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被伊朗连怼3次,手握“证据”也不敢动武,安倍要帮川普解套?
2019-06-05 07:30:36
一出戏总有看烦的时候,尤其是嘴炮打个没完,武生却迟迟不来真格的。

6月2日,蓬佩奥再次向伊朗喊话,希望在“不预设前提”的前提下进行会谈。他用一种隐含傲慢的语气开出条件:只要伊朗人可以证明他们能够像一个正常国家那样来行事,美国就准备与其进行对话。
具体说来,就是伊朗必须终止铀浓缩、钚的再加工和关闭重水反应堆,彻底向美国公开所有关于军用核计划的资料,并在可核查的基础上永久性地放弃全部计划。
此前一天,美军“林肯”号航母、B-52战略轰炸机、舰载F/A-18超级大黄蜂等都参与了军演,美方毫不掩饰地声称这次演习就是一次“模拟打击”。这凸显了美方的焦躁。事实上,美国已经被伊朗连怼3次:
5月下旬美国气势汹汹往波斯湾派遣重兵,向外界公布的理由是“伊朗威胁了美国的利益”。伊朗方面则誓言抵抗到底。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在5月底公开声称“基本可以确定伊朗是袭击4艘运油船的幕后黑手”,还声称正在调派军队。伊朗方面在同一天提醒美国人:好好想清楚后果,不要铸成大错。
伊朗在外交途径的反击看似更加凌厉与精准:通过释放这种信号来施加压力可能会在房地产生意里起到一点作用。言外之意无疑就是“少来这套”。伊朗总统鲁哈尼还反唇相讥:美国才应该表现得像个正常国家。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力挺伊朗,认定伊朗一直子在遵守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没有违反相关规定。
尽管面临军事施压,伊朗仍不忘谴责一下美方的“经济恐怖主义”行径,预言特朗普动辄对别国加税的野蛮做法必将失败。美方肆意推出国际协议、动辄施行单边制裁的挑衅习惯已经伤害全球经济的繁荣,未来2年将令全球损失至少6000亿美元。伊朗还发出警告:如果美国在波斯湾挑起战争,原油价格将上涨到令西方无法承受的地步。只要开战,每桶价格注定会飙升到100美元以上。
几个回合的恐吓与反恐吓下来,美国没占到上风,反而有点左支右绌。
看起来,美国既有“证据”,又有动机,撂了狠话,秀了肌肉,也攥紧了拳头,吃瓜群众都等着美利坚出招,结果等来的是“模拟攻击”,相当于只给对方挠了挠痒痒。大写的尴尬。

当然,沟通的大门并未完全关死。伊朗副外长阿拉格西6月3日表示:欢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下周访问德黑兰,希望此访能够缓和紧张局势。而伊朗方面对安倍的最大期望是:希望这个美国的亲密盟友能够让白宫“理解现状”。不过安倍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美国一直抱着通过极限施压从伊朗这里捞到便宜的荒谬想法。伊朗拒绝就导弹项目进行谈判,也拒绝在国防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如果谈判以损害伊朗利益为前提,德黑兰根本不会理睬。
美军堵在伊朗家门口、禁止伊朗出口石油,主要目标就是要让伊朗屈服,同时维护“石油美元”的地位。凡是拒绝接受“美元霸权”的国家,都是美国打击的对象。而伊朗因为军力和凝聚力都较强,美国不敢贸然涉险,只能这么耗着。
德黑兰绝不会低头,其底线是坚持每天能够至少出口200万桶石油,并能够自由地使用这笔收入,以此作为保留“伊核协议”的先决条件。

可以说,安倍这次伊朗之旅并不乐观。如果能够缩小分歧,也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需要负责的是出尔反尔的特朗普。由于双方都还有余力,因此现在恐怕还没有十成的意愿上谈判。
先产生倦怠的美方似乎流露出急于从波斯湾解套的意味,如果安倍能够找出个台阶,白宫学聪明点就应该放下面子、顺坡下驴。战线拉的太长,终究会从某个脆弱点断裂。这个迹象已经再明显不过。

