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向中国出口,全球仅3国掌握这一技术,多年努力差点打了水漂
2019-10-20 09:09:22

图为前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
近日,据媒体报道,在当年中国改装瓦良格号时,最大的难点并不是发动机,而是航母用钢,这种钢材的性能很是强大,但价格又不能太贵,因此技术很是复杂,全球仅3国掌握这一技术,当年西方国家决定禁止向中国出口,让中国的多年努力差点打了水漂,不过好在中国选择了自主研发,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攻克了这项难题,最终修复了瓦良格号。

图为鞍钢生产基地
建造航母需要的航母钢非常特殊,而航母钢又分为制造航母龙骨所使用的“球扁钢”以及制造甲板所使用的“甲板钢”,这其中球扁钢外形较为特殊,头部是球形,而其他部分则要求是扁平的状态,这对于特种钢材轧制成型的技术难度很大,而“甲板钢”则对宽度、长度以及厚度都有极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高强度、高韧性,而且还不能使用高碳钢,可以说“甲板钢”的技术要求超过了任何一种舰体钢材。
然而彼时我们并没有相应的特种钢材制造技术能力,我们的军工技术人员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以往三到五年才能完成的研发任务,最终得以量产“球扁钢”以及难度最大的“甲板钢”,专门负责生产航母特种钢的鞍钢最终为国产航母生产了超过70%的特种钢材,确保了国产航母的顺利下水,这其实是无数我们的军工科技人员夜以继日不懈努力的结果。

图为辽宁号航母
从瓦良格航母的改建以及国产航母的建造上来,核心技术从来是买不来的,掌握核心技术国家绝不会轻易出售自己的技术,当年法国建造核动力航母,由于动力不过关,但是美国又拒不出售,最终只能使用自己核潜艇上的核动力,结果造成“戴高乐”航母航速过低,完全达不到英美航母30节左右的高航速,战术性能上大打折扣。
对于我们而言,航母特种钢仅有美俄法三国拥有,一直被该三国视为核心技术,我们根本买不来,只能潜心研发,靠自己的努力攻克难关,事实上我们在航母的改建、新建上遇到的困难很多,无论是航母的动力,亦或是拦阻索、舰载机、电力分配、航空保障甚至是岸基保障系统都需要我们的军工人员克服总总困难,通过不断的尝试获得最终建造的成熟方案和解决办法。

图为国产航母下水
随着一艘又一艘的国产航母不断建成,我们的军工科技人员在强大国力的支撑之下,我们在建造航母的各项技术上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即便是细枝末节的核心技术都不可能通过买买买解决的,这里我们不妨看一看印度的航母建造,为什么建了几十年都无法服役,关键还不是因为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只能被别人卡脖子,最终建造周期一再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