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百花与毒草

2017-11-05 09:04:18   

现在的九零后以及零零后,对于一种皮肤病大概都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或没见过。这种皮肤病叫做疖子。

不错,现在你用输入法打字的时候,还是可以打出来的,我刚刚试了一下,大概排行在第七位。也就是说,虽然不常见,但还是作为一个常用名词被保留下来了。
所谓疖子,就是因为毛囊感染而引起皮肤的一种化脓性脓肿表现。隆起的部位通红,在顶尖的位置可以看到一个白白的脓头。很是恶心可怕。至于为什么现在不常见了,我不是医生,但大致可以猜出这是因为现在人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这种感染性疾病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我们小时候,你要是不生疖子,那就证明了你的家庭条件一定很优越,可以经常洗澡,有很多的衣服换,吃的也比较营养均衡。但在我的周边,基本上都生过这种皮肤病,比如我自己,至今在自己的左臂肘部,还遗留这一个圆鼓鼓的大包,那就是小时候最厉害的一次疖子病发的见证。真的很大很可怕,但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那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所以当初生疖子的时候,我并不担心,该玩玩,该吃吃。。。丝毫不在乎这个疖子的疯狂生长,虽然有时候会很痛。家里的父母对此更是不闻不顾,对他们来说这个不算啥,因为他们小时候或许比我们更严重。
其实真的不算啥,那个时候,像我这样生在胳膊上的,几乎没有人注意,引人注意的一般都是生在头上的,有时候,一个孩子头上会生满疖子,密密麻麻的,我们对这样的孩子一般调笑为“包老爷”,当然,如果对他不满,你那就直接喊出本名---癞子头。家里的大人关心最多用不知名的药膏涂抹一下了事,然后就让它自生自灭,所以在我们当地,留下了一个俗语“是疖子,总会出头的。”也就如此了,就等着它自己溃破,流脓,用母亲缝衣服的布丁布揩一下,接着玩,然后、、、、就好了。比如我胳膊上的那个大疖子,就在某天晚上我去学校操场看电影回来后,因为实在疼的受不了,于是一咬牙,用肮脏而尖利的指甲死命一抠,脓血最少半碗,就这样让它流着,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世界安逸了。。。。。撕了一块火柴盒上的磷纸【据说有止血消炎的功效】盖在流尽脓血的伤口上,没过几天,除了留下一个很大的疤痕,也就好了。那时候,由于医疗条件的匮乏,人们处理疖子的方法大致如此,即便去了医院,医生也是这样的操作,让你回家养几天,把疖子养熟了,然后再去医院。
医生会做出很和蔼的样子,说“乖,别怕让叔叔看看,”这边你还没注意,满怀小心的把疖子送上去给他看,医生就说时迟那时快的,亮出别在背后的手术刀,刀光一闪,疖子破头,帮你敷上一块药棉。仅此而已。
大家看到这里或许就会沉入到美好而残酷的童年中不能自拔,但其实我要说的并不是疖子,我只不过是拿疖子来比喻一下我将要说的一个话题---宗教 民 族问题。
私下里,总是有很多朋友询问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最多是在私聊中瞎侃几句,公众号,那是不敢多说的。要知道,攒一个公众号是多么的不容易,不能因为一时的嘴快,而断了自己的营生。咱是现实主义者,虽然有理想,但理想也是在填饱肚皮之后我们再去努力争取,毕竟当今天下,祥和富庶,并没有到我们需要舍身取义的时候,虽然我觉得真到那时候我一定会毫不犹豫,但无为的舍身就没必要了。
但现在我又开了一个公众号,有了个备用平台,胆子也就大了一点,就想在这个新平台,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新平台来说一些原本不太愿意说得东西。
经常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此类事情的报道,大多触目惊心,乱象纷纷。这大概就是很多朋友们很重视的原因所在了。具体事例我就不多说了,网上多的是,微信群里也是满天飞,反正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此类事情再不处理,必将为祸万世,贻害千秋。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终年生活在网络上的时候,的确就是这样一种印象。以至于我自己也有这种看法。而前年在帝都开会的时候,某位领导也曾提出这个问题,不过他提出的是西北方向,而不是全国。所以我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真的是刻不容缓了。
可是怎么解决呢?这是个问题。
我跟佩服大掌柜提出文化自信这个理念。什么叫文化自信?就是我们要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充满信心,相信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是优越和经得住考验的。
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质之一,就是融合吸纳。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上个月我去了一趟天津,参加龙之声的年会。有幸吃了好几次清真饭馆。【这些在合肥真的不多,最多也就是兰州拉面】其实很随意,其实没禁忌。除了没有猪肉和猪油,吃不到肥肠面,其他的基本上都很是和谐,大家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不亦乐乎,其间饭店老板还凑热闹和我们喝上几杯。完全就是一个喝酒特豪爽,说话特随便的汉子。所谓特别规矩,那是一定没有的。
在天津呆了几天,特别注意了这类事情,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于是我就想到大掌柜的文化自信。我们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融合同化,一些历史上相当拉风的民族已经成了传说,一些少数民族基本上你已经看不出来和我们有什么区别。虽然两晋南北朝上的五胡乱中华曾经给我们带来过巨大的伤害,但也创造了巨大的融合机会。只是那是很血腥的历史。而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我们一直都是在用文化和经济来达到这一目的。且效果很好,最厉害的当属唐太宗时期,所谓天可汗,那就是一种最为强力的文化自信。
历史经过轮回,又一个文化自信的大融合时代来临了,但融合对于某些民族来说,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也就是自身并不情愿,但却终于拗不过历史大潮,滚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