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贱民的希望【说说干热岩】

2017-09-09 11:13:32   

那个人---贱民的希望【说说干热岩】
诺奇尔出生在印度的比哈尔邦,一出生,他就被注定要为蒂瓦里家打工一辈子。他的身份是抵债贱民。他的债务并不是他的父亲所欠,而是他爷爷的爷爷在很久很久以前欠下蒂瓦里家的。这笔债究竟是怎么欠的,诺奇尔不清楚,诺奇尔的父亲也不清楚。但他们都清楚的是,身为婆罗门的蒂瓦里家族对于身为贱民阶层的诺奇尔家族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债主权利。诺奇尔家族的每一个人从一出世,就注定要为蒂瓦里家族终生打工。
诺奇尔的父亲在中年的时候,曾经发过一笔小财,他于是和蒂瓦里家族的主人商议,看能不能用自己手里的金钱来偿还这笔债务。但高傲的蒂瓦里家一口拒绝,在婆罗门和贱民的债务关系里。这种债务是不可以用金钱来偿还的,诺奇尔家所欠的债务是体力债而非金钱债,就是利息也是按照体力的付出来结算的。这就注定了诺奇尔家即便发再大的财,只要蒂瓦里家一声呼唤,他们就要穿上肮脏的工作服,去为蒂瓦里家掏粪,搬砖,没有例外。这样的债务关系除非某个婆罗门家族自动宣布免除,不然就是一份生生世世的契约。
诺奇尔的叔叔曾经反抗过,在不甘受辱的情况下,愤然反抗杀了蒂瓦里家的两个男人,但带来的后果是,诺奇尔的上辈们全部被杀,只留下当时岁数还小的诺奇尔等小孩。不杀他们的原因,仅仅就是因为怕以后的债务无人偿还。当时村里的贱民们都义愤填庸,一纸诉状把蒂瓦里家告到邦政府,可尊重法律契约的官员们判定诺奇尔家败诉,必须按照契约行事。杀人案也只能算作互相伤害,两不追究。
长大后的诺奇尔在自己的家乡比哈尔邦亲眼目睹了无数次这样的暴行,无数次这样的惨状。这些暴行和惨状并没有激起诺奇尔更强烈的反抗,而是最终选择认命,不再与命运抗争,做一个乖顺的贱民欠债人。
不过,让诺奇尔命运发生转变的事情终于发生了。2012年,他们村子里来了一个中国相貌的年轻人,据说是为他们村子送来光明的人,这个年轻人参加了比哈尔邦政府酝酿已久的输电规划。因为这个年轻人要购买他们村后山上的一个铜矿,为了便于生产,他出资在为自己的铜矿送电的同时,也附带着为周边的农村架设电路。
电,对于之前的诺奇尔是陌生的,除了曾在蒂瓦里家看到过小型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让他家的客厅灯火通明之外,他自己从未接触过和电相关的东西。如今,这个年轻人用车子运来大量的电线杆子,雇佣了他们一路竖起来。这也算是诺奇尔第一次接触和电相关的东西。他曾抱着电线杆子发呆,不知道这么一个长长的东西,怎么就能照亮黑夜,送来光明呢?
