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在白宫3个小时,特朗普对他的态度,出现180度大转弯

2025-08-28 03:04:01   

8 月 24 日,韩国总统李在明抵达华盛顿,开启其对美国的首次访问。然而,从他一下飞机,便感受到了美方的 “寒意”。迎接他的只有国务院副礼宾长与一名韩裔美军上校,连一位副部长级别的官员都不见踪影。

这般待遇,让韩国民众直呼 “无理”。图片

就在见面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质问:“韩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像是一场清洗或革命…… 我们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与他们做生意。今天我将会见这位新总统。”

这番言论,没人能确切知晓特朗普此番言论的真实意图,他是真的要力保亲美的尹锡悦,还是仅仅想在会谈前给李在明来个下马威,施加压力。

不过,戏剧性的转折在 3 个小时后出现。原本态度强硬的特朗普,在白宫与李在明相谈甚欢后,迅速改口。他不仅祝贺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还向在场媒体表示:“美国政府 100% 支持李在明!” 这一转变之快,令人咋舌。显然,李在明此次给特朗普送上的 “大礼包”,成功打动了这位看重交易的美国总统。双方的会谈持续了约 140 分钟,远超预先计划的两个小时,可见交谈之深入。

那么,这个让特朗普如此满意的 “大礼包” 究竟包含了什么呢?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双方就 3500 亿美元投资方案的诸多细节达成了一致。

此前,特朗普通过与日韩等国达成贸易协议,虽获得了数千亿美元的 “投资承诺”,但这些承诺一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投资何时到位、具体投向哪些领域,都没有明确说法,这让美国媒体忧心忡忡,担心其他国家 “投机取巧”。

而美国共和党也认为,日、韩等国不会轻易掏出这笔钱。于是,特朗普想出了新招,要求韩国将 3500 亿美元投资方案 “文件化”,明确投资地点、投资笔数、到账时间等细则,防止韩国 “赖账”。

在此次会谈后,李在明承诺,这 3500 亿美元将重点投资于造船、汽车、芯片、电子和能源等产业。其中,一项规模高达 1500 亿美元的韩美合作造船项目尤为引人注目。特朗普明确表示,希望借此重振美国造船业,他称赞韩国在造船方面的出色表现,并透露美国政府正考虑增加大量订单,同时希望韩国企业利用美国当地劳动力建造船舶。

李在明也积极回应,承诺韩国政府愿意全力参与美国的造船和制造业复兴计划,喊出了 “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的口号。

在半岛问题上,特朗普表示希望在今年年底前与朝鲜领导人举行会晤,华盛顿将与首尔携手,持续推进相关工作,他相信双方能够在半岛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这一表态,对于一直致力于缓和半岛局势的韩国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图片

从表面上看,李在明似乎顺利通过了特朗普这一关,此次访问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实际上,他远不能掉以轻心。特朗普的态度向来多变,只要未来他对韩国的某些方面感到不满,随时可能翻脸,再次拿尹锡悦的事情向李在明施压。

韩国在这场与美国的博弈中,看似做出了诸多承诺,达成了一些协议,但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大量资金流向美国,可能会导致韩国本土产业升级缺乏资源;美国农产品的涌入,也可能对韩国本土农业造成冲击;更为严重的是,韩国经济主权可能受到侵蚀,未来产业政策不得不更多地迎合美国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