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中日和欧盟“围剿”特朗普?印度等7个国家或加入反美阵营
2018-04-25 07:15:07
永远不要低估求生欲所激发出的巨大能量。安倍内阁在短短3个月内已经曝出10多次丑闻,倒台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祸不单行,如今连美国人都对日方下手,在贸易问题上空前强硬。严酷的现实令安倍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应对非常之势。根据媒体4月24日报道,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茂木敏充宣布了一个消息:美日之间基于新框架的双边自贸谈判最早也要等到6月中旬才能启动。而就在4月18日,安倍在特朗普当面逼迫下刚刚同意设立一个双边自贸新框架。“海外探客”认为,日方的最新表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美国的一次“反击”。

众所周知,安倍想借助访美来改善被动局面,可结局却是“四大皆空”。日方希望能够获得“钢铝关税”的豁免,还希望美国能够重新加入TPP,在多边框架下解决贸易纷争,但这些都遭到特朗普的拒绝。双方仅仅在针对韩国北邻的话题上找到了一点共鸣。美方咄咄逼人且不留余地,安倍也不能当面与特朗普翻脸。虽然无心娱乐,首相还是陪总统去打了高尔夫球,只不过流露出一种“我都这样了你还强人所难”的尴尬神情。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日本很愿意侍奉美国。安倍在特朗普上任之初就把尾巴摇得像风车,率先给美方带去1500亿美元投资和70万个就业岗位的重礼。不过,把好处一次都送出去的恶果就是助长了特朗普的贪欲。如今的安倍不是不想跪,而是不敢跪,因为一旦在这个问题上跪了,就永远没有站起来的机会。
日本所能给予美方的好处都已经给尽了,如今地主家也没余粮。可特朗普那架势分明要吸骨敲髓。不过,正所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为了尽量减少美方的不满,日方的表面功夫做得很足,依然冲在一线给美国当马仔。就在G7外长会上,由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挑头,7个西方国家一致通过不承认韩国的北邻为“核武国家”的共识,还把完全废除大规模杀伤武器及弹道导弹设为目标,维持最大限度的制裁。河野还特别强调,G7一致坚持可验证、不可逆的方式废除核导。这无疑是为特朗普准备了一个筹码。同时,G7还通过了“共同对抗俄罗斯”的共识。尽管普京数日前下令在俄日争议领土南千岛群岛举行军演,日本这次也没有拖后腿,而是完全倒向西方集团。安倍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醒美方:“我还是你的人”。

而在特朗普最关心的问题上,安倍虽然不得不做出让步的姿态,却没有像文在寅那样直接投降,签署一个有损本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面对美方不讲理的敲诈,“老油条”安倍留了一手,采取的策略就是一个字:拖。既不明确拒绝,也不立刻接受,这是岛屿国家沿用上千年的伎俩。对安倍来说,如果满足特朗普的条件,自己的政权就将土崩瓦解。而现在他的手上恰恰有了几张好牌。
1、日本的民意支持安倍向特朗普发动反击
尽管不支持率已经超过50%,但仍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希望安倍能够继续担任首相。如今的日本不是民心思变,而是民心思定。强国需要强势的首相,这是很多人日本人的共识。如果缺少自民党主导的联盟,很多日本人就会出现一种强烈的不安。虽然谁当首相都差不多,但很多民众已经受不了折腾。
重要的是,受益于“安倍经济学”,日本正处于30年来最长的一轮经济向好周期。这尤其令商界满意。而安倍现在能够顶住特朗普的压力,拒绝开放汽车和农产品市场,符合日本的根本利益。安倍对特朗普的“强硬”,赢得日本国内相关集团的喝彩。简而言之,日本的民意支持安倍向特朗普发动“反击”。可以预见,只要能够维护日本的利益,拒绝戴上美国为日本设计的“紧箍咒”,安倍继续干下去的希望仍旧很大。
2、局势的变化开始对美国不利,安倍等来了机会
相比韩国,安倍这次表现得之所有比较有“骨气”,主要并不是日本人偶尔挣脱了奴性,而是因为东亚大国与欧盟等分担了大部分压力。根据媒体报道,在距离5月1日大限还有一周之时,欧盟似乎对特朗普感到绝望,在24日决定与东亚大国联手,一起向WTO提起美国对钢铝征税的相关磋商与诉讼。中欧联手,赢面瞬间增大。探客发现,即使到了这个地步,欧盟还说不会在贸易战中选边站队……这是欺负特朗普读书少吗?除了欧盟28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新加坡、委内瑞拉等7个国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也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感到担忧,不排除也加入“反美阵营”。维护世贸规则的一方在不断增加成员,相比之下,美国则越来越孤立,形势愈发不利。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彻底激起众怒,引发了“围剿”。

