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日本在东南亚拉拢2个亲华国家,不料新加坡却对华“效忠”

2018-04-11 07:50:15   

  恐怕谁也不会想到,新加坡这么快就成为“雪中送炭”的伙伴。4月8日,中新两国签署了在“带路倡议”下扩大合作的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参与亚洲的基建项目,抓住亚洲的巨大需求,将“带路倡议”与新加坡的长远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推动“南向通道”的建设,巩固合作机制,实现多赢。
按照备忘录,双方将选定能够合作的第三国项目和市场,为双方企业创造互利共赢的平台,不断增加共同参与的项目。新加坡方面承诺发挥其人才优势,在法律和金融方面提供协助,解决融资困难和相关争端。


而就在2017年5月,“带路倡议”首次国际会议上却没有李显龙的身影,也传出了新加坡对此持消极态度的讯息。不过这次李显龙亲口否认了这些传闻。他强调:新加坡是最早支持“带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也是这一倡议坚定的支持者。他还将在“天涯海角”的论坛上发表演说,阐述“带路倡议”对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性。
鉴于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有引发危机的可能,新加坡明确表示支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护多边贸易体系,坚决维护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李显龙还对扩大开放的举措表示赞赏,认为这将惠及亚洲多国,并给予高度评价:“大国加入WTO令全世界受益”。


与1年前两国关系陷入低谷期相比,如今的新加显得既识时务,又雪中送炭。作为收获,李显龙在华获得一个可以对外炫耀的称谓:老朋友。这个殊荣比任何优遇和款待都要重要。日媒酸溜溜地报道:新加坡积极向东亚大国靠拢,甚至对华“效忠”,就是想搭顺风车。要知道,安倍曾经下了大力气培育与李氏家族的情谊,亲自出席李光耀的葬礼,李显龙也一度为日本说话,站在日方立场指责东亚大国,双方感情好到可以互赠勋章,可什么都敌不过形势。


日方的确非常不满,因为新加坡的“叛变”对美日印等国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美日印等国最近显著加强了对“带路倡议”的遏制力度。根据媒体报道,日本正加紧与美国和印度联合,以“印太战略”为指导,共同争夺第三国的基建订单。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各自的优势,日本负责工业园区,印度负责港口,美国负责发电站等能源设置。在此基础上,这3个国家还将统筹安排在相同地区和国家的业务,实现信息共享,组建合资企业,强调透明和低风险,并将目标瞄准了缅甸、尼泊尔和孟加拉等国。探客认为,如果这些设想都能实现的话,无疑将对东亚大国产生一定的威胁。问题是,这3个国家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整合?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最近一段时间正在东南亚活动。4月7日,河野太郎访问老挝,试图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来加强两国关系,并考察了日方提供90亿日元(约合5.3亿人民币)贷款推进的机场扩建工程,承诺将加速向老挝提供新的援助。4月8日在访问柬埔寨时,河野许诺帮助柬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物流、育人、改善城市功能为核心向柬埔寨提供援助。日方决定向柬埔寨提供2艘巡逻艇,此外还向柬方提供92亿日元(约合5.4亿人民币)的贷款。
众所周知,这2个国家都是铁杆的“亲华国家”,明知如此,日方依然要插一腿,努力拉拢,可见其野心不小,一心想来个滴水石穿。可就在日方起劲地“挖墙脚”之时,一扭头本来属于自己人的新加坡却投靠“敌方”,能不恼火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新加坡而言,所有的集团、阵营、国家,都只是选项,而非题干。选择谁,要看谁能满足新加坡的利益,给新加坡一个满意的答案。在担任东盟“轮值帮主”之际,一向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的新加坡毅然选择投入“带路倡议”的怀抱,并非脑筋一热,必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考虑,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毅然行动。为了维护其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继续承接高端产业和抓住转瞬即逝的新机遇,新加坡做出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在2017年“亚洲竞争力”排行榜上,新加坡位居第一。这样一个国家做出的决定无疑是一个风向标,具有带动作用。这将令东南亚一些摇摆不定的国家找到方向。相较而言,日方鬼鬼祟祟的小动作连螳臂当车都算不上,也令安倍内阁和美印无比尴尬。现在的形势已经比较明朗,接下来就要用“早期成果”打击美日印。好戏才刚刚鸣锣开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