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美国航母有项绝技,美国不教中国,中国也会了
2020-02-17 08:47:59
美国海军航母选择了弹射起飞,很多人就形成了弹射型航母相对于滑越型航母有巨大优势的观点。
人们在津津乐道这个观点时,总是提醒别人:弹射型航母可以弹射固定翼预警机,滑跃型航母不行。核心观点是,因为滑跃式航母没有固定翼预警机,所以肯定打不过弹射型航母。
滑跃型航母没有固定翼预警机这成了滑跃型航母的死穴,似乎永远不可能改变,这其实是一种误读。
美国实际上是滑跃式航母起降固定翼预警机的开拓者
2个实例
其实,滑跃型航母完全可以起飞固定翼预警机。杜立特轰炸东京的大黄蜂航母排水量还不到辽宁号和山东号的一半,但是可以起飞轰炸机。二战时期的美国大黄蜂号航母
标准排水量 27500吨 33400吨(作战)
舰长 265.79米 272.6米(改装后)
舰宽44.99米58米(改装后)
杜立特在起飞前,16架B-25依次排开发动引擎之后,留给杜立特起飞的滑行距离只有467英尺(142米)。16架B-25在8:20至9:19之间的一个小时之内全部成功起飞。
当时的大黄蜂航母不是滑跃甲板,就是个大平板,B25轰炸机能在142米距离上起飞,可见没有滑跃甲板也行。



二、70吨的C130在没有弹射器的航母上起飞
1963年,刚刚经过古巴导弹危机的美国海军,开始探索加强航母空中运输的问题,并决定在航母上进行C—130大型运输机的起降试验。

KC—130型运输机为全金属大型运输机,全长约29米,宽约3米,翼展约40米,配备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约70吨,最大载重量为19吨。几乎是现在美军唯一的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固定翼预警机最大起飞/着陆重量 25.8吨的3倍!

2063年10月3日,天气不是很好。KC—130F型运输机从美国的马里兰州基地起飞,先后在航母上空进行了42次进场试飞。其中19次是着舰后迅速飞走,这是因为该机没有安装尾钩,所以着舰试验时,也无法使用拦阻装置。但事实证明,C—130型运输机是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
以上两个例子充分证明,在没有弹射器的航母上,即便没有滑跃跷跷板,大平板也能起飞。
那些鼓吹滑跃不如弹射的吹鼓手们对以上两个例子往往只字不提,一口咬定,滑跃就是不能起降固定翼预警机,这根本是耍赖皮。

美国海军航母选择弹射器是因为选择了超级航母。
美国超级航母都采取了四弹射器的安装方式,舰首和斜角甲板各两部,具有最高的使用效率。C-13-1/2蒸汽弹射器长度99.13米,加上舰载机长度和舰首安装长度,从弹射末端到折流板长度120+米,对于中轻型航母是做不到的。
美国二战后早期的中途岛号为了弹射F-14,进行了近乎重建的大改造,成功安装了C-13弹射器,初步具备了运作F-14的能力,但其巨大的长度使中途岛甲板构型扭曲,必须超大角度的斜角甲板来避开舰首弹射器,使得着舰危险性大增,最终也没能成功装备F-14。
那么更短的的弹射器可以吗?不行。

更短的弹射器意味着弹射能力还不如滑越。
以戴高乐号为例,由于戴高乐号舰体较为短小,法国为此专门从美国订购了C-13-2的缩短版C-13-3,弹射行程由99米缩短到75米,同时蒸汽压力较低,性能受到了很大影响,最大弹射能力只能达到32吨/102节或20吨/155节,只能勉强满足中型战斗机的使用需求。
滑越起飞是基于第三代高推重比舰载机设计
蒸汽弹射器是基于早期喷气式舰载机推重比较低、加速能力较弱的问题而研制的,其可以使较低推重比的飞机从航母上起飞。而滑越起飞是基于第三代高推重比舰载机设计的,其性能接近美国超级航母的高性能弹射器。或者可以说,中轻型航母只要不使用低推重比喷气式舰载机,滑越起飞的性能是高于蒸汽弹射器的。
苏-33作为固定翼舰载机,起飞条件相比可变后掠翼的F-14更为苛刻,而采取滑越起飞,在满载不到6万吨的中大型航母就可以满载起飞取得较强的战斗力,这本身就提现了滑越起飞能力的体现。重型舰载机优秀的载荷航程特性和充沛动力带来的高速性能和爬升能力,使其相对于中小型舰载机有巨大的性能优势,也可以有效提高航母的整体作战效率。不过超级航母上的多部大型弹射器带来的多通道起飞、单发失效安全起飞的能力是滑越起飞难以提供的。


