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来“助战”,印度委婉拒绝:我一个人单挑就能赢

2020-08-22 13:25:15   

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发生严重冲突以来,印度对边境问题的态度日趋强硬,迄今为止的数轮谈判态度极为嚣张,特别是在法国阵风战机到货后,便在谈判条款上变得寸步不让,美国人瞅准了机会,认为这是把印度人拉入同盟的绝佳时机,更是多次通过秘密渠道对印度表示“拉伙入群”的意向,要组成所谓的美日澳印四边同盟,但是印度的表态却一直未明朗,即便是和美国组织了多次联合军演,仍然没有明确自己的结盟政策,这让美国人大感意外。近日,一个总部设在欧洲的智库称,经过研究发现,最近印度的态度很明显的在告诉美国,我自己能一个人单挑中国并获胜,不需要你的帮忙。


该智库宣称,印度的主要自信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国际整体格局对印度有利,印度人认为,此时正是中国和美国关系最紧张之时,中国在东部特别是在南海地区承受的军事压力空前,这意味着大多数的中国军队需要部署在东南沿海方向,因此印度方面面对中国军队压力相对较小,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对不能此时示弱服软,他们相信最后谈判让步的一定是中国,所以硬抗下去对他们有利。


第二是印度认为自己占据了地形优势,印度人认为,虽然阿克赛钦地区的确是中印边境的高地,但中印对峙的加勒万河谷一带并不是,特别是印度占领的锡亚琴冰川海拔甚至比阿克赛钦还高,从该地射击位于海拔较低的中国军队,并利用电子设备获取情报对印军来说极为有利。第三是印度认为自身士兵的身体素质比中国军队要好,特别是在高原作战时的身体素质,印度人认为他们的士兵里有大量的锡克族士兵,他们的家乡就是在高海拔地区,对缺氧环境的耐受能力强,因此在作战时要远远超过中国来自内地的战士。
除此以外,印度人还认为在后勤方面印度也占据优势,因为从印度平原到中印边境前线的距离和路况都要远远好于中国从内地到边境,真打起来持久战,先扛不住的肯定是中国。


该研究报告还援引印度国防部的发言说“尽管谈判可以达成一些共识,但双方在边境上的对峙肯定会延长,尽管在高海拔地区存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但印度军队已经准备好了过冬,并且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前线物资调配工作”。这一表态说明印度人对对抗的前景十分看好。
除了军事上的对峙的和对抗持续外,印度在政治和外交上也对中国发动了攻势,自从中印边境冲突以来,印度外交部已经逐渐改变了在涉华敏感问题的立场,开始和美国保持一致,希望由此给中国施压。
实际上,印度人对自己的优势和实力确实是高估了,印度人所说的三个优势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客观优势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打赢战争,如果说这些都是优势的话,那么回想1962年时,中国发起自卫反击战那劣势可比现在大多了,那个时候,美国和苏联对中国不但是关系坏,而是彻头彻尾的敌视,陈兵百万在边界,稍不注意就直接打进来,但那又怎么样,印度赢了吗?1962年时,阿克赛钦被印度占领,他们的士兵也是在高地,我们也是仰攻,而现在阿克赛钦在谁手里呢?1962年的时候,我们后勤就是肩扛人挑,印度人还不是照样抵抗都不抵抗就望风而逃了。
究其原因在于,决定战胜胜负的主要因素是指挥官,士兵训练水平,这印度人和我们差的太远,加勒万河谷一战,印度人死了多少被俘多少,也没见他们发挥多少体力优势,印度这样搞下去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