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类B2无人机大爆发,隐含着至少3大突破?
2024-05-30 22:45:02
虽然200吨级的飞翼体战略隐身轰炸机继续维持着不灭传说的状态,但是降低体量2个级别的无人版隐身飞翼,却已经是遍地开花。从公开车载展示的GJ11,到最新披露的FL2号,此类在15到30吨级之间的类似型号,没有8种也有7种了。而研发单位更是五花八门,几乎每个与航空口有关的单位都有自家的类似项目。有些干脆就是纯粹民企的作品。这在很大程度暗示了至少3个关键事实:首先就是隐身飞翼体的气动与隐身涂层已经是白菜化技术,已经完全谈不上是高不可攀。毕竟能制造出原型机,而且是飞上天经过严格系统性测试的飞翼体,都会有未来的定向用户。这种用户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甚至是外国的;但隐身指标一定都要绝对达标才会被最终接受。毕竟这是终极用户,
图片
要随时拿出来用于实战攻击的战略暗器;如果在隐身与气动上没两把刷子,是绝对不敢轻易涉足这个领域的。其次,是多种隐身飞翼的飞控也都完全过关。过去多次谈到,隐身飞翼的气动非常特殊,尤其是起降期间的贴地与掠海飞行状态,非常容易因为地效作用而出现不可预测的瞬间失控。B2就是至今没有彻底解决这个大问题而导致已经报废了3架。而超级大国海军甚至也为此放弃了原本寄予厚望的X47B项目,只保留一个可有可无的上舰无人加油机的型号。综合飞控不过关,也是X47B中途下马的关键因素。与之相反,某大国在隐身机飞控方面,可以说是能力独步全球。某双发重型5代机堪称惊世骇俗的升叶飘超级机动动作,绝非一般水平的飞控代码能够实现。这一点连北方大国都佩服的,
图片
五体投地!据说拿出自家折腾多年也不见完善的所谓5代隐身机的全套飞控来求最终解决。而某方专门做飞控的单位大致检测后只能一声长叹!那意思是回去想吃点什么就点什么吧。潜台词就是从骨子里就没有走对技术路线,已经完全没有抢救的必要了。如果有可能,估计洛马与诺斯罗普也会上门求该单位为F35和B2找出庞大飞控代码中的各种BUG,可惜这个业务人家懒得接。第三大突破,则是所有的这七八种无人隐身飞翼,其实都能以高亚音速隐身飞行。也就暗示关键的配套发动机已经彻底解决。目前看来,这些30吨级以下的无人隐身飞翼,采用不带加力的双发先进中推的概率极大。因为隐身飞翼机体都尽量的追求又轻又薄,因此不太可能采用1米级直径以上的涡扇大推。最大直径,
图片
900毫米以下的先进中推是最佳选择。而中推还要不带加力燃烧室,就能实现高亚音速的全程巡航飞行,这说明其中间推力的指标至少7.5吨以上,双发实现15吨级的全程稳定推力,只有完整版有13吨级推力的4代中推,才能完全符合如此高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