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解读中国首季经济成绩单:经济降幅未超预估

2020-04-19 09:32:10   

外媒称,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7日表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中国经济出现季度负增长在过去40多年里极为罕见。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4月17日报道,同时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月降至5.9%。
中国GDP在疫情冲击下,自199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季度增幅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与外界预估基本一致。此前,路透社综合5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受疫情带来的持续冲击影响,中国一季度GDP预计同比下降6.5%。
在生产端,第一产业情况相对较好,一季度增加值同比下降3.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降幅较大,分别为9.6%和5.2%。
3月各项数据跌幅收窄。相比于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大幅上涨,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复苏,环比分别增长32.13%、6.0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536亿元,增长5.9%。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外贸)在一季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17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中国当地时间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研判,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但他也指出,今年3月的经济运行情况比1月至2月明显改善,这是一个基本判断,这种改善的势头应该能延续,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以及更大力度政策出台,二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会明显好于一季度。
此外据埃菲社北京4月17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当地时间17日通报说,中国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这证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严重。
目前中国经济还在努力全面恢复当中。分析人士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下半年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预测,中国能够避免衰退,今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2%。
改善势头有望延续
据路透社北京4月17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让中国经济出现有记录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不过3月经济明显改善,尤其工业降幅大幅收窄,让市场看到一线希望。这也表明随着疫情本土传播基本阻断,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经济正从休克状态逐渐复苏。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经济3月这种改善势头有望延续下去,二季度肯定会比一季度好一些,但二季度的表现,重点要看海外疫情何时能得到有效控制。
毫无疑问,全球经济今年迈入衰退的概率已经很大。在外需低迷之际,中国急需扩大内需为稳增长提供支撑。中国官方也已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提高政策精准性。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消费与投资超预期下滑是一季度经济的最大拖累,不过3月数据收缩幅度明显收窄,显示国内经济正走过最艰难阶段。
尽管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前期压抑的一些消费行为后阶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外需低迷、内需仍弱,企业仍面临着需求不足、订单有所下降的困难。
另据路透社香港4月17日报道,道富环球当地时间17日称,中国国内经济复苏还需要更直接的政策回应,因此相信要到下半年才会看到中国经济更强劲的反弹。
道富环球市场高级多元资产策略师陆庭伟认为,一季度GDP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并非意料之外。一些企稳的初步迹象已显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铁矿石进口的增加。
3月份最重要的宏观数据是创纪录的信贷增长。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万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是向家庭和私营企业提供信贷的最直接渠道,在大幅攀升的信贷额中占比也最多。这意味着更多企业的复工。
陆庭伟认为中国已经过了第一阶段(控制疫情)和第二阶段(复工复产),但完全激活第三阶段(国内复苏)需要更直接的政策回应。现今的零售额远低于预期,这表明中国在改善流动性传导和重振内需方面仍有调整空间。
此外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7日报道,尽管经济数据不乐观,但亚太地区的股市仍然上涨,一些国家重启经济的迹象令投资者受到鼓舞。沪深300指数一度上涨1.2%,香港恒生指数一度上涨2.3%。
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市场战略师朱超平说:“尽管GDP数据不甚乐观,但自3月初以来,经济活动渐渐走上正轨……我认为,其他一些经济体损失会更大。”
本月,政府放宽了武汉的旅行限制。随着中国复工复产,一些重要经济指标——例如主要城市的交通水平和工厂活跃度——也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外部冲击不容小视
据共同社北京4月17日报道,自今年早些时候以来,中国一直被迫广泛限制人员和商品的流动以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这对生产、消费支出和贸易造成严重影响。
分析人士说,随着更多企业恢复国内的正常经营,中国经济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触底回升,但鉴于全球经济在这场疫情中面临严重衰退,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可能受到拖累。
另据德新社北京4月17日报道,关于中国经济能够多快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专家们意见不一。
中国经济受到新冠疫情暴发的严重打击,2月的影响尤为明显。数周以来,工厂和企业一直在缓慢地复工复产,一些数据也显示经济有所恢复。
4月14日公布的外贸数据已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稳定。虽然3月的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6.6%。但下降幅度不再像1月和2月那样大,这两个月中国的出口下降了17.2%。进口在今年前两个月下降4%后,3月份仅下降0.9%。当许多经济学家猜测最严重的衰退已经过去时,人们对如何快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仍存分歧。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马克斯·岑莱因说:“鉴于目前的情况,预计中国经济不会在二季度迅速恢复。”
此外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17日报道,新冠疫情的暴发使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非凡的增长周期告一段落——也将艰巨任务摆到试图重启全球经济的世界领导人面前。
严峻的数字表明,让全球经济重新站稳脚跟的挑战将是多么巨大。自从40多年前摆脱赤贫和孤立以来,中国也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在过去的困难时期,比如金融危机期间,它都带来了好运。
现在,中国正试图重启其14万亿美元的庞大经济,这一努力可能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急需的强心剂。新冠病毒蔓延到美国和欧洲,并使那里的经济陷入停滞。人们据此预测,今年世界经济产出的收缩幅度甚至可能远远超过金融危机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