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西方5个国家迎来“恐怖一周”:美国作为始作俑者已伤亡250人
2017-10-03 08:35:43
山雨欲来风满楼,最可怕的永远是下一次。西方5个国家迎来了“恐怖一周”。
根据媒体9月26日报道,9月24日俄罗斯有11个城市(含首都莫斯科)接到了匿名恐袭电话,出于谨慎,有65处人群密集场所总共疏散了5万多人。俄方表示电话与恐怖组织ISIS有关。庆幸的是,由于俄罗斯的反恐经验丰富,这些威胁并未成为现实。
当地时间9月27日,一名摩洛哥裔西班牙人涉嫌为ISIS招募成员,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被捕。这名26岁的青年男子从3年前就开始从事“招募和思想渗透的工作”,是一个恐袭事件的策划人。这个嫌疑人利用恐袭视频方式向成员灌输思想,唆使成员苦练战斗技巧,随后将成员送到伊拉克或叙利亚。
而另外几个西方国家则没有这么好运。当地时间9月30日晚间,加拿大埃德蒙顿一名男性凶徒驾车冲撞路障,撞飞一名警员撞飞,下车后还持刀袭击一名警察。开车逃逸时撞伤4名路人。凶徒被捕后,警方在车内找到了极端组织旗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30岁的凶徒是埃德蒙顿本地人。

当地时间10月1日下午,法国马赛火车站发生凶徒持刀袭击事件,已经至少导致2名女性遇难。袭击者曾高呼“XX伟大”,最后被反恐士兵击毙。法国警方将这次事件定性为恐袭。当晚,极端组织ISIS发表声明,承认袭击者是“ISIS战士”,弄点明袭击目的就是报复由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

当地时间10月1日晚,美国发生“史上最惨重枪击案”。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海湾酒店附近发生恐袭。截至北京时间10月2日晚8点,已经有50人遇难,200人受伤。与加拿大那次恐袭相似,嫌犯也是本地居民,而且年龄是64岁。他从32楼向人群扫射数百枪,已被击毙。警方也表示这是一次“独狼袭击”。
短短一周内,西方5个国家都惊魂未定,这还不算9月15日造成约30人受伤的伦敦地铁恐袭事件。这是英国在2017年遭遇的第5起恐袭事件。看来脱欧并未立刻让英国人享受安全。
从这些迹象分析,以ISIS为代表的恐怖组织已经成功塑造了“本地渗透”模式,化整为零,出其不意,这就让西方国家防不胜防,恐怕永无宁日。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未来或将有更大规模的恐袭发生。
这并非偶然,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自作自受。众所周知,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在2年内从ISIS手中夺回了超过89%的领土,尤其是在2016年9月基本取得决战胜利。在俄罗斯空天军、海军和特种部队的打击下,在高精度巡航导弹的清除行动中,ISIS丢掉了阿勒颇、巴尔米拉、代尔祖尔等重要城市,节节败退。
问题是,ISIS曾经是美国、沙特和卡塔尔一起扶持的代理人,也是美国的一条宠物犬,只不过当时表现得很乖。美国人不能否认的是,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时大力培植ISIS武装,看看在中东战场上几乎随处可见的美制“陶”式导弹,再看看希拉里被称为“ISIS之母”,可以说美国出于短期利益考量而孵化出长期敌人的做法一直存在,从未吸取塔利班的教训,如今孵化出了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恶狼。