6月2日,蓬佩奥再次向伊朗喊话,希望在“不预设前提”的前提下进行会谈。他用一种隐含傲慢的语气开出条件:只要伊朗人可以证明他们能够像一个正常国家那样来行事,美国就准备与其进行对话。
具体说来,就是伊朗必须终止铀浓缩、钚的再加工和关闭重水反应堆,彻底向美国公开所有关于军用核计划的资料,并在可核查的基础上永久性地放弃全部计划。
此前一天,美军“林肯”号航母、B-52战略轰炸机、舰载F/A-18超级大黄蜂等都参与了军演,美方毫不掩饰地声称这次演习就是一次“模拟打击”。这凸显了美方的焦躁。事实上,美国已经被伊朗连怼3次:
5月下旬美国气势汹汹往波斯湾派遣重兵,向外界公布的理由是“伊朗威胁了美国的利益”。伊朗方面则誓言抵抗到底。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在5月底公开声称“基本可以确定伊朗是袭击4艘运油船的幕后黑手”,还声称正在调派军队。伊朗方面在同一天提醒美国人:好好想清楚后果,不要铸成大错。
伊朗在外交途径的反击看似更加凌厉与精准:通过释放这种信号来施加压力可能会在房地产生意里起到一点作用。言外之意无疑就是“少来这套”。伊朗总统鲁哈尼还反唇相讥:美国才应该表现得像个正常国家。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力挺伊朗,认定伊朗一直子在遵守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没有违反相关规定。
尽管面临军事施压,伊朗仍不忘谴责一下美方的“经济恐怖主义”行径,预言特朗普动辄对别国加税的野蛮做法必将失败。美方肆意推出国际协议、动辄施行单边制裁的挑衅习惯已经伤害全球经济的繁荣,未来2年将令全球损失至少6000亿美元。伊朗还发出警告:如果美国在波斯湾挑起战争,原油价格将上涨到令西方无法承受的地步。只要开战,每桶价格注定会飙升到100美元以上。
几个回合的恐吓与反恐吓下来,美国没占到上风,反而有点左支右绌。
看起来,美国既有“证据”,又有动机,撂了狠话,秀了肌肉,也攥紧了拳头,吃瓜群众都等着美利坚出招,结果等来的是“模拟攻击”,相当于只给对方挠了挠痒痒。大写的尴尬。

当然,沟通的大门并未完全关死。伊朗副外长阿拉格西6月3日表示:欢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下周访问德黑兰,希望此访能够缓和紧张局势。而伊朗方面对安倍的最大期望是:希望这个美国的亲密盟友能够让白宫“理解现状”。不过安倍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美国一直抱着通过极限施压从伊朗这里捞到便宜的荒谬想法。伊朗拒绝就导弹项目进行谈判,也拒绝在国防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如果谈判以损害伊朗利益为前提,德黑兰根本不会理睬。
美军堵在伊朗家门口、禁止伊朗出口石油,主要目标就是要让伊朗屈服,同时维护“石油美元”的地位。凡是拒绝接受“美元霸权”的国家,都是美国打击的对象。而伊朗因为军力和凝聚力都较强,美国不敢贸然涉险,只能这么耗着。
德黑兰绝不会低头,其底线是坚持每天能够至少出口200万桶石油,并能够自由地使用这笔收入,以此作为保留“伊核协议”的先决条件。

可以说,安倍这次伊朗之旅并不乐观。如果能够缩小分歧,也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需要负责的是出尔反尔的特朗普。由于双方都还有余力,因此现在恐怕还没有十成的意愿上谈判。
先产生倦怠的美方似乎流露出急于从波斯湾解套的意味,如果安倍能够找出个台阶,白宫学聪明点就应该放下面子、顺坡下驴。战线拉的太长,终究会从某个脆弱点断裂。这个迹象已经再明显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