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刚缓和,西线又吃紧:乌克兰沦为肥肉 东欧小国都想砍一刀
2019-10-13 06:27:26
从乌克兰和俄罗斯"交换俘虏"协议落地的那一刻起,这两个国家在剑拔弩张了近五年之后,总算是出现了久违的和平曙光,双方关系也有了正常化的基础。
但在东线形势稍有缓和的同时,乌克兰的"北约后院"却也突然朝着不妙的方向转变:自七月指责匈牙利干涉内政起,乌克兰外交部又在近日向捷克施压,要求其澄清捷克总统和卢森尼亚自治代表的会晤性质,而卢森尼亚长期寻求乌克兰给予其自治权,甚至是加入捷克。
图为捷克赠送乌克兰的BMP-1装甲车,但两国关系远比这明面上复杂得多。
而相比起"打擦边球"的匈牙利和捷克,波兰对乌克兰潜在的领土要求显得更加直接,也更有依据:二战伊始,苏联通过"瓜分"的方式获得了一半的波兰领土,其中和现波兰边界临近的"东加利西亚地区"自然被划入苏联国境。
而令波兰人失望的是,"雅尔塔会议"划定的波兰边界则根本不包括"东加利西亚",此地等于是被苏联和乌克兰夺取并吞,也成为了独立后乌克兰的利沃夫州、捷尔诺波尔州等行政区划。
图为波兰陆军的装甲集群,比起残破的乌克兰自然全面胜出。
既然乌克兰已经有"去苏背景化"的强烈倾向,自认为重新站起来的波兰也就难免对东加利西亚地区有明确图谋:事实上,百年之前的乌克兰共和国和波兰正为东加利西亚地区的归属有过热战冲突,不过这场战争最终也以外交、军事层面都占得优势的波兰胜利而告终。
而眼下的情景和当时是何曾相似:相比起兵强马壮,有能力从美国购置F-35A战斗机,甚至获得反导系统的波兰,乌克兰眼下最多只能获得"标枪"反坦克导弹,相比起威胁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图为部署在波兰的"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其政治优先级也要远胜乌克兰。
同样的,捷克寻求的"卢森尼亚自治"、以及匈牙利成立部门,试图维护乌克兰境内的"匈牙利语族群",这一切其实都是源自于苏联时期的"烂账"。
对于这本"烂账",东欧各国,甚至是东欧各民族早就怀恨在心,只不过是顾着北约和欧盟的大面子才没有发作。但反过来说,一旦机会到来,这些国家不可能放弃对乌克兰进行"清算"。
图为被拉倒的乌克兰列宁铜像,一切噩梦由此而生。
当然,匈牙利也好、武力稍强些的捷克和波兰也罢,暂时都不可能因为领土、语言种群问题对乌克兰挥戈相向,毕竟正如上文所说,大家都暂时同处北约、欧盟这个大阵营里,闹出点内讧实在不好看。
但同处一阵营内,并不妨碍这些东欧小国使出别的手段:诸如匈牙利对"匈牙利语族群"的出面维护、乃至于捷克总统在《圣日耳曼条约》(规定争议领土归捷克所有)的百年纪念日会见卢森尼亚自治代表团等做法,无一都是明面上对乌克兰领土的渗透。
图为捷克空军的JAS-39战斗机,捷克的军力和经济健康状况都要远好于乌克兰。
而面对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渗透和挖墙脚,眼下的乌克兰显然没有半点办法:北约和美国既然能在乌克兰被俄罗斯威压进攻时"保持沉默",也显然不会在这新一轮争端当中表现出对乌克兰的明显支持,更多只能是作壁上观。
至于乌克兰自己,曾经底子雄厚的国防力量和工业实力早已在多年的"反俄"狂潮中被消耗殆尽,如今只剩下一地鸡毛,也就自然没有实力谈论什么保卫领土,活生生沦为一块人人都可以动手开刀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