由于诺奇尔天性聪颖,一教便会,那位姓张的年轻人很快就把他安排成自己的亲随向导。而此时的蒂瓦里家族看到了年轻人的喜好,居然把自己对于诺奇尔的债务权转送给了那个年轻人,条件是村里输送电力的变压器以后要由他的家族管理。深知当地风土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从此,诺奇尔成了那个年轻人的债务人。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姓张,虽然是华裔,但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名华裔老挝人。据说在遥远的东南亚和印度以及很多南亚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生意。从蒂瓦里家族都要对他低眉顺眼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年轻人很厉害。
接受了债权人地位的张先生立刻就解除了他和诺奇尔的债务关系,从此诺奇尔就成了一个自由人,只不过对于他的贱民身份张先生无能为力。但这对于诺奇尔来说,已经是喜出望外了,他心里头认定,张先生就是自己一生的主人,即便张先生不愿意,他也绝不改变。



电线杆竖起来后,一切似乎陷入了停顿。诺奇尔从张先生处了解到,由于联邦政府和邦政府之间为了后续的架设线路费用问题,一直争吵,却都不愿意拿出自己该拿的钱出来。电线的铺设以及电源的供给都成了问题。村民们看到的只是张先生拿出的前期费用所架设的电线杆。,至于送电,从此没有了下文。
张先生好像料到了这一切,并不着急,丢下铜矿后,就和诺奇尔商议,他要把诺奇尔送到了中国的昆明,让他开始了五年的留学生涯。诺奇尔求之不得。
五年的中国留学生涯让诺奇尔的眼界开阔了许多,思想上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知道,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并非偶然,这是一个制度的胜利,更是一种文化的胜利。每次在中国国内坐上高铁,看着每一人都平等相待,每一件事都不分种姓贱民,他的感触就更加深刻,他知道,如果印度想要真正的获得发展,从制度倒文化,都需要一次涤荡式的改变。他似乎有些渴望自己能在这次涤荡大潮中担任某一种角色。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还是把自己定位为张先生的债务人。他欠了张先生一辈子的债,这笔债,在他看来,足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偿还,毫不犹豫。
所以,当他接到张先生的信息要他回到比哈尔邦家乡见面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他认为一定是张先生的铜矿开始恢复生产了,所以需要他回去管理。一别五年,他既想张先生,更想自己的家乡,不知道五年之后,自己家乡的那些贱民兄弟的待遇好了一点没有,自己家乡的村子有没有用上电。一想到电,诺奇尔不由得就有些想笑,在中国,他发现中国的电线铺设基本上已经全面到位,即便是偏远的深山,也会有一条电线通进去。这在诺奇尔是不可想象的,自己的村子并不偏远,铺设一条线路尚且如此困难,不知道在中国,为什么就会那么的不考虑成本,做到村村通电。“此刻,我的村子也应该通上电了吧”诺奇尔心中切盼,毕竟,已经过去五年了,而且张先生让他回国,不是也证明了铜矿可以开工了吗?


但诺奇尔很失望,站在村口,五年前的电线杆子还是光秃秃的,并没有铺上电线。他的那些贱民兄弟们依然是掏粪的掏粪,搬砖的搬砖,累得抬不起头来看一眼这个曾经的兄弟。当然,五年时间,如今的诺奇尔衣着鲜亮,风度翩翩,根本没有人会联想到这个人就是当年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目光呆滞的诺奇尔。
和张先生相见的地方是他的铜矿所在地。铜矿依然还是一座山,并没有要开采的样子。当年修建通往矿区的道路已然绿草茵茵,几乎看不出道路的所在了。张先生和他的老管家旺叔站在铜矿边指指点点。看到诺奇尔的到来,张先生先是一怔,有着一种快要认不出来的感觉。但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个人就是当年自己送往中国的那个贱民穷小子。
一番寒暄过后,张先生和旺叔以及诺奇尔开始了他们的正题。
“诺奇尔,知道我为什么要你回来吗?”张先生问。
“这,,,是不是铜矿要恢复生产了?”诺奇尔一口流利的中文。
“哈,当然不是,你看这种情况,怎么能开始生产呢?依我看,再过五年,这电力也未必送得过来,我让你回来第一是因为你留学的时间也不短了,也应该出来做点事情了,第二是目前我有一桩事情需要你来帮我做。”张先生说
“哦,什么事?您尽管吩咐。,”诺奇尔眼里充满兴奋。他早就想跟着张先生做一些事情,他知道张先生的生意和事业遍布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自己跟着张先生,不但能做出一番事业,更可以报答张先生的大恩大德。
“其实也没什么,此去向北一百多公里,就是尼泊尔,我想让你去尼泊尔负责一点事情,刚好是和中国的公司对接,你在中国留学五年,又是本地人,虽然不是尼泊尔人,但却熟悉那边的情况,所以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好的,您放心,不管什么事,我都会尽心尽力。”诺奇尔也不问什么事,满口答应。他知道自己义不容辞。
“最近啊,中国准备在尼泊尔修建一条铁路和两条公路,其中的电路架设工程我做了一部分,这件事就有你去负责吧,我抽不开身。旺叔在缅甸那边还有一大堆事儿。你看行不行?”
