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095的最大作战潜深将超过海狼级的610米!
2018-05-11 16:16:06
核潜艇作战的巨大优势,除了水下高速和持续力,还在于最大作战潜深超过常规潜艇很多!现代常规潜艇的最大作战深度仍然不超过300米,而海狼级已经到了610米以上,俄罗斯的亚森级则号称最大作战潜深超过750米!
一般来说,在温带和热带海域,水面舰船的主动声呐,探测深度很难超过300米,因为300米以下的深海水层,温度急剧下降,密度也和表层海水不同,对水面的声呐信号会形成强烈的全反射!要想探测300米以下的深度,水面舰艇只能使用拖曳变深声呐阵,但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因此军事大国核潜艇的作战潜深越来越大!主要是通过采用特殊材料或特种钢制造核潜艇耐压壳来实现!
美式核潜艇和苏俄核潜艇对比,美式由于是单体壳,大分仓结构,耐压壳体可以做的很厚。靠增加耐压壳壳体厚度的方式,增强潜艇的耐压性能,所以海狼尽管耐压壳壳体只用了HY100,但依然达到了610米的安全下潜深度。HY100为铜合金化钢,屈服强度690兆帕,为美国航母和核潜艇的主要用材,被美国作为战略物资,不允许擅自出口。
苏俄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双壳体,小分舱结构,非耐压壳体和隔舱结构占据了很大的重量。为了控制总重,耐压壳体就不能做的很厚,只能依靠提升屈服强度的方式,尽量提升耐压性能。尽管苏俄长期以来,采用AK系列高强度钢,指标高达1100兆帕,在艇用钢的屈服强度指标上,遥遥领先于美国和其他国家,但俄罗斯最新型核潜艇的下潜深度,依然优势不明显。
中国第二代核潜艇的耐压壳,早就采用国产980型钢材,屈服强度785MPa,比苍龙级的NS80钢的指标还高5个兆帕,更比美国海狼HY100的690兆帕的指标,高了95个兆帕!国产钢材的性能早就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整体设计!
核潜艇的最大潜深性能指标,除了和耐压壳的生产材料的屈服强度有关外,还和潜艇的内部支撑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有直接的关系!过去,美苏都是潜艇支撑肋设计的一流大家,而中国最近这几年也逐步接近世界一流水准,最新设计已经应用到新型的095型核潜艇上!
最近有公开报道:中国冶金部门,已经研发出2200兆帕的超级钢!指标超过当今各国核潜艇实际用钢最大强度的一倍还多!如此强悍指标的钢材,直接应用到国产核潜艇耐压壳生产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如此高指标的马氏体高强度钢,想顺利折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法折弯就不能加工成筒型的整体耐压壳!但是切割成内部高强度支撑结构还是可以的,这属于做不成硬皮,还可以做成钢筋铁骨!
随着中国核潜艇战略中心向南海深水基地转移。以及一带一路对中国核潜艇全球大洋部署的需求,我军的新一代核潜艇,达到甚至超过美俄的深潜作战指标已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