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从古代的“狡兔三窟” 到现代的“双重国籍”
2018-03-07 13:59:58
狡兔三窟是中国很有名的成语,出自《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书中记载,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而孟尝君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
想来在春秋战国时代,即使是贵族阶层,对于安全的需求也是特别看重的。毕竟身处大争之世,又在权力的漩涡里翻滚。哪天时局变化,一朝天子一朝臣,脖子上吃饭的家伙,能不能保得住,还得看人品。就算是保住了脑袋,要是被贬为平民,由奢入俭难,后半生也是生不如死。
果不其然,.......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样板戏,自古以来一直上演,不找岔子砍了孟尝君的脑袋,已经算是宽大。.....于是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到了自己的领地,仍然得到一方百姓拥戴,可谓群众基础良好。而这群众基础,乃是冯谖之前通过赦免百姓债务获得的。
冯谖曰:......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这一回,就玩得比较大了,跑到国外缴纳“投名状”,换在今天的罪名,就是“里通国外,挟洋自重”。......不过,在冯谖的策划之下,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挟洋自重,但是又不坐实投奔叛逃国外的事实,分寸拿捏得恰恰好。要是孟尝君真去了梁国,肯定两头不讨好。在齐国“叛国贼”是当定了的,在梁国早晚也会被猜忌,毕竟是外来户,很容易被排挤。
事情的发展: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这一段就玩得比较高明了,一面是“挟洋自重”,让齐王把先王的宗庙立到孟尝君的封地上,在那里有孟尝君苦心经营的“群众基础”。在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王之祭器”算是镇国神器,再想收拾孟尝君,就不那么容易了,要顾忌的东西就多了很多。
在冯谖的高明策划之下,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于是,“狡兔三窟”这种高明的保身哲学,就传颂千古,被后世的人引以为榜样。
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分析“狡兔三窟”,它至少有几点是很高明的,其一是群众基础,其二是孟尝君并没有真正地叛逃齐国,至于“勾结国外势力”,更多只是表面上的一种姿态,没有搞成“假戏真做”。—— 要知道,孟尝君还玩过“鸡鸣狗盗”出关这种“戏码”,属于“戏精”们的祖师爷。
时间过去两千多年,现代精英们的“狡兔三窟”意识,无疑更前进了一大步。因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精英富豪们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哪里繁荣去哪里赚钱,哪里享受就住在哪里,哪里税低又安全就把钱洗到哪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的财富都是电子记账,财产的转移都是瞬间的事。
比如美国的投资家罗杰斯,就把自己移民到了新加坡,因为新加坡不收遗产税。还养了2个精通中文的女儿,简直是人精代代相传。
那些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买房的中国精英们,多半都存了这种“狡兔三窟”的心态,想着中国哪天不行了,在海外好歹还有一个窝。当然,也有不少钱来路不正的,也担心东窗事发,回头吃了牢饭,于是及早安排后路。
不过,有一个事儿,中国玩“狡兔三窟”把戏的精英们很不爽的,就是国籍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并不是很严重,但是在中国,却是非常严肃的。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入了外国籍,就自动失去中国国籍。
更要命的是,中国人口众多,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所以中国不接受移民。如果失去了中国国籍,想再要回来,那就比登天还难。除非你是全球顶级的科学家层面的特殊人才,比如施一公那种,否则连想都不要想。
当初为什么要出去?投奔自由世界,那只是噱头。出去能够赚得多,生活更好,才是真正的原因。
如今几十年过去,中国越来越强大,那些早些年出国移民的“精英”们,发现自己亏大了。一方面是中国发展越来越好,国内日新月异,而且发展机会特别多;另一方面,西方国家这些年经济持续不景气,很多公司裁员频频,而这些上了岁数的移民,往往很容易成为牺牲品。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段子:一北京人,1989年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小四合院的房子,凑了40万,去美国淘金。风餐露宿,一路零散打工,因为不会外语受尽欺压,夜里还得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N次被打2次!20多年过去了,如今50岁了,终于攒下50万美元(人民币300多万)决定回国,养老享受荣华富贵。
一回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上亿,刹那间崩溃了。
其实,他还能够回得来,还算幸运的,那些已经失去了中国籍的,连回来都没有那么容易了。
北美崔哥有一段“绘声绘色”的演说:我们当初到美国来,不就是想挣钱嘛是不是,我们不就是做个有钱人嘛,到美国来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攒了美刀,就盼着有朝一日拿着绿卡,拿着国籍回中国去当把子富人去,结果呱唧中国强大了,是不是。你说中国也是,你说你强大这么快干嘛,你得等我们几年啊,对不对。这现在咱一回去摇身一变,又成穷人了。
当然,有的人在打着另外一条主意,让中国政府立法,承认双重国籍,甚至已经提到了两会上,正所谓:仗义都是屠狗辈,胡搅蛮缠诉讼师。
为什么想让中国承认双重国籍?无非是以前出去的,想吃后悔药;同时为后来的精英们,铺设一条新路子,双重国籍,两头好处都占着,美其名曰,国际接轨。
中国该不该接这个轨?经验告诉我,凡是叫嚣着让中国接轨的事儿,多半没有好事。在判断这个事之前,来说两个国家的实际例子:
——希腊,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基本上都是双重国籍。议员、官员、部长,还有医生、教师,大多数都揣着两本护照,随时可以跑路。而这个国家自从陷入债务泥潭里以后,越陷越深,整个国家已经不可能还清外债。
当然,对于那些精英阶层,早就在国家负债的过程中,把钱洗到了自己的腰包里。希腊是全世界逃税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精英阶层和官僚阶层,无一在玩中饱私囊掏空国家的把戏。
至于希腊这个国家的未来,谁在乎呢?卖给谁不是卖,连遥远的东方某大国都来买了港口。
——有没有比希腊更过分的?有,乌克兰。事实上大量乌克兰东部居民拥有俄罗斯国籍,而乌克兰西部居民拥有不同的欧盟成员国的公民身份。嗯,于是两边不对付,甚至克里米亚公投独立回到了俄罗斯怀抱。而西边的政客们,也不甘落后,把乌克兰卖了个底朝天,连黄金都运去了美国。
回到中国的双重国籍问题上来,早些年,其实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已经移民,但是国内并没有注销户口。更多的情景是,自己留在国内继续捞钱,妻子儿女移民海外,是谓“裸官”。—— 海外生活花费不菲,也佩服他们这么赤裸裸地留在国内贪污的勇气。
这股风气,一直到18 Big以后才开始刹住车。在此之前,政协开会,简直就是外国学生的家长会。移民海外如此普遍,以至于大腕云集的电影《建国大业》,一堆的中国面孔,屏幕上却打着几十个国籍的演员表。
反腐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又有人提出来“双重国籍”,还说什么移民海外并不代表不爱国。好好好,姑且承认各位还是爱国的,可是建设这个国家的艰苦岁月,你已经置身事外,凭什么现在要分果实的时候,还要来分一杯羹呢?
至于说有专业知识,能够给中国做出贡献的,中国还是欢迎的,不要说是当年出去的华人,就算是其他人种,也可以享受“外国专家”待遇的不是?北京的友谊宾馆,门是敞开着的。随时欢迎高手们和我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至于没有那两把刷子的,只好拜拜啦您!中国还真不缺想占坑占便宜的,作为一个大国,我们的负担也重得很,还要投入那么多资金为未来发展,实在是招待不起各位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