“没问题,我一定尽力而为,保证完成任务。”诺奇尔在中国呆了五年,说话的口气都有点像中国人了。这份保证不由得引起张先生哈哈大笑。
“只是,我想问一下,我知道,这几天中印边境的问题刚刚消停,中国这么着急的就宣布和尼泊尔展开全方位的交通建设,这是不是针对我们印度的呢?”诺奇尔感到自己毕竟是个印度人,有些事还要问一下,虽然子不太懂,但要是做出伤害自己国家的事情他还是有些犹豫。
“你看,这些电线杆已经竖了五年,供电的事情还是毫无音信。这种办事效率就怪不得尼泊尔去另找他人了,再者说,印度自身的电力也非常紧张,有关于电力的基础建设更是停滞不前,尼泊尔和中国合作,可以得到最快速度的发展,并且你们比哈尔邦以后的基础发展也可以从北向南进行,也就是从尼泊尔那一方向得到支持。这不也是对于印度的一种好处吗?咱们爱国,也需要客观的去爱,狭隘的民族主义会害了你们自己。海纳百川这个词你在中国没有少听吧?”张先生显然看出了诺奇尔的顾虑。
“张先生,这些年我在中国见识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中国人之所以能够胜出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包容谦和、勤奋努力。一想起这个,我就想起我这个贱民在印度的生活,相差太远了。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突破这一个羁绊的牢笼。在我看来,毫无希望啊。”诺奇尔一想到中印两国软实力上的差距,不由得就有些黯然。
“你看,我就是要你做突破这个牢笼的领头者,你现在去尼泊尔好好学习管理,努力掌握技术,争取在建设尼泊尔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然后把这份经验带到比哈尔邦你的家乡,再然后,你就可以凭借这个成功获得自己的政治地位,那么以后该怎么做,就要看你的理想抱负和自己的努力了。”张先生原来为诺奇尔设计了这么一条远大的道路。这让诺奇尔很激动,但稍一冷静的他发现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在西藏自身的电力资源并不发达,虽然以后可以用太阳能和水电资源来弥补,但太阳能造价太高,水电资源却又和印度的水资源利用有着巨大的冲突。如果中国真的全力发展水资源的话,那么中印关系就很难弥合。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于是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他不想中印之间总是爆发冲突,他希望中印之间应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就在前几天,中国在青海钻探成功了干热岩,你知道吗?”张先生反问,
“这个我当然知道,这种干热岩是一种新的能源,据说和中国在南海的干冰开采是同等量级的,用来发电最好,但这个勘探区域远在青海,对于尼泊尔将来的建设意义不大吧。”诺奇尔回答
“其实中印本次对峙,最终得以和平解决,是达成一定妥协意向的。这并不是印度愿意让步,而是没办法不让步,因为如果不让步,我们将来在这一区域的发展印度将没有顺风车可以搭乘。你看,印度这边一撤军,中国和尼泊尔就宣布如此大规模的交通建设,而随着交通建设的展开,随之而来的就是更为广泛的基础建设。这也就是你所顾虑的,一个繁华的地区离不开电力的供给。而电力的来源又受到成本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所以,中国恰到好处的适时宣布了干热岩的勘探成功。你知道中国干热岩最大的存储区在什么地方吗?”张先生问。
“这个,,,我还真的不清楚,难道不是青海?”诺奇尔有些羞愧自己的学识不够丰富。
“错了,中国最大的干热岩储存区就在青藏高原的南部。那么青藏高原的南部对于你们印度来说,是什么地方呢?”
“这。。。。就在我们印度的北面啊。”诺奇尔恍然大悟。看来中国的每一条看似无关紧要的新闻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秘密,都怀揣着一个大计划,都描绘着一幅大蓝图啊。如果不是张先生的指点,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一个简单的勘探成功背后,竟然隐藏着未来整个西藏尼泊尔甚至印度北部的发展大鸿图。诺奇尔不由得暗暗咋舌。
中国,是一个真正想带着这个世界奔向人类和平繁荣未来的国家,他的文化虽然具有包容性和浸润性,但并不是那种激烈的吞噬和残暴的屠杀。一切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希望各个国家配合,大家走共同发展之路。如果想印度一直以那样的抵触和不屑,那也不要紧,最终,中国也会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发展高度让印度心服口服,接受合作。当然这需要我们的一起努力。你,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你可以独当一面,先期引领比哈尔邦的贱民兄弟获得自己应有的尊严。这个任务虽然艰难,但无疑也是十分光荣。该走怎样的路,你自己掌握,但现在,你需要潜心学习,努力成长。”张先生说到这里,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知道,在比哈尔邦这个印度婆罗门和贱民冲突残杀最严重的邦里,未来的诺奇尔将会无比艰难,是带着和平还是带着刀枪回到比哈尔,一切既要看印度的转变,也要看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