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战斗机的机载激光系统确定不超过5吨?

2023-07-07 22:51:34   

空天战斗机本来是定位在第7.5代甚至是8代作战系统,而现在极有可能提前到6代到6.5代就要实现。因此除了超级机体与配套的强大发动机的研发需要提前提上日程之外,作为平台之外最关键的武器系统,也要提前进行研发试验与定型。空天战斗机与单纯的空天次轨还不同:空天次轨本质上仍然只一种快速定向投放的轰炸系统,只需要目标在瞄准轨迹的正下方或者稍微有一定偏离角的侧下方;空天次轨一旦起飞就可以进行预瞄准与释放性轰炸。空天次轨本身完成对单个或者多个目标进行轰炸后,可以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再从另外一侧飞回来降落。如果目标较多散布范围较大,不排除环绕地球多飞几圈,并且随着地球的自转,原本并不在轨迹正下方的目标,此时转移到与轨迹较小的夹角时,



再快速投弹进行攻击。而空天战斗机的任务显然更为复杂。战斗机在任何时候都是以歼击空中的敌对目标为主,而以对海对地打击为辅。因此空天战斗机天然兼容空天次轨对地的部分攻击任务,但是对空中目标的歼击则是大部分空天次轨轰炸机所不具备或者实力没有那么强。既然是空天战斗机,那么打击的空中目标,就不单纯在于大气层底层,而是包括整个大气层之内,然后还要包括大气层之外,甚至一直到月球轨道之内的所有在轨与特殊轨迹的飞行器,甚至包括未来他国的空天战斗机、空天轰炸机与在轨卫星,飞船甚至也包括各种飞行高度在40公里以上弹头与各种高速滑翔飞行器。实现对从40公里高度一直到月球轨道通杀的机载武器,目前来看除了战略激光,其他的都是勉为其难。



比如普通的空空导弹,虽然采用全矢量推力,在太空环境中仍然可用。但是如果顺着空天战斗机的飞行方向向迎面而来的对手目标发射空空导弹;那么在太空环境下,发射出去的导弹就不是像在大气层环境下径直飞向对方目标,而是在自然加速下快速提升轨道,往更高的轨道上漂移去了。相反,如果是空天飞机向尾随自身的敌机或者侧后方的敌机发射导弹,此时的导弹马上降低轨道往下方沉降,也不会去立即拦截敌机。因此传统的导弹在太空状态下会形成完全异常的作战轨迹,不但需要重新适应而且非常不好用。电磁炮到了太空也有类似的现象。这都是实物类武器所天然无法避免的。只有基本不受重力环境的变化影响,随时指向哪里就等于击中哪里的强大机载激光,才是从地面到太空,



图片



都能通用的。前不久谈到200吨级的大气底层平台,可以携带15吨级的,3000千瓦的战略激光器。那么对体量要明显小一号的空天战斗机来说,在可以先试验性装载体系重量不超过5吨,发射功率在1500到2000千瓦的机载激光,仍然有数千公里的摧毁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