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留痕:大战在即美国会出头特朗普是让权还是被夺权?
2018-06-19 16:21:18
针对特朗普对华强征500亿美元关税,中国是果断出手以牙还牙。中美贸易战正处于一触及发的阶段。然而,中美贸易大战在即,美国会突然发出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6月13日至16日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分别会见美众议长瑞安、临时参议长哈奇、众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同众院美中工作小组拉森等众议员会谈,集体会见戴安斯等参议员;并会见代理国务卿沙利文。在波士顿会见马萨诸塞州议员,同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学者座谈。
王晨在会见中阐明了中方对经贸、知识产权、相关立法等问题的原则立场,希望美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中美关係,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两国立法机关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排除干扰,促进合作。美方表示,美重视发展对华关係,愿与中方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与合作。
在公布对华强征关税方案之后,特朗普政府曾扬言:如果中国进行反制,则美方将出台更严厉的关税方案以报复中国。在中国公布了反制措施之后,特朗普政府还没有做出正式回应,而美国会却率先出头与中国进行沟通交流,这意味着什么呢?令人不解的是,中美双方对于王晨访美一事,都没有过多的报道与解读。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美国会出头,是应特朗普之请?还是自主决定?
如果是应特朗普之请(因为特朗普政府已经把话说的太满,无法自食其言),那就是特朗普有意让美国会介入中美经贸纠纷之中。两国政府部门达不成共识,由两国的议事部门出头,或许有缓和气氛的意思。那么美国国会就是在帮特朗普的忙。这可能意味着特朗普要分权给国会。也有一种可能,因为贸易战事关重大,特朗普也难下决定,他打算让国会来决定打不打贸易战。反正国会总是对特朗普的政策指手划脚,不妨就让国会来决定。
如果是美国会自主邀请中国人大访美,那问题何就大了。那就意味着国会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不满,或者说对特朗普的贸易战的战略战术不满。那就意味着要夺特朗普的权。
以特朗普的性格来看,主动请国会出头帮忙的可能性不大。而从国会对特朗普的态度来看,也更像是要夺权。
特朗普被视为美国政治体制的圈外人门外汉。美国会曾有人放言,改变不了选民的决定,就要改变特朗普。改变不了特朗普,那就从国会的角度立法约束特朗普。总之不能让特朗普把美国带入歧途。
且不管是特朗普要分(让)权还是美国会要夺权,在中国果断的做出打一场贸易自卫反击战的决定之后,美国会主动邀请中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访美,这本身就说明美国方面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就是说,美国对与中国打贸易战也是从心底里打怵。
在通报中,中方的阐述很明确,即表明了中方的原则立场,更提出了“希望美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中美关係,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这“一坚持一劝”态度很明确。
而美方只是表示,“美重视发展对华关係,愿与中方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与合作。”美方虽然绝口不提“经贸”二字,但从“原与中方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与合作”表述中,可以体会出两点。一是了解了中方的态度和底线,二是合作。可不可以理解为,“加强交流”就是继续谈判的意思?
据报道,在中美第二轮磋商达成“共识”的时候,美国内认为特朗普是在拿缩小贸易逆差与美国的核心利益作交换。而在第三轮北京磋商之后,对华强硬的呼声明显的提高。美国会更是对美商务部对中兴公司处罚决定不满,并扬言要利用国会的权利推翻。而随后就是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早就说过,特朗普可能已经失去了贸易战的控制权。
在此之前,美国方面主张对华强硬的呼声似乎占据了主流。而自中国做出反击决定之后,美国的主流媒体反对对华强征关税的呼声似乎又占了主流。虽然美国会多数议员支持对华强征关税,但同时也对贸易战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表示了深深的担忧。这种矛盾的心理恐怕会继续蔓延。
贸易战,损失的还不仅仅是美国的经济,更是在消耗美国的霸权。对华发动贸易战,本身就是在破坏自己一手建立的秩序与规则,而这恰恰是美国经常用来指责中国的语言。中美贸易战更是对世界经济的一大损害行为,引发世界的强烈东满,这也是在消耗美国霸权。美国经常干一些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已的勾当,但这一次干的却是损人害已的事情。心理的矛盾感会更强烈。
总之,从美国会邀请中国人大代表访美来看,美对打贸易战心理也很打怵。特朗普目前也正在犯难。从中可以看出国会有意介入中美贸易战,也似乎说明特朗普的权力有些失控。或许邀请中国人大访美是最后一次摸中国的底牌。现在明确了,就看美国有没胆量一战。或许中美会重谈,也或许美方会降低贸易战的规模,更或许双方在进行了一轮关税对打之后,还得继续谈判。中美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不大。
王晨在会见中阐明了中方对经贸、知识产权、相关立法等问题的原则立场,希望美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中美关係,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两国立法机关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排除干扰,促进合作。美方表示,美重视发展对华关係,愿与中方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与合作。
在公布对华强征关税方案之后,特朗普政府曾扬言:如果中国进行反制,则美方将出台更严厉的关税方案以报复中国。在中国公布了反制措施之后,特朗普政府还没有做出正式回应,而美国会却率先出头与中国进行沟通交流,这意味着什么呢?令人不解的是,中美双方对于王晨访美一事,都没有过多的报道与解读。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美国会出头,是应特朗普之请?还是自主决定?