推重比与弹射器关系
1.现代弹射器是基于早期舰载喷气式战斗机推重比较低而设计的,而滑越起飞是基于第三代舰载战斗机高推重比而设计的,由于三四代舰载战斗机推重比较高,仅从起降高性能舰载战斗机而言,弹射相对于滑越并无明显优势。苏-33从长点可以32.8吨的舰上满载起飞重量,短点也可以实现29.8吨的起飞重量。
2.平直翼(或低后掠翼)螺旋桨飞机低速起飞能力很强,根本不适用于推重比概念,这种飞机低速推力很大,起飞速度很低,即使从平甲板直接滑跑起飞,只需有25节甲板风。
E-2A飞机可在134米的滑跑距离就可以舰上最大起飞重量起飞,动力性能更好的E-2D起飞距离更短,所谓滑越无法使用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纯属无稽之谈。(可以设计一款舰载通用支援(预警、反潜、运输等)飞机。
超级航母所具备的多通道起飞能力(滑越起飞由于只能从舰首起飞,即使是超级航母也最多只能提供3个起飞通道)、单发失效安全起飞(即起飞过程中其中一台发动机完全失效也可以安全起飞,而苏-33在长点也只能提供单发26吨的安全起飞能力。4.我国作为GDP世界第二的世界大国,未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很可能超过美国,需要的是大型高性能海军航空平台,辽宁号这种中型航母难以满足需求。同时我国现在和未来的舰载机方案也是立足于重型舰载机,只有超级航母才能有效运作。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未来航母的下限是小鹰级,优化选择应是CVNX-2级别的航母,不能自我设限。
5.斜角甲板就有独立的起飞和降落全功能,在回收飞机时能紧急起飞应急飞机,而滑跃甲板在中大规模机队回收时会封闭唯一的起飞通道舰艏。
6.弹射作为一套牵引系统,对飞行员要求低,对海况适应性高,不存在滑跑跑偏问题,节省起飞区宽度,安全性更高。

舰载机出动波次能力,大批量快速起降有序,是航母的战斗力最重要因素之一
舰载机不是能满载满油起飞就可以。能近点高效率起飞,大批量战机返回航母降落有序,决定了舰载机滞空时间,攻击半径,机群数量,反舰弹攻击效率,能否先发制人等等
近点起飞,降落调度空间,舰载机停放空间,起飞效率安排等等都很重要
目前推重比提升了,但具体到航母近点起飞的距离,依然太短
全都从远点起飞,占据了降落空间,舰载机起降效率大大降低,航母战斗力陡降。
弹射的好处是光一个斜角甲板就有独立的起飞和降落全功能,在回收飞机时能紧急起飞应急飞机,而滑跃甲板在中大规模机队回收时会封闭唯一的起飞通道舰艏

弹射器和E2这样预警机是没关系的,E2这样的涡浆平直翼飞机起飞弹射器都不是必须的,按照美国海军SAC档案,E2可以在25节甲板风440英尺/133m基本满载起飞,也就是航母开快点,辽宁斜角甲板就能起飞E2,因此滑跃型航母不能装备E2级别固定翼预警机根本是“狗咬汽车,不懂得科学”。

E-2功重比比早期活塞螺旋桨飞机不知道好多少倍,那些飞机都能正常滑跑起飞,换到E-2就不行了?换言之,中国的固定翼预警机与E2D相当,当然也可以在辽宁号和山东号这样的滑跃型航母上起飞。
另外,权威的某刊物2月号撰文刊载了辽宁号和山东号双航母起飞固定翼预警机舰载机可参与作战的内容。