更何况,如今看到ISIS大势已去,美国又将其一脚踢开,转而援助库尔德武装,还暗中默许其进行独立公投,企图继续掌控中东形势,操控油价。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这么做,ISIS自然恨之入骨,在这些极端分子的眼里,美国作为曾经的恩公,恐怕比俄罗斯还该死。用完就甩的滋味,那叫一个酸爽。
多年以前,“海外探客”看过一篇小说,讲的是有个财大气粗的雇主,砸出一笔巨款,让杀手干掉一个难缠的冤家。杀手想了想,自己恐怕不是对手,于是就一枪干掉了雇主,拿走了巨款。既然目标都是赚钱,杀谁不是杀。在江湖上,讲信义往往意味着挂得快。活着就是胜利。
ISIS想借助美国扩大地盘,两者本来就是同床异梦,如今是美国不讲“信义”,既然如此,ISIS也就撕下伪装,趁着还有号召力,必须打击美国及其西方集团。长期以来,美国形成了用军事力量来改变地区格局的惯性思维,但时移世易,如今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是可怜那些无辜受难的平民。美国霸权不除,世界永无宁日。诸位享受安宁与祥和的同时,不要忘了那些负重前行的最可爱的人。(完)
根据媒体9月26日报道,9月24日俄罗斯有11个城市(含首都莫斯科)接到了匿名恐袭电话,出于谨慎,有65处人群密集场所总共疏散了5万多人。俄方表示电话与恐怖组织ISIS有关。庆幸的是,由于俄罗斯的反恐经验丰富,这些威胁并未成为现实。
当地时间9月27日,一名摩洛哥裔西班牙人涉嫌为ISIS招募成员,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被捕。这名26岁的青年男子从3年前就开始从事“招募和思想渗透的工作”,是一个恐袭事件的策划人。这个嫌疑人利用恐袭视频方式向成员灌输思想,唆使成员苦练战斗技巧,随后将成员送到伊拉克或叙利亚。
而另外几个西方国家则没有这么好运。当地时间9月30日晚间,加拿大埃德蒙顿一名男性凶徒驾车冲撞路障,撞飞一名警员撞飞,下车后还持刀袭击一名警察。开车逃逸时撞伤4名路人。凶徒被捕后,警方在车内找到了极端组织旗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30岁的凶徒是埃德蒙顿本地人。
当地时间10月1日下午,法国马赛火车站发生凶徒持刀袭击事件,已经至少导致2名女性遇难。袭击者曾高呼“XX伟大”,最后被反恐士兵击毙。法国警方将这次事件定性为恐袭。当晚,极端组织ISIS发表声明,承认袭击者是“ISIS战士”,弄点明袭击目的就是报复由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
当地时间10月1日晚,美国发生“史上最惨重枪击案”。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海湾酒店附近发生恐袭。截至北京时间10月2日晚8点,已经有50人遇难,200人受伤。与加拿大那次恐袭相似,嫌犯也是本地居民,而且年龄是64岁。他从32楼向人群扫射数百枪,已被击毙。警方也表示这是一次“独狼袭击”。
短短一周内,西方5个国家都惊魂未定,这还不算9月15日造成约30人受伤的伦敦地铁恐袭事件。这是英国在2017年遭遇的第5起恐袭事件。看来脱欧并未立刻让英国人享受安全。
从这些迹象分析,以ISIS为代表的恐怖组织已经成功塑造了“本地渗透”模式,化整为零,出其不意,这就让西方国家防不胜防,恐怕永无宁日。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未来或将有更大规模的恐袭发生。
这并非偶然,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自作自受。众所周知,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在2年内从ISIS手中夺回了超过89%的领土,尤其是在2016年9月基本取得决战胜利。在俄罗斯空天军、海军和特种部队的打击下,在高精度巡航导弹的清除行动中,ISIS丢掉了阿勒颇、巴尔米拉、代尔祖尔等重要城市,节节败退。
问题是,ISIS曾经是美国、沙特和卡塔尔一起扶持的代理人,也是美国的一条宠物犬,只不过当时表现得很乖。美国人不能否认的是,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时大力培植ISIS武装,看看在中东战场上几乎随处可见的美制“陶”式导弹,再看看希拉里被称为“ISIS之母”,可以说美国出于短期利益考量而孵化出长期敌人的做法一直存在,从未吸取塔利班的教训,如今孵化出了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恶狼。
更何况,如今看到ISIS大势已去,美国又将其一脚踢开,转而援助库尔德武装,还暗中默许其进行独立公投,企图继续掌控中东形势,操控油价。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这么做,ISIS自然恨之入骨,在这些极端分子的眼里,美国作为曾经的恩公,恐怕比俄罗斯还该死。用完就甩的滋味,那叫一个酸爽。
多年以前,“海外探客”看过一篇小说,讲的是有个财大气粗的雇主,砸出一笔巨款,让杀手干掉一个难缠的冤家。杀手想了想,自己恐怕不是对手,于是就一枪干掉了雇主,拿走了巨款。既然目标都是赚钱,杀谁不是杀。在江湖上,讲信义往往意味着挂得快。活着就是胜利。
ISIS想借助美国扩大地盘,两者本来就是同床异梦,如今是美国不讲“信义”,既然如此,ISIS也就撕下伪装,趁着还有号召力,必须打击美国及其西方集团。长期以来,美国形成了用军事力量来改变地区格局的惯性思维,但时移世易,如今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是可怜那些无辜受难的平民。美国霸权不除,世界永无宁日。诸位享受安宁与祥和的同时,不要忘了那些负重前行的最可爱的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