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缓称王
2017-09-22 18:02:06
尽管德国大选的帷幕即将拉开,但施瓦茨的任务还是在土耳其观察库尔德人的独立公投进展。这个进展对于德国非常重要。虽然默大妈一直以来对于自己的难民政策死不松口,可如果难民危机被消化在土耳其以南,默大妈还是非常乐于接受的。而库尔德人的公投一旦拉开,无论是伊朗还是土耳其,仰或是刚刚喘了一口气的伊拉克,甚至脚跟还未站稳的叙利亚巴沙尔,都不对库尔德人的任性听之任之。那么刚刚稍有平息的叙利亚一带,必然会烽烟再起,难民潮也会随之扩大。这是目前正在求稳的默大妈所不愿意看到的。
作为默大妈的贴身心腹,施瓦茨的任务正在于此。和以前一样,他的身边还有那个来自英国的林迈可。这似乎成了舒瓦茨这几年的标配。英国虽然一直在致力于离开德国主导下的欧盟,私底下的交往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是两个具有欧洲梦国家的必然合作。

“你说,库尔德人这一次能成功吗?”闲极无聊的施瓦茨漫不经心的问林迈可。之所以闲极无聊,是因为他的任务就是观察,而不是行动,所以,外面发生的一切需要的判断和汇报,但却不允许他做出干涉的行动。在默大妈看来,这些事应该由美俄中这样的国家去操心。自己最多不过是做好国内的防范,以及对于东欧国家的安抚。再者说,如今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和德国的关系颇为尴尬,德国并不适合插手库尔德人的独立事宜。无论怎样,都会让埃尔多安这个多疑的老狐狸产生误会,所以,不如静观其变。但施瓦茨还是想听听林迈可的推测,这几年,林迈可的推测大多被验证,眼前这个具有东方血统的年轻人身上似乎有着一种魔力,这让施瓦茨有些着迷。
“迟了,记得我在2015年就说过,那个时候是库尔德最好的独立机会,现在做这件事,只怕会无果而终。”林迈可仰靠在沙发上,淡淡的似乎这些话并不是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
“这。。。。我隐约记得你真的说过,那是在库尔德攻打曼比季之前,也正是伊斯兰国大肆屠杀雅迪字人之时。可我记不得你当时是怎样分析的,你再给我说一说吧,反正现在也没事儿。”施瓦茨兴致勃勃。
“2014年,是伊斯兰国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也是伊拉克最为疲弱的时候,这个时候,俄罗斯对于自己的叙利亚政策颇为狐疑,也和土耳其闹得不可开交。美国刚刚执行完奥巴马的伊拉克撤兵政策。而伊朗也在和沙特的也门内战中消耗的精疲力竭。可以这样说,在那个时候,所有对库尔德人不利的因素都将至最低,所有对库尔德人有利的因素都升至最高。所以那个时候是库尔德人建国的最佳时机。”
“不过,兄弟,我知道你对中国文化颇为通晓,在中国人的历史传统上,不是有广积粮,缓称王的的争霸格言吗?而且,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中国的毛爷爷建国后,也是遵循这个格言来做的,库尔德人前两年力量并不算大,武装也不齐备,更加没有得到美俄等国的直接支持,他们之所以当时没有建国,难道不正是遵照了这一来自中国的智慧结晶?我可是知道,在库尔德控制的地区,中国的企业可谓生机勃勃,保不齐会有某个来自中国的高人给了他们这个缓称王的建议呢。”施瓦茨嘿嘿一笑,他知道,在如今伊拉克北部,中资企业满地皆是,可以这样说,美俄英德的人出现在那里,一般都是为了培训战士和搜集情报,而唯有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去做生意的。但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谁知道有没有什么生意人会帮库尔德大佬们提供中国智慧呢?
