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中国的海上铁丝网!为什么我们要砸碎枷锁,突破第一岛链?
2020-11-27 11:15:49
据环球网报道,五角大楼计划为亚太地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配备陆基“战斧”式巡航导弹,从2021年开始部署48枚射程为1600公里的陆基战斧式巡航导弹,以便“抗衡潜在对手在亚太地区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优势”。美国海军陆战队总司令戴森伯杰说,装备了陆基战斧导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将成为“纵深打击铁拳”和“岛链杀手”,可以帮助美国海空军控制住海洋咽喉,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

一旦美军的这些武器和人员部署在第一岛链,美军就有能力对我国周边的关键海峡,尤其是我国远洋舰队的活动实施封堵,从而大大限制我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岛链,是美国在冷战时期为了在东亚封锁制衡苏联和中国,提出的“岛链”新概念。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地缘战略思想。美军在亚太地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岛链部署了数量众多的海空军资产,通过加强海上岛屿链的建设,就能够以相对廉价的成本获得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重大战略收益。
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和水道超过了30处(含巴拿马运河),大致分为两种:沟通大洋的重要海峡、区域海区内部沟通的海峡和水道。目前,中国海军仅仅控制了两个半海峡,一是地缘战略价值偏低的琼州海峡和完全是内海的渤海海峡,以及价值很高的半个台湾海峡(我们只控制了海峡西侧)。

除此之外,印太的绝大多数海峡和水道,都受控于美国海空军,以及美国的盟国,或者离场不坚定、甚至具有反华情绪的其他国家。 实际上,中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是非常孤立的。中国的海权战略受制于一个地缘困境,在太平洋的西部,有三条锁链状的岛屿分布,这就是美国力图围堵中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岛链。这三条岛链如一条看不见的绞索,锁住了中国,这意味着太平洋会成为中国海军的禁区。印度在安达曼群岛也能够扼住马六甲的咽喉,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通道实际上也是被别人控制的。

中国面临严重的海权地缘劣势,美国封锁中国甚至不需要海军出手。美国和它的盟国,只需在若干海峡的两侧部署一些岸基打击武器,就能将中国海军封锁起来。例如早在2013年,日本就在宫古岛部署了88式岸舰导弹,事实上掐死了宫古海峡,对穿越岛链的中国海军产生了实质威胁。
不久前,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撰文《后中导条约时代的日美同盟:在西太地区形成有效威慑》,指出美国于2019年8月退出《中导条约》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其实是中国。目前,中国强大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力量对美国在西太地区的力量部署构成严重威胁。于是美国提出了一个陆基中程导弹的部署方案,力图以地制海。

美国认为,中国可能会综合运用网络攻击、太空行动、电磁攻击及导弹齐射等手段,并利用其空中力量控制“第一岛链”的空中、海上通道,削弱美军的力量投送能力,以及对日本的支援能力。若美日意图阻止中国进攻,首要任务应是部署最佳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组合,攻击中国的进攻性防空力量,进而达到威慑目的。
为形成有效威慑,美国计划在第一岛链广泛的部署陆基导弹力量。例如在日本西南诸岛部署射程约为750千米~1000千米的陆基中程巡航导弹。在日本本州岛西部、日本西南诸岛以及东南亚部署射程在750千米~20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在关岛、阿留申群岛、澳大利亚北部或印度洋部署射程在2000千米以上的中程弹道导弹。此外,美国可沿东南亚、日本西南诸岛、日本本州岛一线部署远程地对舰巡航导弹,在相关海域部署射程超过750千米的机动式反舰导弹。

所以,中国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以及冷战时期的苏联同样经历过的海权和地缘困境。我们的所有出海咽喉都被美国掐着,这种情况在和平时期倒是没什么,但战事一起,就太可怕了。不过很多人并不担心,他们说,不怕,我们有东风快递。我不知道他们哪来的乐观。
破局的关键点在于台湾岛,台湾以及台湾海峡,是中国未来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点,目前中国已经在台海地区形成了绝对的海空优势。从军事的角度看,现代高技术战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非接触、非对称,数千公里之外就可发起精确打击,战场纵深比过去有了数量级的放大。这就使得中国越过岛链屏障而攻击更有战略价值的目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美国布局的岛链对中国的逼迫和抵进,在增加中国军事安全压力的同时,客观上也很可能成为送上门来讨打的对象。

