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都要给外企专利费了,我们却在为了一瓶止咳糖浆而沾沾自喜!

2018-03-04 09:22:51   

178年前,英国人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将中国人打的满地找牙,今天,相似的一幕,或许将再次发生...


走红美国的中药

这两天,一项来自中国的“奢侈品”,不仅登上了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推荐页面,并且在文首,犹嫌安利不够的《华尔街日报》,还用上了广告味十足的“《咳嗽不用怕,这个中草药剂变成了纽约人的话题中心》”的醒目标语...


很眼熟吧?


没错,这罐此刻正在被美国人疯抢拍卖,一度被炒到了70美元(约合450元人民币)一瓶的神秘“救命神药”,就是咱们司空见惯的“川贝枇杷膏”!


毫无疑问,对于这瓶风靡美国的“止咳神药”,我国媒体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骄傲之情。


甚至在一些宣传中:川贝枇杷膏成为了继“马应龙痔疮膏”、“虎标万金油”之后,又一拯救世界的“中国神药”...


中药被世界追捧,我们却在睡觉

不得不说,川贝枇杷膏的走红,虽然离不开很多的“偶然因素”,但是众多“偶然”背后,其实有一个必然的事实已经无法否认:


中药,正在被世界所接受。


是的,作为当今人类医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曾被外国人形容为“臭虫树叶”的中药,在现代医学的分析改造之后,早已开始了摆脱原始形态的蜕变:颗粒、片剂、口服液...


按理说,在这场“中药世界化”的浪潮中,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本来应该获益最大,然而,现实却是尴尬的: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中草药》数据显示,2018年世界90%的中药市场被日本占据,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所占份额不足2%



“三素一汤”成为了当今中国人最接受的医疗方式




就是这么残酷,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如今却成为了外国人赚钱盈利,走向未来的工具...


把握了未来的日本


“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38年前,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弥留之际对弟子吐露了这样一句遗言之后,便撒手人寰。


自此,饱含着对中医药不甘和野心的日本人,开始了对“汉方药”的复兴发展...


1982年,日本厚生省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汉方制剂”70%的就诊报销额度。


1992年,日本厚生省进一步扩大医疗用汉方制剂涵盖范围


如今,日本“汉方药”成功攻占了世界中药市场90%的份额,在超过两千余类成功试剂的经验支撑下,世界中药市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完全被日本所掌控


很不幸,中药的未来发展,已被日本抢得先机...


盗窃了过去的韩国


2010731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盗窃自中国的“韩医学”,正式得到承认!


桂枝汤、逍遥丸、天水膏、六一散...无数中华医药千年经典验方,就这样一夜之间被划归到了韩国的名下


如今,在国际自然药物领域中,众多神秘的中药验方,均被认为源自“韩国”!


而凭借着“传承万年”的所谓历史渊源,近年来,韩医的话语权正在迅速膨胀!而作为苦主的中国,在被无耻盗窃之后,还被粗暴的挤到一边....


明晰了当下的德国


1978年,德国卫生部内设的“草药委员会”正式成立。


1994年,累计254种,涵盖了大量中药种类的德国《草药药典》正式出版。


如今,每一个德国人的家中,有这样两本书必不可少,一本是《圣经》,还有一本就是《草药药典》。


毫无疑问,在对待“中草药”的态度上,严谨的德国人并不仅仅只是满足于糊里糊涂的获得“疗效”。


拜耳医药、默克医药、慕尼黑大学、草药委员会...




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德国医药企业、大学、政府机构以严谨的态度试验分析了数以千计的中药成份。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彻底的搞清了部份中药的有效构成,顺带也从中提炼出了“阿司匹林”、“施保利通”这样的世界名药...


如今,德国每年中药提取物的市场份额,已膨胀到了数百亿美元,单单一个银杏制剂,便能产生一亿美元的市场效益!而其中众多的药效试验数据,更是成为了世界自然医药行业公认的标准数据!


多面绞杀,中国何去何从?


如今,虽然在现代化中药学领域,中国取得了不少瞩目的成就,诸如青蒿素、岩白菜素...


然而,这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从整个国际中药产业链来看,日本把握了未来、韩国盗窃了过去,德国明晰了当下,而中国,却独独缺席!



日本的“汉方药”,受到了中国游客的追捧




1994年,美国通过“中草药补充品,不经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就可直接进入美国市场”的法规


2006年,葡萄牙国立波尔图大学正式开设中药学专业,并设立相关实验室进行化验作业。


然而,就在此刻,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还在争论着“水煮驴皮”和“水煮鸡蛋”到底有着什么区别。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如今,世界各大医药强国开始拥抱中药,早已成为了毋庸置疑的事实,中药的宝库就摆在那里,咱们不去取,外国人也会去取...



“八国联军”?




中西两大医药门类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如今早已成为了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而在这一场医学变革中,如何把握住未来世界医药领域的领先和发言权,或许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百多年前,当英国人燃烧着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趴中国人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时代在不断进步,任何轻视发展的行为,终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国家发展如此,中药学发展,同样如此...