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程:高铁出口受阻,到底什么原因?

2016-06-14 07:44:36   

中美才出三百多成果,今天却说美准备单方面取消高铁合同。这条高铁,计划从赌城拉斯维加斯到洛杉矶,本想游客量能保证的,所以“阴谋论”未必。毕竟这单生意谈了很久,合同规定很细,美国或许会付点违约金。

前时几条出国高铁规划,最后都黄了。有些靠谱的,说俄罗斯开辟一条从莫斯科到喀山线路,合伙公司各一半股份。从地理看莫斯科若向西建高铁,人流总比远东强。

但最近也出了点问题,即高铁生产线放哪?我当然想出口高铁成品,消解多余的产能。但俄则想引进技术,俄媒透露莫斯科东南的卡纳什市,就有成熟的机车车辆生产厂,两千多职工,装备有先进的日本与欧洲进口设备,而且高铁从此经过,维修生产一条龙更方便。

这个合同,我大约要贷款六十多亿,肯定不会以将来出票赢利偿还,俄罗斯这个大型国企,一定还是让政府以货还贷。这就提醒了另一个问题,因高铁投资巨大,收回成本至赢利,时间一定更长。

铁路发明,从烧煤到柴油到电气,哪怕全换车头车厢,但共用原先轨道与车站设施。从一小时六十公里提速到百公里,最多加强路基换无缝铁轨,但高铁就得单干,专用车道别的车不能开。高铁也无法开到普通铁轨上去,更因速度快,路基配套与电力供应须全面跟上,直使造价昂贵,动不动一公里以亿计。我国生产还算价美物廉,所以在国外还有竞争力。

有个铁道专家说,他不看好高铁,除造价贵运行成本不低,还只能装人不便运货。这世界哪几国光运人不想运货的?所以高铁这个天生缺陷,会让前途黯淡。

再说一个快,快到四百公里,速度乘以质量,一旦出事了不得!所以高铁必须特殊安全保障,这又是一大笔钱。美国曾是火车王国,之后感觉远程有空运,中近程走公路与高速公路,干脆一口气拆了十余万公里铁路。现引进高铁,似乎并不想再挂铁路王国的老牌。否则论技术,美国早就是高铁巨无霸了。德国日本同样,我高铁底子都是从这几家引进的。他们为何不继续努力,真没实力吗?有些问题要想透,别以为自己跑得快,都是别人当了乌龟还在睡觉。

说真心话,我对高铁感情不深。主要是票价不亲民。我国还是穷人多,穷人时间不值钱,所谓话糙理不糙。再说高铁比绿皮车快五倍,那又怎样?不是人人都想奔丧,许多高铁乘客出公差,报销无所谓。而办私事不太急的,或许旅游兼探亲的,许多人还是怀念绿皮车乃至大棚车。实在要快,飞机还有许多打折呢。

我知道许多边远小站的附近农民,赶几十里山路,就盼着每天来回,能背上菜篓牵上鸡鸭猪羊,坐进大棚车去稍远的集市卖个价钱。以后进步了,绿皮车都没了,更别说动车高铁了。这些个农民唯一的出路,是记住乡愁去远方打工。进步往往带来退步,这也是辩证法的规律。

铁老大从铁道部改成公司,大建高铁成世界第一。不过凡事总吹第一免不了虚荣,动不动大国情怀大国意志,那么很多没有第一的中小国家,他们还活不活?欧洲瑞士与中东以色列,都不算大国,但形象都有特色,活得也都相当滋润。

我总理亲自当高铁推销员,问题仍在适销对路,到底哪些国家哪些线路,需要高铁飞奔日夜不停,客流从哪来?这没保证,票价提得再高也白搭,最后肯定连成本都难收回。有些国家当然也怕这结局,真欠我中华贷款还不了,终究没面子。商业丧失信用不好,不如提前拜拜。

我有大国豪情值得骄傲,但许多细节小事,做得实在很差。以前绿皮车大家弄泡面,或停车买小吃,站台也有食品推车。但说到列车盒饭,几乎历史性倒退,二三十元的垄断生意,那饭简直令人悲催。以前的餐车感觉豪华,我还吃过十元一大盆的热炒,现成梦境了。也不知物价涨成如何,总之餐车饮食已经垄断了,还要价格高到离谱,制造旅客的怨愤。

对照日本餐车“便当”,规定由停靠站专供,借列车打广告,宣传本地特色,非但特色食材,更有特色做法,总之要让旅客食后留恋,还多买几盒当礼物送人。相比我餐车盒饭,似乎你坐我车,敢不吃我饭,敢质疑我定价?就这心态,高铁开得再快,也有些令人失望。当然这话扯远了,毕竟高铁与餐饮两码事。

我当然希望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但实在难走,那就要查清原因,能走就走,不能走也别强走。买卖不成仁义在,我们也不要轻易就骂谁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