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六十几年了全世界只有中国成功了:美国不服不行
2016-04-18 10:52:09
图片为美国HTV-2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飞行想象图,我们知道,“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是一种基于“弹道式巡航导弹原理”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从技术原理上讲,高超音速飞行器也并不是新鲜事物,中国航天科学泰斗——钱学森教授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就提出了这种“助推—滑翔式弹道”,国外有人称之为“钱学森弹道”。简单理解就是一种“弹道式巡航导弹”的概念,利用弹道导弹将飞行器打到地球的亚轨道,然后飞行器启动自身超燃冲压发动机,贴着大气层上沿机动飞行,直至精确攻击目标为止。虽然这项技术很早就被提出,但实现这种武器的作战效能却并不容易,60多年来,美俄展开了无数次试验,都没有实现“助推—滑翔式弹道”的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不过有个国家却就是做到了。
军事专家雷泽先生告诉鹰眼图说军事记者,大国发展这种高超音速武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种武器飞行速度很快,而且太快了,其他导弹追不上。美国《国防新闻》网站这样描述这种武器的威力:火箭助推滑翔武器能够在一条令导弹防御系统难以拦截它们的轨道上飞行。这些导弹防御系统是为对付传统弹道导弹的高弧线而设计的。火箭助推滑翔武器飞行速度快,而且飞行角度平,其速度和轨道让现有的导弹防御技术无能为力。俄罗斯“战术导弹武器”集团公司总经理鲍里斯·奥布诺索夫曾经这样直白露骨地说到,“谁第一个掌握高超音速技术,谁实际上就能控制世界”。
不过看起来很美的这项高科技,实际上让其武器化却并不容易,虽然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飞行器发展,回避了全新的动力系统技术障碍,采用火箭助推的方式提供一定的动力和初始速度,但被火箭助推的那个“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技术难度就一直很大,而这种需要在大气层外“上下跳跃”飞行的飞行器还要重返大气层,所以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中遇到的一个巨大难题就是飞机机体结构与材料问题,因为这种武器在重返大气层奔向目标时,与空气的摩擦热量非常大,使机体材料可能发生膨胀形变,而机体内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就会使得飞行器的结构发生变化乃至振动、扭动和质心偏离等情况,最终导致飞行器解体。
图片为美国陆军的AHW高超音速武器系统,不过这种被美国基于厚望的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飞行器连续发射失败,可见这种技术的难度有多大,美国“猎鹰”计划中的HTV-1试验计划多次发射失败和推迟就是因为该试验飞行器的碳基外壳材料在飞行中容易脱落,造成飞行器在空中直接解体。此外,如何在飞行器表面高达2000摄氏度高温下,还能保持正常的飞行品质并对飞行器进行控制,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美国HTV-2高超音速飞行器在2010年4月试验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突然失灵,最终飞行器在空中高速翻滚后坠毁。
上面讲的这些事例只是简单说了说高超音速武器发展的一些小困难,还有例如高热下如何保证飞行器的热防护问题,以及在高超音速下返回大气层时的黑障通讯和制导问题,可以说,这些难题中的那一样都够科研人员们研究好多年的了,但是,上面这些难题都被一个国家统统克服了,而且到目前为止连续试验了6次每次都获得了成功,最关键的是这些试验的频率如此之高,显然是在进行武器定型试验而不是飞行器早期验证试验,这就是中国的DF-ZF高超音速武器系统,而上面的图片是2015年12月13日晚7时到21时,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不明飞行物(其中白点为飞行轨迹烟云的反光)。
按照当时的描述可以认为这个人所谓的不明飞行物,就是中国当天在西北库尔勒-米兰靶场进行的一次DF-ZF高超音速武器试验,而去年我们就进行了三次飞行试验,创造了高超音速武器的试验的世界纪录,可以说,在这场高超音速武器的世界大赛中,中国已经在助推-滑翔式飞行器领域拔得头筹,按照目前的试验频率,中国将在2020年前在全世界率先第一个装备高超音速助推-滑翔武器,显然是一个大概率事件,60多年来,只有中国做到了,这就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