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3号舰除了水线合拢之外,还有哪些细节?
2020-12-09 13:23:53
昨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的推文中分析了已经安装完球鼻艏,2甲板以下的吃水舰体完全合拢以后的3号舰的水线长度分析,最终可以推测其吨位完全大于小鹰级。一旦建造完成,那么极有可能是未来全球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大的一级常规动力弹射航母。而且也谈到3号舰采用了极为高档的早期舰体防水涂层,目前全球几乎没有一艘大型舰艇在建造阶段就采用如此高成本的防水防腐蚀措施,不惜工本投入的结果,就是可以确保3号舰的舰体比一般的航母多服役10到15年。这种未来的战略效率自然是非常巨大的。3号舰极大概率是常规动力,而常规动力由于没有次生辐射的问题,舰体安全使用寿命天然长于核动力航母。比如已经有60多年历史的小鹰号仍然在封存。理论上还有重启的可能。而服役要晚得多的,
企业号核动力航母就只能彻底拆除。这也是常规动力航母在出动效率高之外。另外一个不宜察觉的服役年限更长的优势。而3号舰目前远看吃水线上下的颜色不一样,感觉好像已经做好了吃水部分的红色防污漆和非吃水部分的灰白色涂装。其实目前做的只是多层高端防腐蚀膜,并非最终下水前的涂装。等于是提前打好了高档的底子。一般的舰艇涂装都是在防锈漆之上就做最后下水前的喷涂。而3号舰的生产工艺就是在中间多了一道全舰高端防水施工。其实除了这些,3号舰目前还有更多细节值得关注。第一,就是3号舰的施工程序和国外的福特级和过去自家的17舰都大不相同。福特级是机库部分主体基本安装后才最终安装球鼻艏。17舰是舰体基本成型后,才最终吊装主机。而3号舰在现阶段,已经把包括球鼻艏在内的所有吃水舰体部分,
包括水线以上,2甲板以下的舰体完全合拢成型了。换句话说,如果现在开始往船坞内注水,那么现在的3号舰已经可以安全的浮起来。而且内部不会出现渗水的现象。这种施工顺序相当奇特。让狼山感觉3号舰甚至有提前下水的潜力。这种猜测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之所以如此操作,就在于如果同一个船厂急于生产3号舰同型舰的罕见情况出现,那么3号舰可以提前下水出坞。剩下的上层机库模块和舰岛模块,完全可以在漂浮状态下吊装和焊接,对这种大舰并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而现有的船坞可以快速让同型的第二艘开始吃水段的入坞合拢。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目前看来3号舰还会继续在干船坞内完成二甲板以上,另外一大半上层舰体的吊装和焊接。如果仔细看图片,则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船尾部分一侧的尾舵似乎已经安装到位了。
如果今后被证明确实如此,那么尾舵作为全航母上最怕磕碰的关键部件之一。在出现尾舵已经提前到位的情况下,大概率动力大轴和螺旋桨也已经同步到位。这更加强化了前面所说的,3号舰的吃水舰体有提早下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