近8年来,中国海空军已经将突破第一岛链常态化,已经从突破岛链阶段,进入到控制岛链阶段,打破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军事优势,中国在前进,敌人在后退!
一旦美军的这些武器和人员部署在第一岛链,美军就有能力对我国周边的关键海峡,尤其是我国远洋舰队的活动实施封堵,从而大大限制我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岛链,是美国在冷战时期为了在东亚封锁制衡苏联和中国,提出的“岛链”新概念。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地缘战略思想。美军在亚太地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岛链部署了数量众多的海空军资产,通过加强海上岛屿链的建设,就能够以相对廉价的成本获得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重大战略收益。
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和水道超过了30处(含巴拿马运河),大致分为两种:沟通大洋的重要海峡、区域海区内部沟通的海峡和水道。目前,中国海军仅仅控制了两个半海峡,一是地缘战略价值偏低的琼州海峡和完全是内海的渤海海峡,以及价值很高的半个台湾海峡(我们只控制了海峡西侧)。
除此之外,印太的绝大多数海峡和水道,都受控于美国海空军,以及美国的盟国,或者离场不坚定、甚至具有反华情绪的其他国家。 实际上,中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是非常孤立的。中国的海权战略受制于一个地缘困境,在太平洋的西部,有三条锁链状的岛屿分布,这就是美国力图围堵中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岛链。这三条岛链如一条看不见的绞索,锁住了中国,这意味着太平洋会成为中国海军的禁区。印度在安达曼群岛也能够扼住马六甲的咽喉,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通道实际上也是被别人控制的。
中国面临严重的海权地缘劣势,美国封锁中国甚至不需要海军出手。美国和它的盟国,只需在若干海峡的两侧部署一些岸基打击武器,就能将中国海军封锁起来。例如早在2013年,日本就在宫古岛部署了88式岸舰导弹,事实上掐死了宫古海峡,对穿越岛链的中国海军产生了实质威胁。
不久前,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撰文《后中导条约时代的日美同盟:在西太地区形成有效威慑》,指出美国于2019年8月退出《中导条约》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其实是中国。目前,中国强大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力量对美国在西太地区的力量部署构成严重威胁。于是美国提出了一个陆基中程导弹的部署方案,力图以地制海。
美国认为,中国可能会综合运用网络攻击、太空行动、电磁攻击及导弹齐射等手段,并利用其空中力量控制“第一岛链”的空中、海上通道,削弱美军的力量投送能力,以及对日本的支援能力。若美日意图阻止中国进攻,首要任务应是部署最佳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组合,攻击中国的进攻性防空力量,进而达到威慑目的。
为形成有效威慑,美国计划在第一岛链广泛的部署陆基导弹力量。例如在日本西南诸岛部署射程约为750千米~1000千米的陆基中程巡航导弹。在日本本州岛西部、日本西南诸岛以及东南亚部署射程在750千米~20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在关岛、阿留申群岛、澳大利亚北部或印度洋部署射程在2000千米以上的中程弹道导弹。此外,美国可沿东南亚、日本西南诸岛、日本本州岛一线部署远程地对舰巡航导弹,在相关海域部署射程超过750千米的机动式反舰导弹。
所以,中国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以及冷战时期的苏联同样经历过的海权和地缘困境。我们的所有出海咽喉都被美国掐着,这种情况在和平时期倒是没什么,但战事一起,就太可怕了。不过很多人并不担心,他们说,不怕,我们有东风快递。我不知道他们哪来的乐观。
破局的关键点在于台湾岛,台湾以及台湾海峡,是中国未来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点,目前中国已经在台海地区形成了绝对的海空优势。从军事的角度看,现代高技术战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非接触、非对称,数千公里之外就可发起精确打击,战场纵深比过去有了数量级的放大。这就使得中国越过岛链屏障而攻击更有战略价值的目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美国布局的岛链对中国的逼迫和抵进,在增加中国军事安全压力的同时,客观上也很可能成为送上门来讨打的对象。
近8年来,中国海空军已经将突破第一岛链常态化,已经从突破岛链阶段,进入到控制岛链阶段,打破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军事优势,中国在前进,敌人在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