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出口之星:歼-31将勇闯四代机市场

2015-04-06 12:53:16   

 中国对外军贸,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本身也蕴含着中国对武器出口的态度、看法的转变。

  1970年5月毛泽东与西哈努克会见期间,西哈努克向毛泽东谈到了对中国向柬埔寨提供军事援助的偿还问题,毛泽东当面表示说:“我们不是军火商。”

  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向亚非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无偿军事援助,甚至在抗美援越期间向越方提供了比本国军队更好的装备。以现在来看,这加剧了国家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军工的正常发展。

  当年,毛泽东对于“不当军火商”的真正潜台词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争夺是无价的。当时刚刚建立的中国国防工业,产品大多以仿制苏制武器为主,技术水平薄弱。大量赠送武器装备使得中国武器在很多亚非拉国家有了深厚的人脉。

  而一些文章中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经说:看来不当军火商不行了。这种转变的基础,也是来自于毛泽东积累的“人脉”。

  其实,无论是毛泽东的“不当军火商”,还是邓小平的“要当军火商”,在看似矛盾的背后,是成熟睿智政治家的审时度势。

  出口明日之星

  MBT-3000坦克

  ——东西合璧拼口碑

  2012年首次在巴黎欧洲国际防务展上亮相的MBT-3000坦克,几乎综合了东西方坦克的所有优点。该坦克的整车质量只有51吨,再加上1200马力发动机,越野速度可达每小时71公里,驾驶坦克就像驾驶自动挡轿车。MBT-3000坦克内部装有空调,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空间都可媲美西方坦克。MBT-3000坦克还具有西方坦克不具备的炮射导弹发射能力。

  从综合水平来看,MBT-3000坦克已经全面超越俄罗斯的外销主力坦克T-90S,具备和西方主流坦克较量的实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口碑和价格的定位。绝大多数坦克购买国仍然对德国坦克、俄罗斯坦克情有独钟,因为这两国在“二战”中积累了大量的坦克使用经验。中国坦克既然没有实战上的“口碑”,就要在人机工程、驾驶品质、售后服务等其他环节上赢得口碑,这就要考验中国军贸企业的“内功”了。

  “猎鹰”教练机

  ——泼辣自信上展台

  很多军事爱好者都认为,中国军工军贸企业参加国内外航展,总是展示模型多而实体装备少,但有一种中国航空装备在中外航展上是极为活跃的,不但几次以实机的状态赴海外参展,而且还极为泼辣、自信地同国外F-22、F-15、“阵风”等一流战机空中竞技。这,就是洪都公司的L-15“猎鹰”教练机。

  目前,世界各国由于航空装备进一步更新换代,正在形成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研制和换装的第三次热潮,因此这一市场既有光明的未来,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L-15高级教练机总设计师张弘曾经向记者概括了L-15的优点:在研制时间上,L-15与国外同类保持同步;在训练效能方面,L-15飞机略优于YAK-130和M-346,与T-50相当;在效费比方面,L-15飞机高于同类教练机20%左右。

  歼-31隐形战机

  ——勇闯四代机市场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以“实机”形态出现的歼-31战机,成为航展中的焦点明星。按照中国武器在航展上曝光和外销的某些内在联系,中国的第二种四代机,明显瞄上了国际市场。中国敢于闯进美俄把持的四代机市场,显示了中国航空人的志气。但国际武器市场发展到现在,仅靠卖装备本身是没有前途的。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有大的发展,军工强国拼的是一种综合实力,是一种涵盖政府公关、体系输出、模式创新、形象塑造、服务增值为一体的军贸出口路线。

  出口歼-31作战飞机只是一方面,中国军工企业要有向外输出一整套现代空军攻防体系的气魄。精确制导弹药、数据链系统、反隐身雷达、远程预警雷达、中小型预警机、C4ISR指挥网络,这些都能够和歼-31的出口融合并得到相互促进的机会。如果能够解答这一问题,歼-31“航程”就会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