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座舱视角首次曝光 粗大的爆炸线吸引眼球 飞行员头盔科技感十足!
2017-07-31 08:26:17
本次朱日和建军90周年阅兵,空中梯队中三架歼20编队画面尤其引人关注,不少军迷在社交网络发出歼20座舱内视角首次公开曝光的感慨。虽然以往也有歼20机舱照片在网上流传,但这次是官媒直播,并且以座舱内视角尚属首次,短短一瞬间还是让无数军迷暂停定格放大,试图清楚其布局方式,今天利刃军事就和网民一起仔细看看歼20的座舱。
首先,座舱盖的透光性太好了,早期的中国三代机座舱盖材料是丙烯酸酯材料,而美欧自三代机开始,座舱盖材料普遍采用新一代的聚碳酸酯,该材料也是不少饮料瓶和VCD/DVD光盘基板的材料,应该说,在歼20的座舱盖上,中国完全达到了世界标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座舱盖上看到了明显粗大的爆炸线,这是明显的穿盖弹射救生设计,中国航空工业进了一大步,而不是过去较大范围内采用的抛盖弹射救生设计,通过这一设计极大提高了歼20的弹射救生成功率。
再者,就座舱盖涂层而言,中国没有采用网络传言的黄金涂层,黄金涂层只属于一代座舱盖涂层吸波材料,而中国应该采用了近似F35的二代铟锡氧化物涂层,乃至于更先进的三代吸波座舱盖涂层材料。
就飞行员的头盔而言,也采用了F35采用的头盔显示器标配类型,其可大幅度提高飞机空中格斗时候的成功率,即进入瞄准即消灭状态。
而说到头盔显示器,小溪在此还要解释下头盔显示器。
头盔显示器,即头显,是虚拟现实应用中的3DVR图形显示与观察设备,可单独与主机相连以接受来自主机的3DVR图形信号。使用方式为头戴式,辅以三个自由度的空间跟踪定位器可进行VR输出效果观察,同时观察者可做空间上的自由移动,如;自由行走、旋转等,沉浸感极强,在VR效果的观察设备中,头盔显示器的沉浸感优于显示器的虚拟现实观察效果,逊于虚拟三维投影显示和观察效果,在投影式虚拟现实系统中,头盔显示器作为系统功能和设备的一种补充和辅助。(在这里解释下VR:VR即Virtual Reality,也即虚拟显示技术的英文缩写),而战斗机飞行员的头盔,则是将人的视野和指示和飞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达成更好的人机合一的结果。简单说,头盔显示器则能将诸多图像实时显示在飞行员的眼前,甚至可以让飞行员可以“无视”整个飞机,直接“看穿”到飞机以外的空战环境。
目前美军的F35装备了这一系统,而F22由于研制年代较早,当时这一技术尚处于无法实用化的地步。虽然F22也有较为完善的后续改进规划,但由于经费、国会决策等方面的影响,F22要配备头盔显示器恐怕绝不是近期内能做到的事情。
另外在座舱内笔者还看到了广角无框衍射平显,这显然也超过了外军的一代。
在这里有介绍下衍射平显,一般平显根据其准直光学系统的不同,分为折射、反射、衍射式。所谓衍射式就是平显的组合玻璃不再是平板镀膜玻璃,而是带小刻蚀线的(双)曲面玻璃制成的全息透镜,光线不是反射,而是衍射到飞行员的眼睛里(所以衍射式平显也叫全息平显)。同时这个全息透镜还过滤了非可见光。衍射式的优点是图象图象更明亮瞬时视场更大。
过去外军采用的主要是折射平显,而衍射平显则是广角全息平显,。与折射平显相比,它的视场更大(有利于武器瞄准和夜间飞行),外景透视率、字符反射率更高。而广角全息与早期准轴衍射平显相比,单全息光学元件离轴衍射平显更易被飞行员接受。由于是采用单全息显示屏,离轴衍射平显支架结构也小巧,对视线遮挡较小。
而回到无框衍射平显与有框平显的区别,其视觉效果更加舒服,视场与其他显示设备的融合更好,操作指示也更加方便。(利刃/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