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方大曝东风-26导弹弹头真容,果然“潘兴Ⅱ”模式
2017-03-10 08:20:18
东风-26导弹弹头
近日,萨德强行部署,中国不得不亮出新式大杀器,在中国军网的视频中首次曝光了东风-26导弹弹头真容,果然“潘兴Ⅱ”模式。
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是我国研制的先进固体中远程弹道导弹。用于替换东风-4导弹,实现中远程弹道导弹核打击,以及针对海上活动目标的常规打击,是我国的战略武器基石之一。
最新曝光的战斗部图片显示东风-26采用了与东风-15B和东风-21C相同的制导战斗部。
在9.3阅兵中只曝光了弹体和发射车,至于弹头没有曝光。
东风-26型弹道导弹长约14米,直径1.4米,发射重量20吨,可携带1枚1200至1800千克的单弹头或3枚分导弹头,最大射程5000千米左右,主要用于替代东风-4型弹道导弹。东风-26的出现,使得解放军能够打击第二岛链的关岛、澳洲达尔文、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或者上述海域的美国海军航母编队为目标进行攻击。
东风-26部署在西部战区,可以打击印度洋上的美军迪戈加西亚基地。
迪戈加西亚是美军在印度洋上的重要军事基地,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美军在印度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
迪戈加西亚岛
迪戈加西亚地处印度洋的中心位置,陆地面积约27.2平方公里,岛上有一个长24公里、宽6.4公里,可作为深水码头的潟湖。15世纪末,达伽马在“地理大发现”时发现该岛。几经周折,该岛在1965年成为英国的海外领地。二战中,英军曾将其作为空军基地和海军驻泊港。迪戈加西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它扼守印度洋海空要冲,是亚、欧、非和大洋洲间众多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北望巴基斯坦、伊朗和波斯湾,南望澳大利亚,东望东南亚,西望非洲大陆,向北4600公里即是“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向东2000公里即是“海上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远程轰炸机不经加油,6小时之内即可飞抵波斯湾地区作战。
东风-26部署到东部战区,则可以覆盖关岛基地。
美军已经提出了“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的战略,不断增强亚太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的兵力,开始将部分兵力从第一岛链后撤到第二岛链上的关岛,并进一步增加驻防关岛的战略远程轰战机等打击力量,还对关岛基地的的后勤保障设施进行了增强。关岛已经成为目前维持美军西太平洋军事优势的战略核心节点,也是对我国国家安全威胁最大的节点之一。根据美军的空海一体战计划,部署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上的B-2战略轰炸机和隐身无人机,也将承担打击我国西北内陆战略导弹部队等重要目标的任务,同样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DF-26作为我国新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首要目标就是满足对太平洋关岛、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基地以及新建的澳大利亚达尔文基地。
“潘兴”导弹
“潘兴”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中程地对地固体弹道导弹,有三种型号。“潘兴Ⅰ”导弹已退役,“潘兴”Ⅱ导弹是第三代地对地战术导弹,1974年开始研制,1985年装备部队。主要用于打击原华沙条约国的指挥所和交通枢纽等硬目标。该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和雷达地形匹配末制导两套系统,命中精度约30米,是目前地对地弹道导弹命中精度最高的一种导弹。
导弹战斗部为5千至5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最大射程180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约300千米,命中精度为40米,最大速度达12倍音速,弹长10米,弹径1米,发射质量7.26吨,发射准备时间为5分钟。采用核弹头,威力为5~50千吨梯恩梯当量;动力装置为2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160~1800千米;命中精度为40米(圆概率误差);发射准备时间约5分钟。1987年12月8日,苏联和美国签订的《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中,将该型号导弹列入销毁之列。
“潘兴”Ⅱ弹头在入大气层后可作一定的机动飞行。命中精度25~30米。分有核和非核两种弹头。核弹头又分空爆/地爆和钻地爆两种。钻地爆弹头能钻入地下30~45米进行爆炸。导弹由运输—起竖一发射车运载。攻击预定目标或重选目标时,从警戒状态到发射只需5分钟左右就可完成。由于精度高,弹头当量小(1~2万吨),增加了在战场上的可使用性。从1983年起,美国已在西欧部署这种导弹。
“潘兴”Ⅱ因为太过厉害成为美苏80年代中导谈判的焦点之一,成为悬在苏联欧洲部分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需上百枚导弹就能在几分钟内解除苏联武装。在双方互相让步后,“潘兴-2”导弹于1988-1999年退役。
现在看看中国不断发展的东风导弹家族,不知美国是否会后悔让名震苏联的“潘兴-2”导弹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