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四院传出新消息,我国新研超级装备试车成功,达世界一流水平

2019-03-07 07:25:46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
自中国成为首个登陆月球背面的国家,创造了人类的历史后,中国的航天发展就格外的受到人类的关注。在目前中国已经成功完成登陆月球的任务后,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也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但实际上探月工程并不是我们有关月球计划的终点。
从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来看,我们已经进行到“落”这第二步,而根据最近的新闻来看,我们预计将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实施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嫦娥五号任务,这项任务计划将通过表取、钻取方式,采回2公斤月壤,为我国科学家提供足够多的样本进行研究。同时也为后续,载人登月、建立月球科考站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这些准备以外,对于未来的载人登月抑或是建立月球科考站,对火箭等硬性条件也是有着很大要求的。毕竟只有能力足够大的火箭系统才能完成这样重大的任务,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在火箭发动机方面,我国最近又有了新的突破。


资料图:中国火箭发动机试车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传出最新消息,我国新研的200吨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台发动机是四院瞄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需求而专门研发的,也是目前国内装药量最多、推力最大的整体式固体发动机。
来自四院的“大国工匠”徐立平介绍到,与2009年建造的当时国内最大推力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相比,新研发动机的装药量增加了一倍,但这并不是数量上简单的做一个“加法”,其背后所用应用的工艺、装备、方法的创新,甚至是相关的参数调整都非常巨大。
而这一切,都反应了中国在建造火箭发动机上的技术能力。得益于我们在技术上的创新,这款200吨推力固体发动机的综合性能,也达到了世界的一流水平,让我国未来固体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变得更强。


资料图:中国火箭发动机
近几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进步,让世界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毕竟航天能力的大小就决定了太空探索的范围大小。就在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李洪就曾对媒体表示,在2018年,有关重型火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可以说我国重型火箭的研制已经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现在在火箭发动机上,中国也有了新的突破,推力水平以下提升到了200吨,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必然会成为成功登陆月球的一员。此前龙乐豪院士介绍我国的长征九号重型火箭时,法国人就给予过高度的关注并表示,“如果其真能携带140吨的载荷,那么其运载能力将超过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是欧洲阿丽亚娜5号火箭运载能力的7倍。”在200吨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出来后,这种可能正在慢慢实现。(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