“哈,如果真有人这样教库尔德人,那么这个人一定姓赵,赵括的赵,纸上谈兵而已。中国智慧并不是读死书,认死理的,一切都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好吧,现在反正没事儿,我就来详细的解说一下这个缓称王的道理,而库尔德人又为什么不符合这个条件的原因。”林迈可坐直了身子,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并清了一下嗓子,接着说。
“库尔德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成立过一个国家,所以,他们要搞独立建国,这在他们的历史上是创世纪之举,那么最重要的其实是先把国家建立起来,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完满之后。这个和中国有着绝对的区别,中国一直是这个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所在的不过是分分合合而已,分是一种循环,合是一种常态,所以不管早迟,合都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但库尔德这种鼻屎一般大的地区,他的建国只能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既然是偶然,就必须要抓住机会,而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一个没有抓住,那么机会也就没了。所以,库尔德人不在于什么缓称王之类的格言,而在于对时机的把握。”
“你的意思是2015年是最好的时机,现在不是?要知道,现在库尔德人可谓兵强马壮,是他们历史上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时期,在我看来,现在不就是最好的时机吗?”身为德国人的施瓦茨比较迷信军事装备的力量。
“我说了半天你还是没有明白啊。2014年到2015年,是伊斯兰国最为猖獗的时候,那个时候,俄罗斯人刚刚进驻叙利亚,土耳其人则虎视眈眈,相互猜疑,有了俄罗斯的牵制,土耳其根本就没有精力来处理库尔德人的事儿。而美国因为军力撤出伊拉克,导致伊拉克北部兵力空虚,伊斯兰国势力大盛。此时,整个伊拉克北部以及叙利亚东北部,只有库尔德人在独自抵抗伊斯兰国。当然,此时的这一地区,武装力量最强大的也就是库尔德人。与此同时,伊斯兰国的恐怖分子开始大量驱赶屠杀雅迪兹人。这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愤慨和同情,而作为抵抗这次屠杀的库尔德人此时在国际上的声望最高。此时举行独立公投,伊拉克政府无力顾及,叙利亚就不用说了,而同时期的美国和俄罗斯都在拉拢库尔德人,作为宝宝的库尔德人,这个时候别说建国,就是打到土耳其,也是美俄乐于看到的,当然,他们是打不过土耳其的。而此时的土耳其这对于俄罗斯进兵叙利亚狐疑不定,也无力干涉库尔德人在伊拉克境内的建国行动。此时建国,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按照你这么说,那个时候的确是最好的建国时期了,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行动呢?难道真的是听了某些做生意的中国业余政治家们建议?来个缓称王?”施瓦茨此时有些不解了。
“那是开玩笑的,真正在国外的中国人都不太爱管这些,且库尔德人也不一定就会听。之所以不建国,其实我2015年的时候,也说了,那就是因为库尔德人太贪。”
“太贪?你是说曼比季之战?”施瓦茨虽然对于政治谋划不太专业,但对于库尔德人的战斗经历却了如指掌,他当然知道曼比季之战的重要性。林迈可不由得很佩服的对他笑着点点头。
曼比季之战,是库尔德人和伊斯兰国的力量逆转之战。也是库尔德人被土耳其人一棒打醒之战。
曼比季,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虽然算不上叙利亚重镇,可对于库尔德人却无疑非常重要。在他们历经苦战终于把伊斯兰国恐怖分子赶出幼发拉底河东岸之后,库尔德人基本上已经把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的东北部地区连成一片,如果一举拿下幼发拉底河西岸的曼比季,那么,整个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就基本上全部为库尔德人所有,再加上库尔德人一向盘踞的底格里斯河上游,在中东这块地方,如果能够占据水源,成为双河国家。那获得的利益将无法想象。这才是库尔德人发动曼比季之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快要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了。只不过,就在他们快要消灭曼比季恐怖分子之时,土耳其突然和俄罗斯人和好,并立刻兵进曼比季,把曼比季这个已经煮熟的鸭子一把从库尔德人手里抢了过去。