目前,最能证明滑跃式航母不能起飞固定翼预警机的,是除美国(法国的戴高乐航母用的是美国的弹射器起飞E2C)外,没有滑跃式航母使用过固定翼预警机。
说到底
这是因为像E2C\D这样的固定翼预警机,过去只有美国一家能造,现在,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个固定翼预警机生产国,美国早年在老式航母上起飞B25轰炸机和KC130运输机的经验中国正好用上,滑跃式航母不能起飞固定翼预警机的神话将被彻底打破。美国航母这项绝技,美国不教中国,中国也会了,有样学样,美国的经验值得学习。
其实,很早以前,JZY-01的预警机已经在西安阎良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做试验。JZY-01采用了运7飞机的前机身,但安装了翼展更大的新的机翼和株洲发动机公司生产的5100轴马力的WJ-6C涡桨发动机(驱动6叶JL-4螺旋桨),这种发动机是陕西飞机工业公司的运9运输机项目使用的,而不是运7飞机功率较低的WJ-5E涡桨发动机。
专家预计本世纪2020年代中前期,中国的固定翼预警机就能列装航母。
中国在双滑跃航母上起飞固定翼预警机,是早晚的事儿。
人们在津津乐道这个观点时,总是提醒别人:弹射型航母可以弹射固定翼预警机,滑跃型航母不行。核心观点是,因为滑跃式航母没有固定翼预警机,所以肯定打不过弹射型航母。
滑跃型航母没有固定翼预警机这成了滑跃型航母的死穴,似乎永远不可能改变,这其实是一种误读。
美国实际上是滑跃式航母起降固定翼预警机的开拓者
2个实例
其实,滑跃型航母完全可以起飞固定翼预警机。杜立特轰炸东京的大黄蜂航母排水量还不到辽宁号和山东号的一半,但是可以起飞轰炸机。二战时期的美国大黄蜂号航母
标准排水量 27500吨 33400吨(作战)
舰长 265.79米 272.6米(改装后)
舰宽44.99米58米(改装后)
杜立特在起飞前,16架B-25依次排开发动引擎之后,留给杜立特起飞的滑行距离只有467英尺(142米)。16架B-25在8:20至9:19之间的一个小时之内全部成功起飞。
当时的大黄蜂航母不是滑跃甲板,就是个大平板,B25轰炸机能在142米距离上起飞,可见没有滑跃甲板也行。
二、70吨的C130在没有弹射器的航母上起飞
1963年,刚刚经过古巴导弹危机的美国海军,开始探索加强航母空中运输的问题,并决定在航母上进行C—130大型运输机的起降试验。
KC—130型运输机为全金属大型运输机,全长约29米,宽约3米,翼展约40米,配备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约70吨,最大载重量为19吨。几乎是现在美军唯一的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固定翼预警机最大起飞/着陆重量 25.8吨的3倍!
2063年10月3日,天气不是很好。KC—130F型运输机从美国的马里兰州基地起飞,先后在航母上空进行了42次进场试飞。其中19次是着舰后迅速飞走,这是因为该机没有安装尾钩,所以着舰试验时,也无法使用拦阻装置。但事实证明,C—130型运输机是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
以上两个例子充分证明,在没有弹射器的航母上,即便没有滑跃跷跷板,大平板也能起飞。
那些鼓吹滑跃不如弹射的吹鼓手们对以上两个例子往往只字不提,一口咬定,滑跃就是不能起降固定翼预警机,这根本是耍赖皮。
美国海军航母选择弹射器是因为选择了超级航母。
美国超级航母都采取了四弹射器的安装方式,舰首和斜角甲板各两部,具有最高的使用效率。C-13-1/2蒸汽弹射器长度99.13米,加上舰载机长度和舰首安装长度,从弹射末端到折流板长度120+米,对于中轻型航母是做不到的。
美国二战后早期的中途岛号为了弹射F-14,进行了近乎重建的大改造,成功安装了C-13弹射器,初步具备了运作F-14的能力,但其巨大的长度使中途岛甲板构型扭曲,必须超大角度的斜角甲板来避开舰首弹射器,使得着舰危险性大增,最终也没能成功装备F-14。
那么更短的的弹射器可以吗?不行。
更短的弹射器意味着弹射能力还不如滑越。
以戴高乐号为例,由于戴高乐号舰体较为短小,法国为此专门从美国订购了C-13-2的缩短版C-13-3,弹射行程由99米缩短到75米,同时蒸汽压力较低,性能受到了很大影响,最大弹射能力只能达到32吨/102节或20吨/155节,只能勉强满足中型战斗机的使用需求。
滑越起飞是基于第三代高推重比舰载机设计
蒸汽弹射器是基于早期喷气式舰载机推重比较低、加速能力较弱的问题而研制的,其可以使较低推重比的飞机从航母上起飞。而滑越起飞是基于第三代高推重比舰载机设计的,其性能接近美国超级航母的高性能弹射器。或者可以说,中轻型航母只要不使用低推重比喷气式舰载机,滑越起飞的性能是高于蒸汽弹射器的。
