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一个故事“陷害”中国,最终却被这种方式反噬
2018-06-21 08:06:27
最近特朗普的移民政策遭到了各方的批评,美国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对特朗普进行全方位的轰炸,甚至从美国“第一夫人”到“第一女儿”伊万卡都没有逃过被谴责的命运。
仔细琢磨美国媒体的套路,就会发现这似乎和当初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方式是一样的,如今,那些反特朗普的媒体也将这一手段用在了这位美国商人总统身上。
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些主流媒体对移民问题的报道。
当然,这些都是出自反对特朗普的的媒体,大意都是特朗普非常残忍,大家都来指责他吧,一起来救救这些孩子。可是,这件事真的是因为特朗普吗?
事实上,美国的法律规定,如果你非法越境,美国执法机关将你逮捕,那么在拘留期间你是不能和你的孩子待在一起的。这是2008年第9巡回法庭的判例,初衷是考虑到这些被逮捕的父母不能对这些小孩儿行使监护人工作。所以说这是美国法律规定的,并不是特朗普一时兴起要移民的麻烦。
而且,这一法律也并不是特朗普制定的。这是早在2008年就制定了的。如今已经过去了10年,经历了小布什和奥巴马两任总统。甚至在奥巴马时期,参众两院是有民主党控制的,这就说明奥巴马本来是有机会修改这项法律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也就是说,特朗普并没有改变什么,唯一的改变就是前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特朗普严格的执行了这条法律,但如今却被媒体解读为特朗普执法的目的就是要让非法移民家庭骨肉分离。明明是依法执政,但却被媒体上升到了道德的层面。
美国媒体对待中国也是这样的模式。美国媒体擅长讲故事,通过一个人的故事来进行“偏向性报道”,以这样的方式干涉别国。例如2013年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以此事件为由头,延伸到政府对非法猪肉交易的监管不力,在危机处理上的回避和闪烁其词。并与SARS和禽流感疫情肆虐时政府的消极回应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CNN就以香港为由头炮制了一篇极具倾向性的文章。《在交接20年后,香港人希望退出》,英文原标题是“Hong Kongers look for an exit 20 years after handover to China”。文章前后贯穿一个香港人的故事,展现了他对大陆的不满。中间穿插香港“自由派”和“港独势力”代表人物的辅助性言论。这样就营造了一种全香港人希望“港独”的错觉。
作为“专业”媒体,美国大多数新闻媒体都深谙议程设置之道,总是以看起来毫不偏颇的第三人的故事来表现报纸的观点,留下“有利的”,剔除“不利的”言论,而大多数民众就是以这样的视角看待世界。长时间下来,就形成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仔细琢磨美国媒体的套路,就会发现这似乎和当初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方式是一样的,如今,那些反特朗普的媒体也将这一手段用在了这位美国商人总统身上。
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些主流媒体对移民问题的报道。
当然,这些都是出自反对特朗普的的媒体,大意都是特朗普非常残忍,大家都来指责他吧,一起来救救这些孩子。可是,这件事真的是因为特朗普吗?
事实上,美国的法律规定,如果你非法越境,美国执法机关将你逮捕,那么在拘留期间你是不能和你的孩子待在一起的。这是2008年第9巡回法庭的判例,初衷是考虑到这些被逮捕的父母不能对这些小孩儿行使监护人工作。所以说这是美国法律规定的,并不是特朗普一时兴起要移民的麻烦。
而且,这一法律也并不是特朗普制定的。这是早在2008年就制定了的。如今已经过去了10年,经历了小布什和奥巴马两任总统。甚至在奥巴马时期,参众两院是有民主党控制的,这就说明奥巴马本来是有机会修改这项法律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也就是说,特朗普并没有改变什么,唯一的改变就是前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特朗普严格的执行了这条法律,但如今却被媒体解读为特朗普执法的目的就是要让非法移民家庭骨肉分离。明明是依法执政,但却被媒体上升到了道德的层面。
美国媒体对待中国也是这样的模式。美国媒体擅长讲故事,通过一个人的故事来进行“偏向性报道”,以这样的方式干涉别国。例如2013年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以此事件为由头,延伸到政府对非法猪肉交易的监管不力,在危机处理上的回避和闪烁其词。并与SARS和禽流感疫情肆虐时政府的消极回应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CNN就以香港为由头炮制了一篇极具倾向性的文章。《在交接20年后,香港人希望退出》,英文原标题是“Hong Kongers look for an exit 20 years after handover to China”。文章前后贯穿一个香港人的故事,展现了他对大陆的不满。中间穿插香港“自由派”和“港独势力”代表人物的辅助性言论。这样就营造了一种全香港人希望“港独”的错觉。
作为“专业”媒体,美国大多数新闻媒体都深谙议程设置之道,总是以看起来毫不偏颇的第三人的故事来表现报纸的观点,留下“有利的”,剔除“不利的”言论,而大多数民众就是以这样的视角看待世界。长时间下来,就形成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