俗话说“事缓则圆”,没有像韩国那样急喽喽就给美国跪下的日本终于等来了转机。日方或许可以擦一擦冷汗,感慨一句“幸亏没跪,垫子都准备好了……”日本婉拒美方的要求与中欧联手起诉美国都发生在同一天,这恐怕不是一个巧合。客观上,安倍内阁这次暂时“捡了一条命”,可日本如果不能坚持与中欧合作,下次能否还有这么好的运气就难说了!(完)
众所周知,安倍想借助访美来改善被动局面,可结局却是“四大皆空”。日方希望能够获得“钢铝关税”的豁免,还希望美国能够重新加入TPP,在多边框架下解决贸易纷争,但这些都遭到特朗普的拒绝。双方仅仅在针对韩国北邻的话题上找到了一点共鸣。美方咄咄逼人且不留余地,安倍也不能当面与特朗普翻脸。虽然无心娱乐,首相还是陪总统去打了高尔夫球,只不过流露出一种“我都这样了你还强人所难”的尴尬神情。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日本很愿意侍奉美国。安倍在特朗普上任之初就把尾巴摇得像风车,率先给美方带去1500亿美元投资和70万个就业岗位的重礼。不过,把好处一次都送出去的恶果就是助长了特朗普的贪欲。如今的安倍不是不想跪,而是不敢跪,因为一旦在这个问题上跪了,就永远没有站起来的机会。
日本所能给予美方的好处都已经给尽了,如今地主家也没余粮。可特朗普那架势分明要吸骨敲髓。不过,正所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为了尽量减少美方的不满,日方的表面功夫做得很足,依然冲在一线给美国当马仔。就在G7外长会上,由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挑头,7个西方国家一致通过不承认韩国的北邻为“核武国家”的共识,还把完全废除大规模杀伤武器及弹道导弹设为目标,维持最大限度的制裁。河野还特别强调,G7一致坚持可验证、不可逆的方式废除核导。这无疑是为特朗普准备了一个筹码。同时,G7还通过了“共同对抗俄罗斯”的共识。尽管普京数日前下令在俄日争议领土南千岛群岛举行军演,日本这次也没有拖后腿,而是完全倒向西方集团。安倍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醒美方:“我还是你的人”。
而在特朗普最关心的问题上,安倍虽然不得不做出让步的姿态,却没有像文在寅那样直接投降,签署一个有损本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面对美方不讲理的敲诈,“老油条”安倍留了一手,采取的策略就是一个字:拖。既不明确拒绝,也不立刻接受,这是岛屿国家沿用上千年的伎俩。对安倍来说,如果满足特朗普的条件,自己的政权就将土崩瓦解。而现在他的手上恰恰有了几张好牌。
1、日本的民意支持安倍向特朗普发动反击
尽管不支持率已经超过50%,但仍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希望安倍能够继续担任首相。如今的日本不是民心思变,而是民心思定。强国需要强势的首相,这是很多人日本人的共识。如果缺少自民党主导的联盟,很多日本人就会出现一种强烈的不安。虽然谁当首相都差不多,但很多民众已经受不了折腾。
重要的是,受益于“安倍经济学”,日本正处于30年来最长的一轮经济向好周期。这尤其令商界满意。而安倍现在能够顶住特朗普的压力,拒绝开放汽车和农产品市场,符合日本的根本利益。安倍对特朗普的“强硬”,赢得日本国内相关集团的喝彩。简而言之,日本的民意支持安倍向特朗普发动“反击”。可以预见,只要能够维护日本的利益,拒绝戴上美国为日本设计的“紧箍咒”,安倍继续干下去的希望仍旧很大。
2、局势的变化开始对美国不利,安倍等来了机会
相比韩国,安倍这次表现得之所有比较有“骨气”,主要并不是日本人偶尔挣脱了奴性,而是因为东亚大国与欧盟等分担了大部分压力。根据媒体报道,在距离5月1日大限还有一周之时,欧盟似乎对特朗普感到绝望,在24日决定与东亚大国联手,一起向WTO提起美国对钢铝征税的相关磋商与诉讼。中欧联手,赢面瞬间增大。探客发现,即使到了这个地步,欧盟还说不会在贸易战中选边站队……这是欺负特朗普读书少吗?除了欧盟28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新加坡、委内瑞拉等7个国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也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感到担忧,不排除也加入“反美阵营”。维护世贸规则的一方在不断增加成员,相比之下,美国则越来越孤立,形势愈发不利。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彻底激起众怒,引发了“围剿”。
俗话说“事缓则圆”,没有像韩国那样急喽喽就给美国跪下的日本终于等来了转机。日方或许可以擦一擦冷汗,感慨一句“幸亏没跪,垫子都准备好了……”日本婉拒美方的要求与中欧联手起诉美国都发生在同一天,这恐怕不是一个巧合。客观上,安倍内阁这次暂时“捡了一条命”,可日本如果不能坚持与中欧合作,下次能否还有这么好的运气就难说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