流。这进一步证实了以往外界对歼20的一些推测:这是一架在隐身、机动、超音速巡航性能指标。而它的前翼、大三角主翼和V形尾翼的布局,完美的实现了要求。
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在第三代战斗机开始设计的年代,设计师面临巨大困难。为增强机动能力,主翼单位面积翼载荷应该设计得较低,但是起降性能会因此变差。如果使用高速性能好的三角翼,则翼载荷变大,机动受影响,难以取舍。在设计F-15战斗机时,美国设计师使用了大推力发动机、大单位翼载荷的解决方法,虽然机翼并非最佳,但发动机推力巨大,弥补了缺憾。到了F-22时,美国进一步借助大推力发动机来解决各方面性能的矛盾,该机的菱形大后掠机翼配合新发动机完美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很遗憾,中国没有非常出色的发动机,因此中国设计师想出了一条首创性的发展道路。
歼-20的设计,反映了这一思想:与前机身融合的前边条、大型前翼、大三角机翼、V形尾翼互相有利影响,既有出色的高速性能,也有出众的机动能力。
中国设计师走的道路其实比美国设计师更难,因为F-22的传统式总体布局,较为容易实现,可是中国必须从别的渠道解决发动机不足的缺陷,三翼面布局带来的技术挑战很大。
歼20战斗机歼-10鸭式布局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带有变弯度机构,因此有着正升力等特点。歼-20重心位于鸭翼之后较远的距离上,配平能力好,超音速表现好。但是需要牺牲一定亚音速性能。边条涡流对略有牺牲的亚音速性能进行了补偿。
这一鸭式设计对飞机机动力很有益,但对飞行控制计算机软件要求很高。配合上大三角翼,确保了可以形成改善机动能力的涡流升力。
歼-20V形尾翼有着向外倾斜设计,具有隐身能力好的优点,同时外倾对提高翼面控制力有较有效的作用。
歼20的三个有益涡流,主要来自于机头、鸭翼和大三角。
综上所述,歼-20具备了较为完美的三翼面设计,互相之间的有利影响,确保了在发动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获得出色而平衡的各个速度段的飞行性能。
这一出色布局,甚至在美国未来战斗机设计中也出现了,波音就推出了类似的总体方案。当然波音的设计更上一层楼,因为它根本没有垂直尾翼,主要依靠矢量推力配合多个翼面也实现方向控制。它毕竟是比歼-20超前一代的战斗机,可以预见我国的下一代战斗机将超越歼20,达到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