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鸡肋!鸡肋!敌我识别系统引发的闹剧
2020-10-23 07:53:54
人类从有战争开始就有敌我识别,特别是从单挑变成群殴以后更需要敌我识别,最早的敌我识别就是不同阵营的旗帜,服装,武器配置都是敌我识别。什么黄巾军什么赤眉军,都是敌我识别方式。当然和差异比较大的对手作战时,比如差异到人种不同的程度,长相也是最基本的识别方式。但是因为有夜间作战和不良天候下作战,于是发现密语口令是最快速有效的识别。比如曹操说出的“鸡肋”,就是上千年前就已经非常流行的密语口令。直到今天的战场上,哨兵近距离询问对面不明身份人的密语口令,如果口令不对就立即打一梭子仍然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敌我识别。密语口令作为敌我识别有很多先天优势。第一就是简短好记忆,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下达到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军队中。第二就是密语口令一般无特定含义,不会被对手从中“琢磨”出什么军事机密。
而主簿杨修聪明过头,居然真的从鸡肋这个简单的密语口令中就研究出了“战不能战,耗又耗不起”的本方战略性机密,自然就杯具了。第三,密语口令的更改是非常频繁的,往往是一日一换,甚至是一日几换。就是要让对手摸不着规律,从而破解密语口令。现在的战斗机、舰船和作战车辆其实都有敌我识别雷达。其实和过去的口头询问和回答的密语口令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多雷达远距离相互问答的形式。而且敌我识别雷达的密钥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更改一次,防止被对手破解。对各方空军来说,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有本方的飞机出现叛逃的事情。因为一旦叛逃,不断本方全部的作战飞机都需要重新设定敌我识别的密钥和软件。甚至要全部拆卸修改敌我识别的硬件。因此任何一方叛逃一架飞机或者一艘舰船,都不仅仅是只损失一架飞机或者声誉损失那么简单。
仅仅更改一次全军的敌我识别系统就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前苏联到了后期,击落民航客机,轻型飞机直降红场,米格25叛逃等奇葩事件层出不穷,就让苏联方面不断改敌我识别都忙的晕头转向,造成全军人心浮动,这也是苏联加速崩溃的原因之一。可见敌我识别系统的安全可靠从来不是小事。那么问题来了,发射出去的鱼雷和导弹有没有敌我识别能力?有句话叫做枪弹无眼。这说明普通的炮弹和子弹肯定是都没有敌我识别系统的。在战场上被自家枪炮子弹和自家地雷等误伤的事情层出不穷,即使到了海湾战争这种所谓的高技术战场,被自家误伤的情况仍然占到西方联军战场损失的20%以上。因此在坦克进攻中,挂出本方小旗等最原始的敌我识别方式仍然是最管用的。那么现代鱼雷和导弹作为有“智能大脑”的武器,能不能敌我识别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说答案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智能鱼雷和智能导弹可以敌我识别。
二战中有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沉的潜艇,二战后更不缺乏被僚机发射的导弹击落的本方长机。截止目前,不论是鱼雷还是导弹的敌我识别,都是发射艇和发射飞机负责发射前进行。一旦发射出去,就只能奔着锁定的目标而去,要么命中要么错失目标。对导弹和鱼雷来说,都无法识别目标是自己人还是对手。据说当年在水下首次实弹射击鱼X鱼雷时,设置了多个水下靶标。鱼雷发射后一开始正常奔着靶标而去,谁想到复合靶的研发单位觉得每个靶标价值十几万,被鱼雷炸毁了就太可惜了。认为试验雷接近到几百米之内就等于命中了,意思意思就行了。因此居然依次关闭了所有靶标的声音和热源。结果发射艇反倒成了水下唯一的“不明物”!试验中的鱼X鱼雷顿时懵圈,回头绕弯就要奔着发射艇而去!发射艇艇长和声呐兵魂飞魄散!还好这试验雷只绕了个100多度的弯就跑远了。要绕180度回来事情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