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文:新潮流!海外华裔科学家纷纷回国发展 祖国为何吸引力这么大?
2020-01-25 18:13:09

一些常年旅居海外的科学家纷纷回到中国的现象已有一阵子了。
2017年,离开美国回国的中国科学家人数比2010年增加69%,预计2019可能已超过74%。
这一动态的背后因素复杂,但可归结为中国几十年来对科学教育、研究和设施的不断投资。据《科学与公共政策》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科技实力依然领先全球,但中国在研发支出、论文发表、专利授予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实力迅速提升。
据统计,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间,美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工业产出的全球比例从38%降低到32%,中国从6%增长到21%,从中不难发现中美此消彼长的地位转换。

近20年里出国与回国人数的比例
众所周知,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兴起了一股海外留学大潮,每年十数万的青年学子走出国门,到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美欧留学,去学习西方比较先进的东西。
据统计1978-2018年中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585.7万人,除了153.39万人还在继续学业没毕业之外,已有432.32万人已经完成学业,
但最后选择归国的人员只有365.14万人,仍有近70万人不愿回国,这其中包括了很多公派顶尖人才。
当然,这些人才不是在全球500公司里任职,就是成为美国各行各业里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坚守的至理名言
那么,这些留学生里面的顶尖人才,留在美国的人士都在干什么呢?
据分析,这些人士大都是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选派的毕业生,有一些甚至是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中的“精英”,他们并非普通的自费留学生,因而学业或学术起点很高。
由于美国的科研机构与实验室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实验仪器或者科研设备,所以即使是博士毕业,他们也希望能利用美国的设施在这一些尖端领域取得科研成果。
而且,也只有在美国获得比较大的科研成果,才能在回国后得到更好的职位与更高的施展平台。

美欧有着世界领先的科学实验设施
如今已过去43年了,除了那些正常完成学业按时回国的公派人士外,一大部分在美国的科学家们,很多已经人过中年,也在这些年里取得了自己的科研成果。
叶落归根,人老思归!满腹经纶,报效家国!
带上自己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又正逢中国正在实现历史性崛起,科研环境与科研仪器已追上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国家也出台了大量的引智计划,让这些饱学之士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曙光。
据统计,2017年有4569名海外华裔科学家离美回国,而2010年只有2703名,预计今后这个增长速度还会大幅提高。

大量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优异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近几年里,科研水平到底如何呢?
据统计,中国对研发的投入水平已成世界之最。从2000年到2017年,每年研发投入增长逾17%,而美国为4.3%;美国的研发支出总额仍微弱领先——2017年美国占全球研发支出的25%,中国为23%,但差距已大幅缩小,很有可能会在2020年中国会实现超越。
从申请与授予的专利数量看,2018年,中国发明者获得的专利数量接近全球总数的50%,大幅领先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
同时,2009年至2019年10月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60.64万篇,数量比2018年统计时增加了14.7%;
论文共被引用2845.23万次,增加了25.2%,两项指标均排在世界第2位。
而在这其中,有12%出自有海外经历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这些论文的质量很高,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2.6%,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海外归国科学家带动了中国尖端科技的发展
分析认为,近些年来,中国在高铁、5G、超级射电天文望远镜、人工智能、高性能船舶、新能源、生命科学、无人飞行器、高超音速武器、物联网、航天、量子通讯与计算等等尖端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耀眼成就,其中有一部分技术与广大海归科学家的贡献分不开。
相信在这股回国大潮持续涌动之下,不但会有更多的漂泊多年的科学家回归祖国,也会有更多的高科技项目取得新的技术突破。
当然,这里不是贬低那些坚守在国内的科学家的巨大努力,而是要说,正是凭借这些本土培养的与回归的科学家们的团结协作,中国的高科技尖端技术领域才会取得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而就目前局势来看,这股大潮还会持续多年,因此,土洋结合的中国科学事业一定会继续更上层楼,追上或超越美欧应该不是梦想!
庚子年来临 祝福读者朋友们心想事成!诸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