施瓦茨显然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只不过没有考虑到这个和库尔德人建国有什么关系。现在他总算明白过来,其实埃尔多安和俄罗斯媾和,里面还有着库尔德人的原因。如果不是库尔德人建国在即,埃尔多安不会轻易和普京讲和。而库尔德人一旦在曼比季脚跟站稳,那么一个跨河建立的库尔德国,将会是土耳其未来的噩梦。看来,库尔德人的确是过于贪婪了一些,对于自己的建国要求也过于高了一些。
“我明白了,如果库尔德人抓住时机,在各方面都对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建国,他会很轻易的成功。现在的库尔德人看上去力量得到了最强大的时候,可是如今的伊拉克局面已经稳定,土耳其和俄罗斯也有了战略默契,伊朗也因为叙利亚局面的好转而有时间控制库尔德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今的美国因为伊斯兰国的即将覆灭也不怎么需要库尔德人的配合。也就是说,库尔德人虽然强大了许多,但制约他建国的各种势力比他强大得更多,这大概就是你说的稍纵即逝的时机没有掌握好吧。现在的库尔德人不但没有拿到曼比季,还丧失了最好的建国时机,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啊。。。。你这么说,我就稍微放心了。最起码,只要库尔德人不搞公投,就不会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难民的危机也就不会扩大了。”施瓦茨弄明白里面的因果关系,心里面还是有些高兴的。
“此一时,彼一时也。库尔德人显然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才导致本次公投的举步维艰。如今,美国已经决定在以色列建设常驻基地,这是摆明了要把以色列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这也是未来美国促使中东处于稳定局面的一种手段。将来这一地区只怕会逐渐趋于稳定,【但不是和平】我记得前不久看过一篇来自中国一个叫做唐如松的人写的文章叫做《三大坑》,里面说得很不错。俄欧之间的大坑要保持紧张,引而不发,中东这个大坑却要逐渐冷却,保持美国和以色列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不宜太乱。这就好让美国可以集中精力全力应付东亚大坑。所以,当下的美国是不愿意库尔德人搞公投的,这不利于他们的战略规划。没有了美国人支持,再加上埃尔多安和普京的基情。库尔德人基本上是没戏了。所以,其实你大可以回德国投你的默大妈一票,用不着守在这里了。”林迈可调侃罢施瓦茨,哈哈大笑。
“那我再多问一句,这个缓称王是不是也适合我们德国呢?”施瓦茨想从林迈可的思路里寻找一下德国未来的发展脉络。
“哈,德国?干嘛要缓呢?你没有看出来美国对于俄欧这个坑是个虚招吗?当下正是德国的好时机啊。,如果等到中美在东亚决出胜负,你觉得德国还有机会吗?本来美国挖的俄欧大坑就是用作疑兵之计,你们要是犹豫了,那就真的上当了。哈哈哈哈。。。”【这其实是我故意用林迈可的话来挑唆德国稍微激进一点,以牵制美国的亚太步伐,并不是对德国真的有利,希望读者明白】
作为默大妈的贴身心腹,施瓦茨的任务正在于此。和以前一样,他的身边还有那个来自英国的林迈可。这似乎成了舒瓦茨这几年的标配。英国虽然一直在致力于离开德国主导下的欧盟,私底下的交往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是两个具有欧洲梦国家的必然合作。
“你说,库尔德人这一次能成功吗?”闲极无聊的施瓦茨漫不经心的问林迈可。之所以闲极无聊,是因为他的任务就是观察,而不是行动,所以,外面发生的一切需要的判断和汇报,但却不允许他做出干涉的行动。在默大妈看来,这些事应该由美俄中这样的国家去操心。自己最多不过是做好国内的防范,以及对于东欧国家的安抚。再者说,如今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和德国的关系颇为尴尬,德国并不适合插手库尔德人的独立事宜。无论怎样,都会让埃尔多安这个多疑的老狐狸产生误会,所以,不如静观其变。但施瓦茨还是想听听林迈可的推测,这几年,林迈可的推测大多被验证,眼前这个具有东方血统的年轻人身上似乎有着一种魔力,这让施瓦茨有些着迷。
“迟了,记得我在2015年就说过,那个时候是库尔德最好的独立机会,现在做这件事,只怕会无果而终。”林迈可仰靠在沙发上,淡淡的似乎这些话并不是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
“这。。。。我隐约记得你真的说过,那是在库尔德攻打曼比季之前,也正是伊斯兰国大肆屠杀雅迪字人之时。可我记不得你当时是怎样分析的,你再给我说一说吧,反正现在也没事儿。”施瓦茨兴致勃勃。