苏-33作为固定翼舰载机,起飞条件相比可变后掠翼的F-14更为苛刻,而采取滑越起飞,在满载不到6万吨的中大型航母就可以满载起飞取得较强的战斗力,这本身就提现了滑越起飞能力的体现。重型舰载机优秀的载荷航程特性和充沛动力带来的高速性能和爬升能力,使其相对于中小型舰载机有巨大的性能优势,也可以有效提高航母的整体作战效率。不过超级航母上的多部大型弹射器带来的多通道起飞、单发失效安全起飞的能力是滑越起飞难以提供的。
推重比与弹射器关系
1.现代弹射器是基于早期舰载喷气式战斗机推重比较低而设计的,而滑越起飞是基于第三代舰载战斗机高推重比而设计的,由于三四代舰载战斗机推重比较高,仅从起降高性能舰载战斗机而言,弹射相对于滑越并无明显优势。苏-33从长点可以32.8吨的舰上满载起飞重量,短点也可以实现29.8吨的起飞重量。
2.平直翼(或低后掠翼)螺旋桨飞机低速起飞能力很强,根本不适用于推重比概念,这种飞机低速推力很大,起飞速度很低,即使从平甲板直接滑跑起飞,只需有25节甲板风。
E-2A飞机可在134米的滑跑距离就可以舰上最大起飞重量起飞,动力性能更好的E-2D起飞距离更短,所谓滑越无法使用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纯属无稽之谈。(可以设计一款舰载通用支援(预警、反潜、运输等)飞机。
超级航母所具备的多通道起飞能力(滑越起飞由于只能从舰首起飞,即使是超级航母也最多只能提供3个起飞通道)、单发失效安全起飞(即起飞过程中其中一台发动机完全失效也可以安全起飞,而苏-33在长点也只能提供单发26吨的安全起飞能力。4.我国作为GDP世界第二的世界大国,未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很可能超过美国,需要的是大型高性能海军航空平台,辽宁号这种中型航母难以满足需求。同时我国现在和未来的舰载机方案也是立足于重型舰载机,只有超级航母才能有效运作。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未来航母的下限是小鹰级,优化选择应是CVNX-2级别的航母,不能自我设限。
5.斜角甲板就有独立的起飞和降落全功能,在回收飞机时能紧急起飞应急飞机,而滑跃甲板在中大规模机队回收时会封闭唯一的起飞通道舰艏。
6.弹射作为一套牵引系统,对飞行员要求低,对海况适应性高,不存在滑跑跑偏问题,节省起飞区宽度,安全性更高。
舰载机出动波次能力,大批量快速起降有序,是航母的战斗力最重要因素之一
舰载机不是能满载满油起飞就可以。能近点高效率起飞,大批量战机返回航母降落有序,决定了舰载机滞空时间,攻击半径,机群数量,反舰弹攻击效率,能否先发制人等等
近点起飞,降落调度空间,舰载机停放空间,起飞效率安排等等都很重要
目前推重比提升了,但具体到航母近点起飞的距离,依然太短
全都从远点起飞,占据了降落空间,舰载机起降效率大大降低,航母战斗力陡降。
弹射的好处是光一个斜角甲板就有独立的起飞和降落全功能,在回收飞机时能紧急起飞应急飞机,而滑跃甲板在中大规模机队回收时会封闭唯一的起飞通道舰艏
弹射器和E2这样预警机是没关系的,E2这样的涡浆平直翼飞机起飞弹射器都不是必须的,按照美国海军SAC档案,E2可以在25节甲板风440英尺/133m基本满载起飞,也就是航母开快点,辽宁斜角甲板就能起飞E2,因此滑跃型航母不能装备E2级别固定翼预警机根本是“狗咬汽车,不懂得科学”。
E-2功重比比早期活塞螺旋桨飞机不知道好多少倍,那些飞机都能正常滑跑起飞,换到E-2就不行了?换言之,中国的固定翼预警机与E2D相当,当然也可以在辽宁号和山东号这样的滑跃型航母上起飞。
另外,权威的某刊物2月号撰文刊载了辽宁号和山东号双航母起飞固定翼预警机舰载机可参与作战的内容。
目前,最能证明滑跃式航母不能起飞固定翼预警机的,是除美国(法国的戴高乐航母用的是美国的弹射器起飞E2C)外,没有滑跃式航母使用过固定翼预警机。
说到底
这是因为像E2C\D这样的固定翼预警机,过去只有美国一家能造,现在,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个固定翼预警机生产国,美国早年在老式航母上起飞B25轰炸机和KC130运输机的经验中国正好用上,滑跃式航母不能起飞固定翼预警机的神话将被彻底打破。美国航母这项绝技,美国不教中国,中国也会了,有样学样,美国的经验值得学习。
其实,很早以前,JZY-01的预警机已经在西安阎良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做试验。JZY-01采用了运7飞机的前机身,但安装了翼展更大的新的机翼和株洲发动机公司生产的5100轴马力的WJ-6C涡桨发动机(驱动6叶JL-4螺旋桨),这种发动机是陕西飞机工业公司的运9运输机项目使用的,而不是运7飞机功率较低的WJ-5E涡桨发动机。
专家预计本世纪2020年代中前期,中国的固定翼预警机就能列装航母。
中国在双滑跃航母上起飞固定翼预警机,是早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