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道长:中国要密切关注印尼的动向

2016-06-22 10:37:22   

近三个月来印尼在南海对我渔民“动手动脚”明显增多,有其深层次的背景,中国方面要进行密切的跟踪与关注,关加强沟通与交流,预防局势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一旦掀起中内民意的剧烈反应并引出民粹就更难以收拾。
中国渔民进行捕鱼作业的地方是毗邻与交叉区,在这些区域进行捕鱼作业两国在沟通后双方渔民都可以捕鱼,以前一直是如此,现在印尼方面属于“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是印尼在中美南海角力背景下的态度表面与压力测试,中国必须给予其明确的中方态度与底线,以免局势失控。
    印尼“单方面”行为的背后用意是什么?笔者估计有以下几点
    一、印尼做东盟领袖的强烈心态。
    印尼作为东盟十国中最大的国家,一向以东盟领袖自居,虽这个领袖地位名不正言不顺,并不完全为东盟国家所承认,伸出于东盟“一体”的需要,东盟各国对他这个诉求采取的是沉默,印尼认为沉默就是“默许”,想当然的接过东盟领袖的大旗。事实是,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的国家,仅仅是人口方面,其领土星罗棋布,零星分散的特点决定印尼不可能成为有大作为的国家,由于国土的分散必然导致其国家能力大打折扣,国家凝聚与向心力都极其弱小,极容易出现分裂现象。东帝汶从印尼分裂出去就是美为、澳大利亚在背后搞鬼,随国际博弈的更加激烈,印尼国内被严重波及是分分钟钟的事,再次出现分裂并不是多梦幻的事,而是极容易发生。因此以东盟领袖自居,对提高印尼人气,提高凝聚力是有好处的,可以说是一个添加剂。
    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加剧后,东盟各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当事方的东盟在话语权是非常弱小的,目前东盟各国都要有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盘,采取在中美间走平衡的策略,在中美两国间的观望有好处是中美双方为争取拉拢东盟,会各自对东盟各国让出部分利益,坏处是东盟没有话语权,能得到多少利益不是由东盟说了算,而是由中美双方博弈决定。
    二、美越关系变化引起的印尼“争宠”反应。在东盟国家中,越南是传统上的“军事强国”,东盟成立之时,越南所谓的制度,价值观方面与各国有明显的差异,美最初对待东盟一直在存在“三、六、九”,印尼因地理与地缘原因一向为美国所重,在98年海啸事件中,美派出航母群“救援”欲借机在印尼取得立足点。但随形势变化,南海中美角力深化后,美随战略需要转而对越南有所求与有所倚重,在黑总统任期快结束后访问越南给越南极高的“地位”与虚荣心,且对越南军事技术部分解禁,这点为印尼所嫉与急。另外,印尼天然的国土劣势及澳大利亚的关系层面受到极大影响,在澳大利亚背后“做工作”后印尼一些反应应该是可预料。
    三、向中国要更多筹码。南海争端中,东盟国家的发言权因美国的霸道行为而变弱小,面对这种局面自诩为东盟“老大”的印尼内心并不平静。因中国面对的是在背后放坏的美国,对个别东盟国家的行为一向是“收敛忍让”的,特别严重是前几次印尼驱赶中国渔船时中国外交部提出“承认”印尼对南海部分海礁的拥有权,印尼方面错误的接收中国发出的信息,认为中国目前矛盾重点在美而不在印尼,借此机会向中国讨要更多筹码的用心是存在的。在贸易与投资方面向中国索要更多的利益的目的是存在的。
    四、东盟国家的私通。在南海问题上,东盟相关国家,大概一半国家对中国的行动是忌惮猜忌的,内心不满意但不公开表达的情况是存在的。东盟作为一个地区组织,内部相互沟通是肯定的,现在印尼出面表达出一种态度。
五、印尼国内“防华”甚至“反华”心态的人士大有人在。印尼作为亚洲的国土与人口“大国”一直想有所作为,其作为东盟“领导”的心态一直存在,中国的崛起使东盟多数国家在中美间采取平衡、左右摇摆的策略,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的作用一直得不到彰显,换句话说,中国的崛起影响了东盟的领导地位,这点肯定引起印尼的不快。
    因此,中国方面对印尼的行为一定要认真研究,及早将对应办法准备好,并有梯度。绝对不能让触碰中国底线让中更能以作为的态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