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1.98万亿元数据出来了,中国实体经济的春天真不远了吗?

2019-09-16 08:12:21   

央行的金融数据,是观察央行举动的窗口,而央行的举动对市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各个国家央行对经济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数十个经济体国家央行启动降息来提振经济增长,而我国经济表现亦有所下行压力,作为调控宏观经济手段之一背后的央行,在此时期有何举动?
值得一提的是,从金融数据上来看,当前在金融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情况下,实体经济活力开始有向好的表现。


金融数据改善,实体经济活力迸发近日,据我国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初步统计,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7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也即是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从8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数据来看,其反应出当前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也印证了央行通过货币工具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图。
一般来讲,资金如企业的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企业先从金融机构获得“粮草”后,然后会获得发展,进而会带动经济增长,从这个层面来讲,社融增量的同比增加,会带动实体经济企业的活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从货币供应量角度来看,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3.55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广义货币增速的环比增加,反应出当前经济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上的钱略微提高,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来说,也算作一种利好。不过,当前广义货币增速依然处在历史低位水平,相对来说,赚钱的难度或不小。
狭义货币(M1)余额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我国狭义货币一般主要是企业的活期存款构成,狭义货币环比增速有所提高,反映出当前企业现金流的改善,也反应出央行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效果显现。
8月份,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增速环比(比上月末)均有所提高,透露出央行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并且,实体经济在得到资金支持的条件下,有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迸发出活力。流通中货币(M0)余额7.32万亿元,同比增长4.8%。当月净投放现金463亿元。
另外,通过企业贷款情况也可以印证当前企业发展状况,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85亿元。


企业短期贷款减少而中长期贷款增加,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压力,另外也反应出央行支持实体经济制造业和民营企业中长期融资的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企业中长期贷款融资情况,反应出企业的投资信心情况,8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加,不仅透露出企业投资信心的改善,也将反应出企业活力的一面。
国内实体经济在面对海外经济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立足于国内经济,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应对海外经济挑战的正确之举。在央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企业(中小民营制造业)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发展将持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