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的战场上,要不要淘汰机枪?
2021-10-10 23:38:38
机枪基本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发明的新式武器。机枪的发明原本有两个流派;一种是转管机枪,也就是后世经常提到的加特林机枪,最早的时候翻译为“格林炮”,当时还是手摇发射的。发明的时候很早,在1860年代已经出现,当时还是湘军和太平天国死缠烂打的时代。因此洋务运动早期就引进并且开始仿制。让后世惊讶如此之早居然就有加特林机枪出现,岂不是一人就可以扫射上千人?但实际上手摇发射的格林炮在当时既笨重又不好使,并没有很好地推广出去。多管加特林被真正在战争中大规模应用,都是二战甚至二战以后的事情了。真正让机枪登上历史舞台,一度成为战场主角的,其实是更晚发明的马克沁机枪。马克沁机枪一般是单管水冷,利用火药燃气推动活塞和枪机反复发射。最高射速,
可以高达每分钟600发,当然也可以调慢射速。对比笨重而手摇的格林炮,相对非常好用而且也相对轻便。马克沁机枪一登上战争舞台,就曾经创造了几挺机枪就可以压制数千人的战例。不过早期的马克沁机枪像收割机一样的击溃对手的例子都发生在非洲等偏远地区的殖民战争中,没有引发当时各军事大国的特别重视。直到一战的索姆河战役,德军在前线每隔不到一百米宽度就设置一挺马克沁重机枪,结果仅仅一天,就让冲锋的英法联军阵亡了6万人!受重伤的更是不计其数。这个对战中的杀伤效率,在原子弹投入实战前几乎是破记录的。因此马克沁重机枪在此后的战争中往往成为主角。特别是双方火炮都不多的对手之间,或者地形特殊的地方;一个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点,往往成为双方不惜代价拼命争夺的目标,
而倒在重机枪前面的人员也经常是以数百计算。到了二战中,又推广了通用机枪。通用机枪没有马克沁重机枪那么沉重复杂,但是个别型号同样射速惊人,有些每分钟甚至可以发射上千发子弹。在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的奥马哈海滩,曾经有一个非常隐蔽的机枪火力点,一名19岁的德军射手,居然在十几个小时内用机枪打S了登陆中的盟军大约1000人!这是一战索姆河战役后,单个机枪射手又一次创造出的惊人记录。从一战到二战,一直到后来的冷战。在绝大部分陆战中,机枪都是班排火力的主要支点,其他步兵手里的突击步枪,实质是都是为了掩护机枪火力点存在的。二十世纪的战争,火炮和轰炸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据80%到90%之间,而剩下的20%到10%的伤亡中,又有八成以上是机枪、地雷和单兵火箭筒等武器造成。真正靠单兵步枪消灭的对手,其实连总数的1%都不到。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到了21世纪,在单兵突击步枪(狙击步枪除外),在战场上变得可有可无的同时,似乎各种机枪在战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
当今战争看到最多的,都是反坦克导弹不断跳跃着飞向“傻乎乎”的坦克,最后一团烟火腾起,然后就是飞炮塔了;或者无人机、有人机的瞄准十字星牢牢压在目标上,最终又是一团爆炸;都没有机枪什么事。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大部分机枪子弹的射程,并不比普通的突击步枪远多少,甚至还比不过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射程。狙击步枪其实都是自身先隐蔽好了打黑枪而已。如果现在谁还敢在陆地固定火力点上突突突的用机枪连续射击,那么不用半分钟,就会有一枚反坦克导弹准确地飞过来。至于那些全程用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的陆海空大规模攻防战,就更没有机枪什么事了。
可以高达每分钟600发,当然也可以调慢射速。对比笨重而手摇的格林炮,相对非常好用而且也相对轻便。马克沁机枪一登上战争舞台,就曾经创造了几挺机枪就可以压制数千人的战例。不过早期的马克沁机枪像收割机一样的击溃对手的例子都发生在非洲等偏远地区的殖民战争中,没有引发当时各军事大国的特别重视。直到一战的索姆河战役,德军在前线每隔不到一百米宽度就设置一挺马克沁重机枪,结果仅仅一天,就让冲锋的英法联军阵亡了6万人!受重伤的更是不计其数。这个对战中的杀伤效率,在原子弹投入实战前几乎是破记录的。因此马克沁重机枪在此后的战争中往往成为主角。特别是双方火炮都不多的对手之间,或者地形特殊的地方;一个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点,往往成为双方不惜代价拼命争夺的目标,
而倒在重机枪前面的人员也经常是以数百计算。到了二战中,又推广了通用机枪。通用机枪没有马克沁重机枪那么沉重复杂,但是个别型号同样射速惊人,有些每分钟甚至可以发射上千发子弹。在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的奥马哈海滩,曾经有一个非常隐蔽的机枪火力点,一名19岁的德军射手,居然在十几个小时内用机枪打S了登陆中的盟军大约1000人!这是一战索姆河战役后,单个机枪射手又一次创造出的惊人记录。从一战到二战,一直到后来的冷战。在绝大部分陆战中,机枪都是班排火力的主要支点,其他步兵手里的突击步枪,实质是都是为了掩护机枪火力点存在的。二十世纪的战争,火炮和轰炸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据80%到90%之间,而剩下的20%到10%的伤亡中,又有八成以上是机枪、地雷和单兵火箭筒等武器造成。真正靠单兵步枪消灭的对手,其实连总数的1%都不到。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到了21世纪,在单兵突击步枪(狙击步枪除外),在战场上变得可有可无的同时,似乎各种机枪在战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
当今战争看到最多的,都是反坦克导弹不断跳跃着飞向“傻乎乎”的坦克,最后一团烟火腾起,然后就是飞炮塔了;或者无人机、有人机的瞄准十字星牢牢压在目标上,最终又是一团爆炸;都没有机枪什么事。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大部分机枪子弹的射程,并不比普通的突击步枪远多少,甚至还比不过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射程。狙击步枪其实都是自身先隐蔽好了打黑枪而已。如果现在谁还敢在陆地固定火力点上突突突的用机枪连续射击,那么不用半分钟,就会有一枚反坦克导弹准确地飞过来。至于那些全程用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的陆海空大规模攻防战,就更没有机枪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