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6万吨级滑跃平台,在早年续建过程中的有趣往事!

2022-05-24 00:21:19   

有一个相对比较真实的故事挺有意思。这就是说某方当年得到了一艘6万吨以上的大舰的空壳。于是在测绘了几年以后,终于下决心开始完成剩余的建造任务,因为这艘大舰在国外原产船厂只完成了67%左右的建造工作,也就是只建完了船壳和动力的部分,绝大部分舾装工作和细节完善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做。被从外国买来之后,又费了老大的劲,折腾了好几年,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最终被万里迢迢地拖回了本国的港口,而拖回来之后又停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让各路专家上船进行考察和现场测绘,最终又忙活了两三年的时间,才最终决定由自家的某重点船厂进行后续的结构改装和后续建造。而之所以一个续建前的筹备期就又搞了好几年。主要在于某方从来没有建造这类超大型航空舰艇的经验。



大多数工作,对各方面基本都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头一回。于是中间就闹了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比如在最终开工前,有一个重要的把关环节就是施工图纸的最终审核。这类审核就不是单纯具体负责的造船部门的各种专家和工程师们参与,而是与这个平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所以可能发生关系的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必须参与其中,拿出自己的意见的建议。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规模空前的“诸葛亮”会议,而且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这个最终的图纸审核会开完以后,大家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被通过,然后有关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那么这个庞大的续建工程的图纸部分就完全冻结了。今后到船上正式开工,都必须严格按图施工,任何不按照图纸施工的做法都是要承担重大责任的。换句话说,一旦图纸冻结,




就不会再做轻易的修改,这样才可以各司其职,让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至于产生系统性的混乱。国外有些大型军工项目搞了三四十年都不具备实际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更没有完整的施工图纸,想到哪里干到哪里,这种做法对严谨的军工大国显然是不行的。于是乎最终的施工图纸进行最终审核前,是各方面的专家都参与其中。包括主承包船厂的专家,也包括成千上万的配套设备和用具提供厂家的专家和负责人,哪怕这些厂家是为平台提供未来船上厨房设备的,也必须有自己的专业意见。更有最终用户,也就是水师的大量专家的最终审核意见。当然所有参与的人员,不论军民,都必须提前签订保密协议。毕竟这类工程影响非常大,必须严格对外保密也是必须的。



全面施工图纸,是负责完整总包性续建的船厂自己在详细测绘后搞出来的图纸,并不是原先国外的生产厂家的建造图纸。续建图纸其实比原先的建造图纸数量更多更详细更复杂。虽然名义上要完成的工程量是剩下的那33%,但实际上真实的工程量完全不是这样计算。因为要一边进行部分船体的改造升级,一边从头开始设计舾装图纸,这就像买下了一个只有框架的烂尾楼,一边需要调整局部的土建部分,一边需要重新设计水电暖通强电弱电装修和各种设备用具的详细布置图,这类图纸设计是什么样子,最终得到的终极产品就是什么样子,因此续建船厂拿出来的最终设计图就有十几万张,需要一张一张的详细审核。结果这次对最终施工图纸的全面审核,果然就审出问题来了。问题主要出在全船的指挥核心部分。




也就是全舰的司令室附近。这部分并不在庞大的舰岛之内,而是在船体一个相当隐蔽的位置。总包船厂的图纸设计师虽然见多识广,有几十年的大型民船甚至是大型驱护舰的规划设计经验,但是细化6万吨级航空大舰的图纸也是头一回。因此在设计司令室部分的时候,居然发现现有的场地明显利用不完。也就是在具备了舰队司令室,正副舰长室,全舰指挥中心这些场地的正常规划布局以后,居然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完整的大空间没有明确的利用目的,这在完全是寸土寸金的军舰上,是惊人的奢侈空间。总不能就这样空白着,于是船厂的总设计师大笔一挥,把这个超级大空间改成了“军官娱乐室”。准备在未来装修完毕后,再放上七八张乒乓球和台球桌之类。结果让水师的某位高级专家们一看,直接乐了。


因为这么大的秘密空间,哪里是什么军官娱乐室,而其本身存在的目的,就是庞大的参谋中心。要负责本航空大舰和全舰队的极其复杂的联合参谋作业。即使高度电子化,也需要上百人集体工作。因此需要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整体空间是必须的。水师从来没有操作过如此庞大的、6万吨的航空大舰。过去所有的驱护舰上都没有、也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参谋中心,但是有个别人曾经在鹰酱家的某艘尼米兹上见过这种参谋中心。因此才知道这个空间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可见在隔行如隔山的同时,鹰酱当年也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