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迫于压力连续2次向美国妥协,甘心沦为二流角色?

2019-05-27 07:17:30   

轻松赢得大选后,莫迪会发现接下来的事情恐怕并不轻松。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在美俄之间维持平衡,这也将直接决定印度的国际地位。如今看起来,新德里似乎更加倾向于与美国建立更加将紧密的联系。


印度驻美大使5月23日表示:由于不希望看到中东的紧张局势升级,因此印度在4月份只进口100万吨伊朗原油,如今已经完全停止购买。
似乎是作为交换条件,印方声称美国的制裁不会影响印度开发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印度在2018年2月与伊朗敲定协议,旨在利用这一港口抄巴基斯坦的“后路”——打通与阿富汗和5个斯坦之间的经贸通路。
尽管伊朗原油占到印度进口总量的10%,但新德里依然不惜牺牲能源稳定来置身事外,确切地说,是讨得美国的欢心。
嘴上说着“反对孤立伊朗”,行动上却协助美方。在最关键的时候缺少硬骨头,印度永远也别想得到“大国地位”。


不仅在最吃紧的时候出卖了伊朗,印度还准备用钱来买美国的欢心。
据美媒5月24日报道,印度方面声称在军购领域会向美国倾斜。出于对华盛顿“利用制裁打击美国的对手”法案(主要对象就是从俄罗斯购买军事装备的国家)的畏惧,印方承诺会加大购买美国武器的力度。
2018年,印度与俄罗斯签署协议,决定耗资50亿美元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激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为了平息美国的怒火,印方开始强调“从6年前就开始减少购买俄罗斯武器的数量”、“购买美国武器的金额足足增长了近570%”、“只要符合需求就愿意尝试进口武器的新渠道”……
从俄系转向美系,这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印度刚刚在5月22日以苏-30MKI战机为作战平台试射一枚重达2.5吨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成功命中目标。这种空射型对地攻击导弹射程接近300公里,是印度空军倚仗的利器。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已经衍生出海基、陆基、潜射和空基等多种型号,构建起一个比较全面的攻击体系。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帮助,印度恐怕很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具备如此战力。由此看来,印度其实并不能完全倒向美国。


对莫迪而言,最符合印度利益的做法还是左右逢源。如果能让美国和俄罗斯在印度面前争宠是再好不过的局面。但现在的形势却并非如此。美国为印度量身打造了THAAD系统,而每套售价30亿美元,令印度人难以接受。至于洛马为印度打造的F-21战机直接瞄准的是150亿美元的订单。可如果印度转而采购美国的防空系统和空军主力战机,那么新德里的回旋空间将所剩无几。美国人给的“甜头”,印度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消化。
印度连续2次向美国妥协,并不等于倒向美国,但在当今的世界上,相当大国就要敢于对美国说不。莫迪也许是想韬光养晦,可尼赫鲁说过“印度不能当二流角色”。可印度实际上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国家存在。各个邦的语言、风俗、文化和种族都不尽相同,印度半岛的碎片化程度比欧洲还要严重。如果失去了国家的荣耀,“印度”或将退化成为一个地理名词。不过这对亚洲的和平而言应该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