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炮弹等于一辆宝马,这才是美军压箱底武器,10年内都不会出口

2020-02-14 08:16:56   


图为神剑S激光制导炮弹测试现场
近日,美国军方宣布完成神剑S型激光制导炮弹的关键测试,这型炮弹一发的价格高达数十万美元,等于一辆宝马轿车,由于采用GPS搭配末段激光制导而精度极高,可以说是发射后谁都逃不了,由于155毫米的口径正好与美国海军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主炮一致,其成功或将意味着这型万吨大驱迎来又一利器,有人说,这才是美军10年内都不会出口的压箱底武器。

图为美国铜斑蛇制导炮弹命中坦克前的瞬间
其实,从军工业的角度来说,激光制导炮弹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美国人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起就开始进行相关的论证工作了,155毫米口径的铜斑蛇炮弹更是于80年代初开始大批量列装美军,它采用聚能装药的反坦克战斗部,并曾在海湾战争中通过轻型直升机提供的激光指引而大放异彩,甚至据说曾创下一门炮在单次战斗中接连摧毁12个伊军装甲目标的战果。
而在大洋的另一端,苏联人自然也不甘落后,他们也在相近的时间拿出了一款口径为152毫米的激光制导炮弹,命名为红土地,并于1984年起广泛地装备于苏军各级炮兵部队,与美国的同类产品相比,红土地制导炮弹的高爆战斗部装药量更大一点,尽管没有专门的反坦克战斗部可用,但直接命中仍然足以让一辆现代主战坦克遭受重创退出战斗,并且在打击有生目标时表现更佳。

图为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结构示意图
不过,尽管在近些年来的中东局部战争当中仍然偶尔出场,精确制导炮弹的相关技术却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过飞跃性的发展了,原因也很简单:在现代战争环境下,射程往往只有数十公里、调动也相对复杂,并且对后勤保障能力要求高的重型火炮,地位肯定不如使用灵活、距离限制不显著的航空兵,举个例子,对于以前会考虑使用炮弹消灭的目标,现在指挥员更多地会考虑用无人机发射导弹来解决问题。
但与此同时,有一个问题却是导弹与航空兵无敌论鼓吹者们绕不开的:成本,如今,一架双发三代机战机滞空一小时的成本便以四五十万元计算,即便只是到战场上空转一圈、不消耗弹药或经受战损,出动成本也十分吓人,更何况各型机载武器的价格都不便宜?而陆基火炮的作战成本则明显要小得多,特别是在中东、北非这样经济适用型的战场上,精度足够高的炮弹依旧有不小的存在价值。

图为主炮高扬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而作为一支全球化部署并热衷于介入地区局势的武装力量,美军尽管财大气粗,但对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武器无疑也是持欢迎态度的,更何况,不管是美国陆军的新型车载自行火炮,还是美国海军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都需要一款趁手的好弹药来填补低成本、高精度作战方式的空缺,从这一点上看,崭露锋芒的神剑S可谓生正逢时,前途相当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