“2014年,是伊斯兰国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也是伊拉克最为疲弱的时候,这个时候,俄罗斯对于自己的叙利亚政策颇为狐疑,也和土耳其闹得不可开交。美国刚刚执行完奥巴马的伊拉克撤兵政策。而伊朗也在和沙特的也门内战中消耗的精疲力竭。可以这样说,在那个时候,所有对库尔德人不利的因素都将至最低,所有对库尔德人有利的因素都升至最高。所以那个时候是库尔德人建国的最佳时机。”
“不过,兄弟,我知道你对中国文化颇为通晓,在中国人的历史传统上,不是有广积粮,缓称王的的争霸格言吗?而且,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中国的毛爷爷建国后,也是遵循这个格言来做的,库尔德人前两年力量并不算大,武装也不齐备,更加没有得到美俄等国的直接支持,他们之所以当时没有建国,难道不正是遵照了这一来自中国的智慧结晶?我可是知道,在库尔德控制的地区,中国的企业可谓生机勃勃,保不齐会有某个来自中国的高人给了他们这个缓称王的建议呢。”施瓦茨嘿嘿一笑,他知道,在如今伊拉克北部,中资企业满地皆是,可以这样说,美俄英德的人出现在那里,一般都是为了培训战士和搜集情报,而唯有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去做生意的。但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谁知道有没有什么生意人会帮库尔德大佬们提供中国智慧呢?
“哈,如果真有人这样教库尔德人,那么这个人一定姓赵,赵括的赵,纸上谈兵而已。中国智慧并不是读死书,认死理的,一切都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好吧,现在反正没事儿,我就来详细的解说一下这个缓称王的道理,而库尔德人又为什么不符合这个条件的原因。”林迈可坐直了身子,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并清了一下嗓子,接着说。
“库尔德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成立过一个国家,所以,他们要搞独立建国,这在他们的历史上是创世纪之举,那么最重要的其实是先把国家建立起来,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完满之后。这个和中国有着绝对的区别,中国一直是这个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所在的不过是分分合合而已,分是一种循环,合是一种常态,所以不管早迟,合都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但库尔德这种鼻屎一般大的地区,他的建国只能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既然是偶然,就必须要抓住机会,而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一个没有抓住,那么机会也就没了。所以,库尔德人不在于什么缓称王之类的格言,而在于对时机的把握。”
“你的意思是2015年是最好的时机,现在不是?要知道,现在库尔德人可谓兵强马壮,是他们历史上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时期,在我看来,现在不就是最好的时机吗?”身为德国人的施瓦茨比较迷信军事装备的力量。
“我说了半天你还是没有明白啊。2014年到2015年,是伊斯兰国最为猖獗的时候,那个时候,俄罗斯人刚刚进驻叙利亚,土耳其人则虎视眈眈,相互猜疑,有了俄罗斯的牵制,土耳其根本就没有精力来处理库尔德人的事儿。而美国因为军力撤出伊拉克,导致伊拉克北部兵力空虚,伊斯兰国势力大盛。此时,整个伊拉克北部以及叙利亚东北部,只有库尔德人在独自抵抗伊斯兰国。当然,此时的这一地区,武装力量最强大的也就是库尔德人。与此同时,伊斯兰国的恐怖分子开始大量驱赶屠杀雅迪兹人。这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愤慨和同情,而作为抵抗这次屠杀的库尔德人此时在国际上的声望最高。此时举行独立公投,伊拉克政府无力顾及,叙利亚就不用说了,而同时期的美国和俄罗斯都在拉拢库尔德人,作为宝宝的库尔德人,这个时候别说建国,就是打到土耳其,也是美俄乐于看到的,当然,他们是打不过土耳其的。而此时的土耳其这对于俄罗斯进兵叙利亚狐疑不定,也无力干涉库尔德人在伊拉克境内的建国行动。此时建国,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按照你这么说,那个时候的确是最好的建国时期了,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行动呢?难道真的是听了某些做生意的中国业余政治家们建议?来个缓称王?”施瓦茨此时有些不解了。
