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透露最新信号,绝不会学习美国,让老百姓手里的那点钱贬值

2020-10-15 07:24:57   

今年来,全球经济发展遭遇重大挑战,很多经济体又开启了货币大水漫灌,比如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尤其是美国更是通过无底线、无限量的印钞,来刺激和提振经济的发展。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我国经济同样遇到重大风险挑战,然而与其他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同的是,我国经济并没有搞货币大水漫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恢复到正轨上,这体现出了我国央行在采取措施时的克制与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央行行长表示: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并再次提及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那么,这其中释放了哪些经济信号?
保持币值稳定,不搞货币大水漫灌近日央行行长易纲发表文章表示:“货币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不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如何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并不让钱“毛”了呢?
很明显的是要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也即是让人民币币值稳定,让物价保持合理稳定,既不出现过高的市场通胀,又不出现明显的市场通缩,让印钞速度与经济增长相匹配,那么就能达到币值稳定的效果。

从近几年来的经济各方面情况来分析,我国经济市场并没有出现过高的市场通胀,也没有出现市场通缩,衡量市场通胀的指标之一CPI指数,按年统计,这几年的CPI指数表明市场物价处于温和通胀的水平(2017年至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均上涨2.2%)。
这几年印钞速度是有所放缓的(今年一二季度除外),相对来讲,这几年人民币的币值保持了总体稳定,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并没有变“毛”了。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两年前的1块钱能买两个馒头,现在也是买两个馒头,这就说明币值是相对稳定的。
央行行长在文章中表示:“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科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将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减少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当然离不开货币政策的促进,比如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遇到经济风险挑战时,往往是通过货币不停印钞来提振经济,而今年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搞货币大水漫灌,并且很多会议上多次提及“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充分体现出我国对其中的克制和决心。

通过衡量货币印钞速度的广义货币m2增速来看,从2016年末的11%左右降至2019年末的8.7%,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基本匹配。这几年的广义货币增速反映出我国印钞速度是下降的,并没有搞货币大水漫灌。
综合上述分析后,我国物价是总体稳定的,印钞速度是放缓的,币值是总体稳定的,这也是一种对老百姓钱袋子的守护,并且,这种守护会一直持续下去。
另外,我国经济不仅没有搞货币大水漫灌,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这将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货币氛围,同时,也有助于抑制社会经济中的非理性行为(抑制投机取巧),为社会的更加美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