如果是应特朗普之请(因为特朗普政府已经把话说的太满,无法自食其言),那就是特朗普有意让美国会介入中美经贸纠纷之中。两国政府部门达不成共识,由两国的议事部门出头,或许有缓和气氛的意思。那么美国国会就是在帮特朗普的忙。这可能意味着特朗普要分权给国会。也有一种可能,因为贸易战事关重大,特朗普也难下决定,他打算让国会来决定打不打贸易战。反正国会总是对特朗普的政策指手划脚,不妨就让国会来决定。
如果是美国会自主邀请中国人大访美,那问题何就大了。那就意味着国会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不满,或者说对特朗普的贸易战的战略战术不满。那就意味着要夺特朗普的权。
以特朗普的性格来看,主动请国会出头帮忙的可能性不大。而从国会对特朗普的态度来看,也更像是要夺权。
特朗普被视为美国政治体制的圈外人门外汉。美国会曾有人放言,改变不了选民的决定,就要改变特朗普。改变不了特朗普,那就从国会的角度立法约束特朗普。总之不能让特朗普把美国带入歧途。
且不管是特朗普要分(让)权还是美国会要夺权,在中国果断的做出打一场贸易自卫反击战的决定之后,美国会主动邀请中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访美,这本身就说明美国方面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就是说,美国对与中国打贸易战也是从心底里打怵。
在通报中,中方的阐述很明确,即表明了中方的原则立场,更提出了“希望美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中美关係,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这“一坚持一劝”态度很明确。
而美方只是表示,“美重视发展对华关係,愿与中方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与合作。”美方虽然绝口不提“经贸”二字,但从“原与中方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与合作”表述中,可以体会出两点。一是了解了中方的态度和底线,二是合作。可不可以理解为,“加强交流”就是继续谈判的意思?
据报道,在中美第二轮磋商达成“共识”的时候,美国内认为特朗普是在拿缩小贸易逆差与美国的核心利益作交换。而在第三轮北京磋商之后,对华强硬的呼声明显的提高。美国会更是对美商务部对中兴公司处罚决定不满,并扬言要利用国会的权利推翻。而随后就是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早就说过,特朗普可能已经失去了贸易战的控制权。
在此之前,美国方面主张对华强硬的呼声似乎占据了主流。而自中国做出反击决定之后,美国的主流媒体反对对华强征关税的呼声似乎又占了主流。虽然美国会多数议员支持对华强征关税,但同时也对贸易战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表示了深深的担忧。这种矛盾的心理恐怕会继续蔓延。
贸易战,损失的还不仅仅是美国的经济,更是在消耗美国的霸权。对华发动贸易战,本身就是在破坏自己一手建立的秩序与规则,而这恰恰是美国经常用来指责中国的语言。中美贸易战更是对世界经济的一大损害行为,引发世界的强烈东满,这也是在消耗美国霸权。美国经常干一些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已的勾当,但这一次干的却是损人害已的事情。心理的矛盾感会更强烈。
总之,从美国会邀请中国人大代表访美来看,美对打贸易战心理也很打怵。特朗普目前也正在犯难。从中可以看出国会有意介入中美贸易战,也似乎说明特朗普的权力有些失控。或许邀请中国人大访美是最后一次摸中国的底牌。现在明确了,就看美国有没胆量一战。或许中美会重谈,也或许美方会降低贸易战的规模,更或许双方在进行了一轮关税对打之后,还得继续谈判。中美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