“那是开玩笑的,真正在国外的中国人都不太爱管这些,且库尔德人也不一定就会听。之所以不建国,其实我2015年的时候,也说了,那就是因为库尔德人太贪。”
“太贪?你是说曼比季之战?”施瓦茨虽然对于政治谋划不太专业,但对于库尔德人的战斗经历却了如指掌,他当然知道曼比季之战的重要性。林迈可不由得很佩服的对他笑着点点头。
曼比季之战,是库尔德人和伊斯兰国的力量逆转之战。也是库尔德人被土耳其人一棒打醒之战。
曼比季,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虽然算不上叙利亚重镇,可对于库尔德人却无疑非常重要。在他们历经苦战终于把伊斯兰国恐怖分子赶出幼发拉底河东岸之后,库尔德人基本上已经把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的东北部地区连成一片,如果一举拿下幼发拉底河西岸的曼比季,那么,整个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就基本上全部为库尔德人所有,再加上库尔德人一向盘踞的底格里斯河上游,在中东这块地方,如果能够占据水源,成为双河国家。那获得的利益将无法想象。这才是库尔德人发动曼比季之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快要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了。只不过,就在他们快要消灭曼比季恐怖分子之时,土耳其突然和俄罗斯人和好,并立刻兵进曼比季,把曼比季这个已经煮熟的鸭子一把从库尔德人手里抢了过去。
施瓦茨显然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只不过没有考虑到这个和库尔德人建国有什么关系。现在他总算明白过来,其实埃尔多安和俄罗斯媾和,里面还有着库尔德人的原因。如果不是库尔德人建国在即,埃尔多安不会轻易和普京讲和。而库尔德人一旦在曼比季脚跟站稳,那么一个跨河建立的库尔德国,将会是土耳其未来的噩梦。看来,库尔德人的确是过于贪婪了一些,对于自己的建国要求也过于高了一些。
“我明白了,如果库尔德人抓住时机,在各方面都对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建国,他会很轻易的成功。现在的库尔德人看上去力量得到了最强大的时候,可是如今的伊拉克局面已经稳定,土耳其和俄罗斯也有了战略默契,伊朗也因为叙利亚局面的好转而有时间控制库尔德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今的美国因为伊斯兰国的即将覆灭也不怎么需要库尔德人的配合。也就是说,库尔德人虽然强大了许多,但制约他建国的各种势力比他强大得更多,这大概就是你说的稍纵即逝的时机没有掌握好吧。现在的库尔德人不但没有拿到曼比季,还丧失了最好的建国时机,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啊。。。。你这么说,我就稍微放心了。最起码,只要库尔德人不搞公投,就不会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难民的危机也就不会扩大了。”施瓦茨弄明白里面的因果关系,心里面还是有些高兴的。
“此一时,彼一时也。库尔德人显然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才导致本次公投的举步维艰。如今,美国已经决定在以色列建设常驻基地,这是摆明了要把以色列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这也是未来美国促使中东处于稳定局面的一种手段。将来这一地区只怕会逐渐趋于稳定,【但不是和平】我记得前不久看过一篇来自中国一个叫做唐如松的人写的文章叫做《三大坑》,里面说得很不错。俄欧之间的大坑要保持紧张,引而不发,中东这个大坑却要逐渐冷却,保持美国和以色列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不宜太乱。这就好让美国可以集中精力全力应付东亚大坑。所以,当下的美国是不愿意库尔德人搞公投的,这不利于他们的战略规划。没有了美国人支持,再加上埃尔多安和普京的基情。库尔德人基本上是没戏了。所以,其实你大可以回德国投你的默大妈一票,用不着守在这里了。”林迈可调侃罢施瓦茨,哈哈大笑。
“那我再多问一句,这个缓称王是不是也适合我们德国呢?”施瓦茨想从林迈可的思路里寻找一下德国未来的发展脉络。
“哈,德国?干嘛要缓呢?你没有看出来美国对于俄欧这个坑是个虚招吗?当下正是德国的好时机啊。,如果等到中美在东亚决出胜负,你觉得德国还有机会吗?本来美国挖的俄欧大坑就是用作疑兵之计,你们要是犹豫了,那就真的上当了。哈哈哈哈。。。”【这其实是我故意用林迈可的话来挑唆德国稍微激进一点,以牵制美国的亚太步伐,并不是对德国真的有利,希望读者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